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朝臣殿上> 第165章

第165章

  宋南曛高兴地又要跳起来,被宋澜瞪了一眼后才安安稳稳坐在椅子上道谢,怀里的梅祈年竟也“咯咯”笑了两声,像是能感受到宋南曛的喜悦一般。
  这头正热闹着,守在外面的廖华却从禁卫手里接了封奏报,然后急匆匆地进了花厅。
  “陛下,景阳侯急报,称大军已至城外官道,明日一早便可抵达盛京。”
  这次一高兴就站起来的却不是宋南曛,而是宋澜,他接过廖华手里的奏报看了眼,嘴角的笑意便再也遮掩不住了。
  宋南曛眨眨眼睛问:“皇兄,是景阳侯要回来啦?”
  “嗯。”宋澜将奏报拿在宋南曛眼前晃了晃,眼底满是稳坐钓鱼台的威仪,他说,“周子春,班师回朝。”
  周禾与羌族的仗早就已经打完了,之所以迟迟没能回盛京,是因为宋澜让他留在北境与羌族商量议和的事情。谁知这一商量竟拖了三个月的时间,好在不久之前周禾总算仗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羌族首领骂了个狗血淋头,羌族不敢再讨价还价,也不敢再给宋澜送姑娘,硬是咬牙答应了大盛提出的所有条件。
  是日,景阳侯周禾班师回朝!
  第89章 班师回朝
  次日,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
  景阳侯周禾率亲兵入盛京城,所过之处人声鼎沸, 挤在长街两旁看热闹的百姓可谓数不胜数。
  周禾这一走四个月,盛京城的纨绔子弟到刀山火海里走一遭,摇身一变就成了人人称颂的大功臣。武将大多如此, 护的是边关百姓的安危, 守的是大盛江山的太平,活该他们名声大噪。
  周禾端坐在战马之上, 一身金甲应晨阳,威风浩荡眉清目朗,他神色冷峻, 浑然没有把百姓们的称颂听到耳朵里,只是一路策马到了宫门,全程未露一个笑脸。
  等到周禾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了长街尽头,临街的茶楼上才慢慢开了一扇窗户, 开窗的那个人一双柳眼带魅,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皇宫的方向, 眸底却是一片幽深的寒光。
  身侧的长随递过去一杯热茶:“侯爷已经平安回来了,世子如今可以放心了。”
  段惊觉笑了笑, 语气清冷出尘, “是啊,我尽可以放心了。”
  话音落下, 那扇刚开了没多久的窗户便又被他亲手关上, 长街之上依旧人头攒动, 而茶楼雅室里却又成了一片静谧。
  静谧得好像那扇窗户从没有被打开过。
  ——
  瑶光殿, 群贤毕至。
  殿门大开, 文武百官站在两列,宋澜穿着一身明晃晃的龙袍端端正正坐在上首,不多时,周禾率军入殿。
  进殿不可带兵刃,周禾那杆使惯了的长|枪便交给了外面的宫人,他此时只穿一身金甲,眉目俊朗如旧,只是周身的气度变了一遭,似乎在过去的四个月里不经意染上了北境的风雪。
  宋澜一见到周禾下跪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路下了玉阶,走到周禾面前亲手将他扶了起来。
  “子春,这一仗打得漂亮!”
  周禾面容冷峻,只嘴角抿了抿,言语之间甚是恭敬,道:“皆是麾下将士的功劳,臣不敢居功。”
  宋澜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打趣道:“果真是沙场刀剑最磨人,咱们景阳侯去打了个仗,整个人都比从前稳重了不少。”
  在场的官员都曾亲眼见过周禾与孟颜渊在朝堂上拌嘴吵架的事,闻言皆有些忍俊不禁,胆子大的还附和了宋澜几句。
  “陛下说的是,景阳侯的确是稳重了。”
  周禾抿了抿唇,果断地换了个话题:“陛下,臣此番回朝,还带回来了羌族首领派来议和的特使,此人现住在城郊营帐中。”
  宋澜摇摇头:“虽是求和,却也不要怠慢了,将他安顿到城中驿馆吧。”
  周禾应了声,称是。
  宋澜看着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周禾,一时间竟有些恍惚,又想着他大概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才会如此,便不再多言,转身回了龙椅上坐着。
  今日披甲还朝的不只周禾一人,他身后还跟了不少的将领,大大小小站了半个瑶光殿。
  宋澜看着殿中众人,笑着抬了抬手,“廖华,宣旨吧。”
  廖华应声上前,一封接着一封的圣旨便下下来,皆是论功行赏的旨意。
  一道道封赏赐下去,一个个官衔赏下去,一句句“谢主隆恩”此起彼伏,等到所有的圣旨都读完了,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
  武将还好,文臣却有些站不住了,都盼着能够赶紧散朝。
  宋澜笑了笑:“此次与羌族一战,景阳侯功劳最大,北境苦寒,想必也是一路奔波,与羌族特使议和的事情就交给礼部和……”
  宋澜的“鸿胪寺”三个字还没说出口,周禾竟打断了他。
  “陛下。”周禾抱拳,单膝跪下道,“不是臣要逾矩,而是与羌族议和之事一直是臣在周转,此时若是贸然交给别人,恐怕又有一堆麻烦,臣犹有余力,并非力不从心。”
  宋澜挑眉看他,神情颇有些意外,却又想着羌族的人如今的确忌惮周禾,周禾想要把议和的事揽在手里也很容易理解。
  宋澜笑了笑,命周禾起来,“既如此,子春你可就要再操劳一段时间了。”
  这便是答应了让周禾继续处理与羌族议和的事。
  众人都没什么异议,宋澜便说了句下朝,周禾随着众人出了瑶光殿,没走两步却被廖华给拦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