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区长、局长、主管……考察团里皆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惜姜怡珍已经对文金山祛魅,对一行人身份的真实性也存疑。
  她瞥见有人扛着摄影机在录像,而且趁他们正寒暄的时候,走得更靠里面。
  姜怡珍迅速转身,机警地拦下那人,毫不客气地说:“先生,我们店里不许拍照录像!”
  “展示的都是原创作品,您这样属于侵权行为。当然,如果非常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我们的线上店或者媒体账号上欣赏高清图片。”
  “姜小姐,这是云都电视台的记者,你怎么能这样跟人家说话呢!”
  姜怡珍当然看到了那人胸前的台标,可她是一视同仁,店内确实贴有禁止拍照的标记。再说,文金山一定是来挑事的,她也不怕事。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想澄清新闻采访上的误会!
  “哎呀,云都电视台的,我真是眼浊!” 姜怡珍嬉笑起来,变脸之快令人咋舌。
  姜唯听见她提高嗓门,回过头来,刚刚她和店员包装了一些伴手礼,正打算送给考察团。
  姜怡珍把姜唯拽到身边,介绍起南松镇造纸的历史。多数人以为她强撑门面,说说套话就完事了,可是姜怡珍话锋突转,提到了造纸秘笈。
  电视台的人捕捉到关键词,马上用镜头对准两姐妹拍摄,文金山更是抻长脖子要听下去。
  “前几天,云都电视台采访我的时候,给我写的介绍是南松镇造纸第十三代传人……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
  “说真的,我这点手艺根本算不上什么传人!在我们姜家也没有这种说法。建议大家伙去南松镇看一看,比我经验丰富的人,少说也能再找出来十多位!“
  姜怡珍很聪明,她的话看似自谦,实际上,后面讲的全是在强调姜老太的作用。
  多年来,老人家一直毫无保留地传播造纸技艺。虽说没到著书立传的程度,但整个南松镇的造纸匠人都非常敬重她。
  “我的工坊也只是做些花草纸,重点全放在对传统纸品的创意开发上。”姜怡珍摆清事实。
  “说我是秘笈的传人,那真是不了解我们南松镇,或者更言重点,看不起我们南松镇的造纸水平啊!“
  “好,说得有理!“
  一位领导带头夸了姜怡珍,身边几人开始纷纷附和。
  “姜小姐,格局打开了……“
  “姜老板,有企业家风采呢!“
  文金山被冷落在一边,他完全没有跟上姜怡珍跳转的思路,更无法在这么多人面前质疑姜老太的地位。
  姜怡珍乘胜追击,也为了检验这群人的真假,搬出许多政策名词“创业、致富、乡村振兴“,没想到命中人家考察的主旨了。
  一群人侃侃而谈,热度不断升温。
  姜唯也没闲着,递名片,发礼品,其中一位领导秘书与她交换了电话。
  文金山看在眼里,想拦也拦不住,本想带着一众人突击造访,挑些经营上的毛病,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姜唯对待其他人非常热情,看他的眼神却冷淡至极,如果他有些自知之明,应该可以理解为蔑视。
  暮杨不知楼下好戏连连,直播镜头切换了几段一楼的场景,他只看出客人很多,姜怡珍和姜唯很忙碌。
  有网友眼尖,嘲讽与“白蛇“对话的黑衣男人像”法海“。
  一旁的工作人员笑起来,“脑洞可真大!“
  确实,那人只是肤色暗沉又穿着黑衣,并没有秃得像个和尚。暮杨只从镜头里瞥见一张侧脸,错过了文金山的全貌。
  中午大伙轮流吃饭,暮杨在休息室里发现了姜唯的水绿色衣衫。他在店里找不到她,莫名有些担心,于是去询问姜怡珍。
  “她去陪考察团吃饭了,下午还回来。”
  “你怎么没去?”
  暮杨问得直白,惹得姜怡珍眉头一紧,她是老板啊,守在店里做生意更重要!
  姜唯突发奇想要拉拢政府关系,她劝也劝不住,也可能与祠堂那片地有关,姜唯还没来得及与她商量……总之,造纸这摊事没办法向暮杨解释。
  “她替我去的,行吗?”
  “地点在哪?我去接她。”
  姜怡珍如实交代,可说完又很纳闷,暮杨为什么不直接问姜唯,她为什么要当传话筒?
  算了,暮杨不去接,她过会儿也要派个员工去,这下省得操心了。
  054. 再等一周
  吃饭的地方离水街有些远,在云都南部新建的开发区内。暮杨掐算了下时间,没换衣服就开着六零六走了。
  饭店很高档,六七层楼的样子,暮杨把车停在大门前的广场上,安静守着。
  过了好久,一群人从大堂走出来。姜唯梳着高马尾,穿着西装筒裙站在其中。他们三三两两互相道别,暮杨在车里等得心烦,直接走出去,挺立在车旁。
  一阵清风掠过,他的长袍飞起,环绕着仙风道骨的气质,只是旁边的轿车不太和谐,还好同样是白色的,车子前一天洗过。
  高档饭店门口通常以黑车居多,纯白的一车一人引来前面那群人的目光。
  姜唯的笑容忽然僵住,在暮杨的注视下赶忙与最大的领导话别,匆匆走下台阶。
  身后有位好事者喊着,“哟,姜小姐还认识演艺圈的人!改天给我介绍啊!”
  那人喝的有点高,姜唯不做理睬,钻进车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