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盛遇来嬉笑着,直到他不再看他后,脸色瞬间平淡下来。他看着佛像,垂下眸子。
没了他说话打趣的声音,寺庙里倏地安静了下来。
“你们怎么在这里?”柳月织大步跨进庙中,打破了两人一时宁静的气氛。
“柳姑娘?”盛寻回头看到是她,有些意外。
“你不是要去找云邛的下落吗?”盛遇来挠挠头,不解地问她。
“明日父亲回京后, 我便出发。”柳月织并没有告诉柳祝她要亲自去找人的事。柳祝虽然想找到自己的学生,希望他活着,但若是让自己的女儿去冒险,是不可能同意的。
盛遇来点点头,突然想起身上带着的那本农书,虽是盛邛所写,但他是从柳月织身上拿的,理应还给她。如今反正采花贼的事情已经翻篇,他便没什么可顾忌的了。顶多被柳月织臭骂一顿。
没等他开口,盛寻探究的目光便已经在柳月织姣好的面容上扫视了一圈, “柳姑娘来这荒郊野外作甚?”
“殿下能来, 我自然能来。”柳月织镇定地回道。说着她瞥见地上被毁坏的蒲团, 蹙了蹙眉。
“若不是我, 这里的庙顶也不会翻修。”她扯起嘴角扫了眼屋顶。这话虽有编造的成分,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算作假。毕竟盛邛在掳了她之后才修的屋顶, 也算为了她。
“柳姑娘曾来过这里?”盛寻听出了她的言下之意。
柳月织在此之前一共来过三次破庙,前两次不必说,最后一次是为了把她在鬼市木匠铺里做出来的农具藏在此处,这些农具部分源自她画的图纸,部分来自盛邛的农书。之所以藏在此处,是因为她还不敢让爹爹知道她有这种离经叛道的爱好。
“前段日子来过,最近几日因云公子之事忧思不已,便没来了。”她神色坦荡地看向两人。
盛遇来一脸庆幸,“幸亏你这几日没来,前不久刚有贼子在这里落脚。要是正好被你撞见他们……”
“竟有这样的事,”柳月织指了指地上的蒲团,“这些也是贼子弄乱的?”
“约莫是。”盛遇来点点头,忽地看见蓝衣探查完附近回来了。
“外面有查出什么线索吗?寺庙里面我都找了,没找到贼人留下的东西。”他好奇地看向蓝衣,眼里闪着光。
“有扎营的痕迹,但没留下别的。庙后……有一些奇怪的物件。”蓝衣见柳月织在场有点惊讶,但还是认真回了他的话。
“哦,你是说那些农具?那是我的。”柳月织走了几步绕到佛像后面,打开破庙北侧的小窗,瞟了他们一眼后,随手指了指外面。
三人走近了几步,看见了柳月织口中的农具。
“就是这些。”蓝衣点点头。
透过窗,他们眼前摆放着一些设计奇巧的耕犁、耦车还有很多从未见过的工具。虽只是用木头做的,但每处细节都十分精妙。
盛遇来下意识拿出怀里的农书,虽没有图,但他还是根据描述找到了对应的农具。有几样东西书上都有。
饶是他不太懂农具,也能感觉到这些东西定有用处。若是部分零件用铁铸造,稍作改进,和户部农官费尽心思研究的那些相比都不遑多让,甚至更精良。
盛寻比他更能看出这些农具的用处,他看向已经关了窗正捡起一个蒲团的柳月织,说了句让人一惊却也算真心的话,“柳姑娘可愿进户部?”
蓝衣垂下头,立刻退出庙中。这些事他不敢多听。
盛遇来倒是没表现出什么异色,找了个蒲团坐下,看好戏般地看着两人。
“柳夫子之才,世人皆知。柳姑娘受令尊言传身教,自然与一般女子不一样。改良农具,推广更好的耕种方式,百姓就能种出更多粮食,这是为百姓造福,也是为了我朝国力更盛。”盛寻真心实意地解释道。
“多谢殿下赏识,只是这并非我一人之功,月织受之有愧。”柳月织福了福身,却面色平静。
说完她又朝着置身事外的盛遇来伸出手,“公子,农书还我。”
盛遇来脸红地挠挠头,还是被发现了。甚至不是他主动归还的,而是对方态度强硬地要求的。
他递出了农书。
柳月织直接堵住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让让,蒲团也还我。”
盛遇来被迫站起来挪开位子:“……”他有这么讨人嫌吗?
柳月织捡起蒲团拍了拍灰,很快就把散落各处的蒲团都叠在了一起。
蒲团本该整齐地放在佛前供台之下,如今却被人弄坏了不少。
她稍有不悦地抿了抿嘴,小心地掀起了一点盖在供桌上的黄布,正打算把蒲团放进去。
盛遇来正理亏着,打算勉为其难给她搭把手。
两人恰好同时注意到了桌角里侧的一小团纸。
柳月织手里捧着蒲团,盛遇来眼疾手快把纸团拿了出来。
“这是……上面画了个玉环。”盛遇来眯了眯眼,立刻想到了那个传闻。
“玉环?”盛寻走近看了看,画着玉环的纸很新,玉环下还有一段浮夸的介绍。纸的一侧歪歪扭扭起了毛边,像是从某本书上用力撕下来的。
柳月织自然也注意到了上面的图案。她沉思片刻后似乎想到了什么,从盛遇来手里夺回了那张纸。
“是玉轩阁本月新出的书,他们每月都会出一本这样的册子介绍他们新出的玉佩、玉簪一类,雀安县大部分富家子弟手里都有这书。”柳月织也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