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074. 点灯仪式
  乡镇电视台的收视率在春节几天内猛增,本以为初三之后的民俗活动变少,要等到元宵节才有新内容。
  但文旅事业发达的榆溪村并不允许有这种空档,在初五新添了一项“点灯”仪式,其中集合了敲锣打鼓、抢竹竿、放鞭炮,红红火火的一连串场景。
  当天没能赶到现场的人们也可以守着乡镇频道看个热闹。
  王德福在家里换了几身衣服都不大满意,他下午要到姜怡珍家里拜见长辈,此时身上每个细胞都紧张起来。
  也没人帮他参谋,家里人正围坐在客厅里,对着电视机欢呼叫好。
  电视台的摄像师真是有两把刷子,生生把乱成一锅粥的“点灯”仪式拍成了欧洲杯现场。
  屏幕上的壮实青年们一通哄抢鞭炮堆中的竹竿,有打赤膊的,也有几个人协作的,手脚并用,抢得不亦乐乎。
  抢到竹竿就是抢到“炮头”,竹竿越长,数量越多,意头越好。
  王德福也被这番场景震住,如果不是他今天要办正事,可能也要去榆溪村露点真功夫。他是玉家班的主教练,和姜怡珍就是在榆溪村的文化节上熟识的。
  镜头一路跟拍某个年轻男人,板凳上的女孩子们低声议论起来,家里的母亲和嫂子也笑得莫名开心。
  王德福实在无聊,拉过来一把椅子坐在外圈看起来。
  男人头发微卷,已被汗水打湿,身着一套看不出logo的运动服,四肢修长,动作灵活。他在一伙人中独自抢到了三根竹竿,左躲右闪,正在突破重围。
  王德福有运动经验,看重的是身法。但他也明白,老少皆宜的是相貌,摄像师也喜欢这张脸。
  “许仙!”
  他脱口而出,虽然也不是特别有把握,但这副长相和姜怡珍搭档过,令他不得不敏感起来。
  他急吼吼地给姜怡珍拨电话,心下一凉,又摁掉了通话键。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他怎么会糊涂到跟姜怡珍说这些。他应该巴不得姜怡珍没看电视,不知道“许仙”来云都了!
  出门前,王德福的妹妹帮他涂了些发胶,不长的寸头顿时莹莹发亮,帅气中显露着锋芒。云都的春节并不冷,他最终穿了一套大品牌的西装,载着一车的礼品奔向姜怡珍家。
  ***
  暮杨是同白溪堂的老板闲聊时得知“点灯”仪式的,活动内容同他看过的纪录片一样。
  罗大胜还提议与暮杨一起组队上场,可到了要订机票的时候,他就溜了。
  暮杨的好身手是由于他提前两小时到达现场,不仅完成了充分的热身,还向其他对手取了取经。最终,他抢走了一根四米多长的粗竹竿。
  一个人势单力薄,另外两根短一些的被别人捞走了。
  活动进入尾声,女记者上前采访他,摄像师更加激动,怼脸就是一个特写。暮杨笑得自然大方,脸颊透着运动后的红润,元气满满的感觉。
  “我看见杨大师了!”
  姜怡珍被妈妈拽到电视机前,只听对面又惊又喜地问道:“这是咱们的艺术指导小杨,对吧!他在云都哦,他今天来家里吗?”
  姜怡珍还想细致地看一看暮杨在哪时,镜头忽地切走了。她尴尬一笑,事发突然,她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王德福,正牌男友,肯定是要来的……
  暮杨借来一辆自行车,拖着超长的竹竿,在乡间公路上缓慢骑行。
  电视台的车子跟了他一阵,女记者感叹,要是台里给加班费的话,她一定会抓住这条素材,跟拍到最后。
  说实话,她的敏感度是有的。暮杨进入南松镇之后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估计她要是听说了一定悔不当初!
  王德福的车子停在路边,距离姜家八十多米远,西装外衣静静地躺在车内。
  他本人撸起衬衫袖子候在路中央,不远处,暮杨拖着竹竿还在前行,身后跟着不少凑热闹的人。
  刚开始是一群小孩,后续就什么人都来了。有时候还会扯住他的竹竿,差点让他的自行车翻倒。
  暮杨看出情况有变,也将自行车扔在路边。他紧握竹竿,虽然完全不认识前方是谁,但守护这根宝贵的竹竿是首要任务。
  他来云都,是要把“炮头”送给姜家的。
  “兄弟,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现在也想要你手里的竹竿!”
  王德福先喊话,活动着手腕靠近,他态度强势,令围观的人也后退几步,瞪大眼睛。
  “是么,点灯仪式早就结束了!想要还是等明年吧!”
  暮杨歪头笑起来,他也不示弱,眼睛朝前瞄了瞄,离姜家很近了,可不能功亏一篑。
  王德福率先出招,抻着竹竿一头在地面上狠狠抖动。暮杨翻身跳起来,看似松了手,然而用力踩上竹竿,阻止王德福扯走更多。
  只要王德福上手,他就用脚,王德福翻过来用脚,他就继续用手。
  竹竿掀起地上的不少尘土,但在两方之间,还是各占一端。想来暮杨是探探虚实,见到王德福确实有两下子,才开始认真起来。
  拼力量,他比不过对方,既然人家硬抢,他就只有阻挠的份。
  眼看王德福要摸上竹竿的中段,抡起来棒打过来,暮杨惊呼一声,“躲远点!”
  运动上衣向对方脑袋飞过去,不偏不倚正蒙上眼睛。
  王德福的脚下不稳,竹竿乱撞起来,掀倒了路边的一个垃圾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