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基于此,我对李老师雾里看花的讲课模式就有点着急。
眼见她整理起茶具,我忍不住出口道,“李老师,您刚刚说国外茶道有二十多个流派,以和敬清寂四个字,融合了哲学还有宗教等一些美学文化,在这种思想下,那时有很多贵族文人选择隐居山野,修行佛道,创作出所谓的草庵文学,那他们的隐遁心态和我们理解的是否有所差别呢?”
李老师手上一顿,颇感兴趣的看向我,“说来听听。”
“李老师,我只是有一点点浅见,看过类似的书。”
我笑了笑,“如果说到禅意美学,我会想到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他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诗词悠然闲雅,率性逍遥,桃花源记亦是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他既有崇尚自然,安贫乐道的心态,又有超脱世俗和返璞归真的思想,豁达处世,自砺道德,读他的诗词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启发,会有一种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追求,那么在国外的古代,隐居者心态又有何不同呢?”
李老师定定的看了我好一会儿,“因为文化特点的不同,心态上自然会有所差异,我们有着很深的民族情节,家国情怀,国外古时的隐遁者或许会更加侧重于精神本源,在当时的文学发展中……”
她的话匣子突然打开,从这个切入口开始,李老师又给我细细讲解起文化起源。
我认真的倾听,要不是手不好使真想做做笔记,遇到感兴趣的点,还会提出一些疑问。
李老师丝毫没有不耐烦,反而越聊越有精气神。
不自觉的又过去两个多小时,林老师指着腕表小声提醒,李老师才意犹未尽的对着我道,“谢小姐,这方面我们就先聊到这里,你日后可以随时去名片上的茶舍找我,我们再做详谈,不收你课时费的。”
我笑着点头,“多谢李老师。”
李老师随即又站起身,教我一些茶道的礼仪姿势,站姿走姿坐姿和跪姿。
然后从认识茶叶开始,选茶,煮茶,到净手和欣赏器具,直到最后一步的品茗。
等到我自己操作的时候,单手虽然不太利索,亦然可在李老师的适当帮助下全部完成。
我默默记牢步骤,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分茶要倒七分满,两位老师请……”
我给李老师和林老师各自倒了一杯茶,奉茶做不到双手,我只得单手,“随后闻香品茗,分三口慢饮……”
全部完成,李老师的眼神满是惊讶,“谢小姐,我讲了一遍你就全记住了?”
我笑着点头,“李老师,我就是记性稍微好点,但是您的一些手法,我还需要练习。”
李老师难以置信的样子,:“不,谢小姐,你这程度就很天赋异禀了。”
第292章 你太慌了
我还是笑,想来李老师也是在宽慰我,毕竟我只是在照葫芦画瓢。
对于茶道的真正精髓,我还远远没有领悟,就是觉得过程很静心,和李老师聊起来的时候亦很惬意舒畅,单就课程来讲,不到一个上午,我算是学完了。
李老师拿出手机,走到客厅的不远处就和韩姨通起电话。
不知韩姨在那边说了什么,李老师语调还有些着急,“韩总,我句句属实,谢小姐是有这方面天份的,她学习能力真的好强,是这样,我有个想法,想要着重培养下谢小姐,她气质很好,有成为茶道师的潜质,哦,这样啊,那好吧,太遗憾了……”
她说话的声音很低,问题是我耳朵太灵,一句不差的全部接收。
坐在沙发上,我面上还和林老师说着话,耳朵却在李老师那边溜着墙根。
内心深处是喜悦的,有点美滋滋,好像很久没有因为学习新事物而得到认可了。
感谢自己的这份记忆力,我不会被骂是废物了。
回来的李老师看我的眼神还透着股惋惜,遗憾我没办法跟着她去深入学习,简单交代了我几句,李老师便收拾起茶具。
旁边的林老师见状就衔接起了礼仪课程,打开了她的行李箱,先是拿出了一双新的高跟鞋,说是提前询问过我的鞋码,“谢小姐,你是穿三十七码的鞋子,对吗?”
见我点头,林老师便将高跟鞋递给我,她还打趣般笑笑,“按你的身高来讲,脚长得很小,我很羡慕。”
“……”
完了。
脚小这茬儿算是彻底过不去了。
我道了声谢谢就换上高跟鞋,按照林老师的要求先在客厅内走了几圈,她要观察我的体态。
一走一过间,我从客厅立着的全身镜里看到了自己的摸样,鞋跟儿瞬间就拔高了我的身长,瞅着得有一米八多,穿着一身昨天新买的衣服,很飘逸的长裙,外搭皮夹克外套。
别问我居家这么穿是不是有点啥病,没病就不是我了。
倒是没想到会有这一出儿,高跟鞋一配上,莫名还挺搭。
就是要忽略掉我悬挂的白挎包,不然看着还是有几分不屈不挠。
我来来回回的走,起初怕摔,膝盖也有点站不直,屁股总想朝后坐。
感受了一下发力点,我逐渐摸索出窍门,身体打直,走的越发顺畅。
林老师像是复刻了那位教茶道李老师的表情,眼底盛满惊喜。
她还特意拿出一本书放到我的头顶,“谢小姐,你这样走起来试试看。”
我觉得很好玩儿,保持着身体平衡,重心中立,走起来也完全没有问题。
<a href="https:///zuozhe/noi.html" title="小叙"target="_blank">小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