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他到了该看淡的年纪了。
“你陪着他好好过,比什么都强。”老李说。
他再转身时,于磐已经泪流满面,眼底的卧蚕在颤抖,他任凭泪水漫过嘴唇,顾不得擦。
几句话给感动成这样,这孩子是真实诚,给老头整的鼻子也有点酸。
他撇着嘴笑了:“叫吧。”
“爸。”
于磐哭着上前一步,紧紧拥抱老李。
他比老李高半头——长大后的儿子,显得父亲倒像个小孩一样。
爸爸没惜力,使劲捶着儿子的后背:“小混蛋。”
回德国前的这几天里,余温纪年一直在拍安徽的vlog,为了拍视频,两个人还特意去爬了趟黄山,把头像换成了迎客松下的合影,用他们推广的无人机拍的。
还有人在科大的操场上偶遇了他俩,发帖道:“偶遇余温纪年,没有在拍视频,我和他们合了影!”
谁懂,小李跑百米真的好快,石头哥被落了几米远,还有另外一个很高的帅哥也没他跑得快,据说这还是小李脚有伤的情况下…
【@:这是哪啊?
回复:科大的操场。
@:另一个帅哥?
回复:据说是姐夫。
@也也:小情侣回学校追忆往昔了?
@:石头哥比不过小李,马上要苦练跑步了吧哈哈哈
@:这么两步道还搂腰,好甜[流鼻血]
@:他俩咋还在安徽呢?!咋不回欧洲,不想看合肥好无聊。】
b站评论区的声音,除了铁粉嗑cp,基本都是“合肥有什么可玩的?”,还有人调侃最著名的景点是合肥南火车站,这次早市+安徽省博蜀山馆的视频,在b站的数据更是达到了谷值,都不够赞助品牌的商务预期数据。
李朝闻没觉得气馁,因为安徽的视频,在youtube上点赞量特别高,比平时翻了几番。
自从在youtube开过账号直播之后,小李都会把发的视频同步过去,不过一直没什么人气,也可能是没有英语配音,只有自动识别字幕的缘故。
这回他们特意加了英文的花字。
评论区里全是老外超真诚的自我介绍和夸赞,比如:
【@:i am from texas. 46 years old. i just love the your channel. i thought china is mysterious and remote before. and you should be a film maker. your stories are poetic.
{我来自德克萨斯,46岁了,我喜欢你的专栏,在这之前,我以为中国是遥远神秘的。你应该去拍电影,你的故事很有诗意。}】
李朝闻看得心花怒放,一会就要在客厅里跑一圈。
虽然下一部要写什么剧本、拍什么主题都没想好,要不要去路演拉投资也毫无头绪,但他好像已经站在戛纳领奖台上了。
“什么事这么高兴呀?”晚饭时,妈妈问。
小李给采菊看,一句句翻译道:“这个是说,觉得很少有中国vlogger拍出真实的中国。这个是说,日出太美了,旅游计划要加一个黄山,嘿嘿。”
“哼。”老李又成田里的老牛了,叹了气白他一眼:“那你以后,彻底不当机械科学家了?这六七年,白学了?”
李朝闻瞬间泄了气,筷子撂下,也不敢驳斥他爸,像朵晒蔫了的花一样萎在原地。
三秒后,采菊无奈地说:“李安国,你怎么就那么会扫兴呢?”
老李立了眼睛,但是没发作,扒拉了两口饭,下桌了。
他在沙发上自己生了一会闷气,又回来,扬扬手道:“不当就不当吧,抓紧毕业,然后滚去拍你的电影去。”
李朝闻跟妈妈相视一笑,像多年斗争胜利的收兵号。
youtube的安徽旅游宣传效果太好,连姐姐都说“组织感谢小李同志和小于同志的贡献”,再加上余温纪年在b站发了一条“以后会减少更新频率”的动态,粉丝们七嘴八舌:
【@百花吹落:很开心你们的视频在油管也火了!希望永远不要放弃电影梦想呀!
@:余温是不是要换赛道做歪果仁入境游了!呜呜记得经常回来报平安…
@:补药啊,这种很容易跟官方挂钩的,到时候就看不到鲜活的小情侣了[哭]】
回复:别瞎猜啦朋友们,减少更新是因为马上回慕尼黑搬砖了,而且在构思下一个电影~有时间还是会跟大家分享生活哒~
直到上了从上海回德国的飞机,小李无聊,还在几个youtube视频之间点进点出,他奇怪道:“诶?怎么早市和省博的那条最火?”
那条视频根本没精心剪辑,本来是凑数的,数据却最好。
“可能自然景观,没有很独特,哪里都有,所以大家想看早市这种吧。”于磐看惯了阿尔卑斯山,现在反而更喜欢人文景观。
李朝闻不服气,飞机没起飞,他就坐在那一直刷tiktok{国外版抖音},最后作结道:
“老公我明白了,外国人喜欢看的是那种奇观。”
要么是倒挂地铁、超大的构筑物这种科幻奇观,所谓的“打破”中国落后的刻板印象;要么就是特别便宜的货场、偏远山村有多穷这种,能加强他们优越感的混乱奇观。
【@:so which is real china?{所以哪个是真正的中国}】
小李犯了难,拿着手机给于磐看,他微微一笑,用食指打了四个字母,回复:
@warmth chronology:both.{余温纪年:都是。}】
飞机起飞了,椭圆形的小窗外,是上海灯火辉煌的夜空,他们又一次离开故土,飞向另一个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