第64章

  ***
  姜怡珍家是一栋三层小楼,外观看起来普通,但格外实用。一层是商铺和停车区,二层是长辈的房间和起居室等,三层是姜怡珍的房间和客房。
  暮杨来了,姜唯住的客房即匀给了他,自己和姜怡珍挤在一屋。
  姜老太倒不管暮杨的来历,心中有些不悦,她让姑姑把三层闲置的房间收拾出来给姜唯住。姜唯懂得察言观色,没有麻烦姑姑,连忙把姜老太哄回了屋里。
  “打哪来的小子,瘦得跟竹竿似的,抢我大孙女的地方!”
  “很瘦吗?没有吧……”
  姜唯在奶奶屋里晃悠着,想到了暮杨身上的肌肉,结实而修长,顿时察觉自己话有点多,还好是背对着老人家讲的。
  “他真是小珍喊来的?”
  姜老太明察秋毫,她也见过姜怡珍的几任前男友,不似今天这位的派头。
  “就是来工作的,是请来的,人家是画家,艺术家。”
  “哦,知道了。”
  姜老太半信半疑地点着头,姜唯越是多说一句,她越是观察着姜唯的表情。
  索性姜唯把话题转移到祠堂上,她央求姜老太抽时间陪她去看一圈,还想叫上几位村镇干部,为整修工程造点声势。
  “你不是在跟小珍忙乎文化节吗?一个人要干这么多事情。”
  “不干不行了,已经有人瞄上这片地界了!”
  姜唯把新闻视频给奶奶看,老太太是有所耳闻,但南松镇的父老乡亲肯定是以姜老太为龙头。
  上一代人还活得好好的,没提自己是“第十二代传人”,那么,姜怡珍的“第十三代传人”就是个笑话。
  “这条视频也不是随意拍的,您再仔细瞧瞧!”
  画面定格在某处节点,祠堂的破旧的大门赫然挺立在正中,继续播放,看似是些枯树荒草的拼接镜头,但姜家人都能辨别出来是祠堂的后院。
  “翻墙进去拍的,我和姜怡珍都这么认为。”
  姜老太瞬时坐不住了,抄起墙角的拐杖敲着地板骂道:“可恨的东西!”
  “所以我跟公司请了假,这几天都待在南松镇。我们知道是谁干的,也想了一些对策。总之,我们不能像过去那么低调了,是自己的东西就自己说了算!”
  “好,有我给你们撑腰呢!”
  姜唯眯着眼睛笑起来,像只淘气的小狗扑到姜老太怀中。老人家承受不住,又缓慢坐回了床边。
  姜唯在父母面前都不撒娇,只在奶奶的屋子里放肆一下。
  “要不要我在您这屋住几天呀?”
  “那可不行,我一个人住习惯了,你别来搅乎我……”
  “让您疼疼我啊,爱我啊……”
  姜唯嘴里说得不着边际,逗得姜老太合不拢嘴。
  笑声已经越过客厅,飘进了厨房。姑姑正在准备午餐,换作过去她心里会有些不自在,但眼下不同。
  她瞧出姜唯与姜怡珍的情分真的比平时看起来的要深厚。且不说新闻上胡乱加的标题,就连姜怡珍心心念念的文化节,姜唯也撇下工作来帮衬,令她刮目相看!
  当然,自己闺女也有本事,居然请回来一位艺术家。她不懂别的,只从那人相貌谈吐上看就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
  最关键的,年龄还和姜怡珍差不多……她的联想颇多,眼前飘来红喜字,忍不住用手遮住了嘴巴。
  ***
  距离文化节开幕还有不到四天时间,姜怡珍同暮杨在造纸工坊研制文化节上要展示的新式纸灯,忙得不亦乐乎。
  姜唯则在为祠堂整修工程跑手续,拉着相关人员看现场。
  两个女生只有晚间躺在床上才开始交流白天的事情。一切按计划进行,还算顺利。剩下的就是姜怡珍在吐槽暮杨。
  “艺术家都是完美主义吗?让我的工人重做了十遍啊……十遍!”
  “他还直言不讳我原来的产品太丑,搞得我在大伙面前下不来台!”
  工作上的摩擦讲完,姜怡珍又扯到别处,说她白天被工装勾住了头发,暮杨帮她处理,不合时宜地靠她太近了。
  “他当时离我只有……我觉得只有十厘米,不,三厘米……”
  姜唯打了个哈欠,当故事一样听完了,不予评价。
  紧接着,姜怡珍又列举了多个细节,比如暮杨跟工人大姐客客气气,跟小朋友和和睦睦,就连厂房里的看门狗都跟他熟识了。
  “这不是好事吗?”
  姜唯身体躺平,丝毫总结不出姜怡珍的中心思想。
  “他就是传说中的中央空调啊!” 姜怡珍侧躺着,一只手撑着脑袋,另一手拍了拍要闭眼的姜唯,“我不太喜欢这种男人,我不知道你怎么看?”
  “装的吧,你还没见他发疯的时候……”
  “是吗?跟我说说。”
  “会摔东西,把所有东西都砸了……”
  姜唯逐渐吐字不清,沉沉睡去。她这几日在云都过得很悠哉。
  在阳城时,上班很累,晚上还要去画室,周末还要卖房……此刻窝在姜怡珍精心打造的公主房里,她已心满意足!
  ***
  早上醒来,手机上又是那条消息。
  【睡了吗】
  暮杨每晚都会发,而姜唯只会回一句。
  【晚安】
  昨天她睡得早,没有回复。
  中午,姜唯代替姑姑到造纸工坊送饭,暮杨终于活捉了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