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楚流景仍与秦知白共乘一骑,跟在她身侧,询问道:听闻燕司事这些日子一直在查阿姐遇袭之事,不知可查到了什么线索?
燕回眸光沉静,视线望着前方长街,话语声凝练干脆。
埋伏之人未露身份,所用刀兵及暗器都极为寻常,唯有怀中藏着一张子夜帖,只是其行事方式却不似子夜楼一贯作风。
楚流景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晦暗深色,转首看向她,莫非燕司事认为此事并非子夜楼所为?
燕回未置可否,子夜楼素来杀人毙命,不留活口,从未有过设伏偷袭的先例,且此人有意藏匿身份,却偏偏将子夜帖留在身上,就仿佛是为了引我们怀疑子夜楼,如此作为太过刻意,反倒令我有所生疑。
楚流景若有所思,略一颔首,又问:当日燕司事与阿姐为何会出城?
燕回停顿片刻,低声道:先前我离开沅榆时将阿夕交给了一户信得过的人家暂养,那日我本是与楚楼主发现了一些杏花村瘟疫的线索,因此想要一同出城去寻阿夕确认此事。
线索?
燕回点了点头,与阿夕口中所说月亮有关。
楚流景神色微动,同身后人对视了一眼,缓缓道:可是圆月刀法?
驾马的人一怔,凝眸看向她,你是如何得知?
楚流景将她二人于云梦泽中得知之事告知于她,燕回攒起了眉,神情沉凝一分。
云梦泽?看来他果然未死。
秦知白半环着身前人驭马而行,清明的眸子微敛,话语声清冷。
圆月刀法乃是当年图南监察司司事刑简所创刀法,因其刀光似月而得名,在他死后便已失传于世。
不错。燕回握紧了缰绳,倘若阿夕所见当真是圆月刀法,便说明刑简当初并未死于图南城中,且这十余年来仍在三司当差。
莫怪阿夕与长缨寨中的女子皆在她靠近时表现出了惧怕之意,她们怕的并非是她本人,而是她手中的克己刀。
因为她们都曾亲眼见过手持克己刀之人动手杀人。
静默之中,一阵哀哭声传来,打断了几人谈话。
一行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抬着灵柩自前方经过,手中抛洒着白纸,凄凄切切的哭声混着队前乐工吟唱的挽歌,于荒凉的长街上飘荡不止,令人无端觉出了几分阴冷。
空中白日恰巧隐入云层,令周遭光线更显阴晦,走在队尾的一名孩童手中举着一支招魂幡,嘴里咿咿呀呀地唱着。
星如剑,落江东,爷娘抱女藏屋中。百鬼横行乱生死,白日入坟夜里空
不知从何而起一阵微风,将空中洒落的白纸吹得四处飘散,一张白纸吹至阮棠身侧,令她一时寒毛倒竖,赶忙将沾上的白纸拍开,环着身子摸了摸手臂。
这地方怎么阴沉沉的,不见几个人也就罢了,好不容易见着些人,竟是送葬的队伍今夜当真要在这住吗?
她拧着眉想了一会儿,转头看向身旁人,陈诺,你今晚来我房里打地铺,免得你一人住害怕。
背着重剑的女子回过头,似乎有些疑惑,坦诚道:棠棠,我不害怕。
阮棠扯起嘴角,冲她笑得很是温柔,我说你害怕你就害怕。
隐约察觉到了一丝冷意,陈诺眨了眨眼,遵循着趋利避害的本能点头应下,喔。
断断续续的歌谣声逐渐远去,楚流景看着走远的队伍,摩挲了一下指尖,垂着眸收回了视线。
天色渐暗,众人到了镇中唯一的客栈外,陆续下马准备在此留宿一夜。
楚流景下了马,转身方要扶秦知白一把,却见一道身影已走近前来,将她自身旁隔了开。
小姐,客房已订好了,可要让小二将晚膳送入房中来?
秦知白转过身,并未发觉二人动作,只淡声道:不必,我并非在家中,一切从简即可。
是。
看着侍从波澜不惊的模样,楚流景眯了眯眸,在秦知白回首唤她后,方不言不语地跟了上去。
客栈中并无佳肴,只有些粗茶淡饭,待一行人用过饭后,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
楚流景正要唤身旁人一同回房,却见苍衣持剑的侍从低首于秦知白耳旁说了些什么,令她顿了一瞬,抬首看向眼前人。
你先回房歇息,我待会便来。
片刻静默,姿容清弱的人站起了身,眼尾微微弯出一点弧度,面上神色仍是温柔。
好,那我便在房中等着卿娘。
说罢,她未再多言,转身上楼回了客房。
看着单薄的身影消失在二楼,秦知白低敛下眉目,起身同和殊出了客栈。
夜色渐浓,辟疫镇中依稀亮着几盏灯火,偶有犬吠声于远处响起,于一片清寂中显得格外明晰。
秦知白回到客栈时,大堂中已是空无一人,她沿着阶梯走上二楼,见房内灯火已熄,放轻动作悄然推开房门,缓步走入了房中。
房门合上的一瞬,她尚未全然转过身,却有一道熟悉的清苦气息* 倏忽袭来。
腰间一紧,逼近的身影捉过她的腕,将她按于门上,空余的手揽过她腰后,便以禁锢的姿态把她牢牢锁在了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