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这冰拉回去早了,储存不当的话不定就融了,所以大家都想在最后一两天再买,但这张姓父子俩考虑到最后一两天肯定人多,别到时候供不应求,他们家排不上队等不到冰,于是决定今天就买一批冰条回去。
  没想到今天来一看,制冰厂前等冰的人已经很多了,赶忙先派一个人去排队。
  张大爷排在队伍里,听着大家说着自家做了什么准备,一个就说:“我儿子拉了一个制冰机回来,我就说,到时候高温,电线都要融了,哪里还有电?他就说,再买个发电机。我说,那就算有电,高温下电器也不好使啊,他说只要地窖里温度保持住,电器还能用的,造点冰出来,也能让大家舒坦些。哎呦,现在家里几个小的,就在那捣鼓那个制冰机呢。”
  另一个人问:“那你都有制冰机了,还来买冰干啥?”
  “那制冰机小小一台,做出来的都是小冰块,三下两下就融化光了,哪里比得上大冰条耐用,怎么地都得买些冰条回去。”
  又有人说:“我家孙女给我买了好些降暑小神器,什么冰凉贴啊,冰凉项圈啊,降温喷雾啊,我说那个在三四十度用用还行,五六十度……哎,没戏,用那个还不如用酒精降温呢。”
  还有人说:“我女儿昨晚开了辆大车过来,我还以为又送什么东西呢,结果一看,好几个氧气罐!快一人高那种,说怕到时候我喘不上气,给我备着的,我说我能喘不上气吗,老头我身子骨可比好多年轻人都好呢!”
  众人:“……”
  怎么越听越不对劲呢?
  妈的这几个老头是在炫耀吧?一定是在炫耀吧?
  大家都不愿意搭理这几个明贬暗褒的,岔开了话题:“国家弄出的那个精品降暑凉茶吗?你们买了吗,喝了那个听说不容易中暑。”
  “买了,直接在药店那边煎好拿回去的,到时候一天喝一包。”
  “国家不是说在研究高科技降暑衣吗?怎么没动静了,这都没几天了。”
  “昨晚上xx地下了好大的雪,那雪都被收集起来,储存道冰窖里了。
  “那个xx小区听说业主集体搬到底下车库去了。”
  “有个小区还集资挖了好几个冰窖,储存了好多的冰块。”
  “xx山那个山洞你知道吗?里面扩建得好大,一走进去冷飕飕的,能冻得你发抖,里面还有水潭,那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啊!”
  “那xxx、xxx那些个富豪,听说往地底下挖了好深,打造了生存基地。”
  “好像还有去南极避暑的,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南极是不是也会有五六十度六七十度的高温。”
  张大爷听得津津有味,只是听到那些富豪的大动作,不禁一叹。
  同样是知道会有大灾,人家有钱有能耐的,就能挖山洞建基地去南极,而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也就只能挖挖地窖。
  不过有地窖也不错了,还有好多人都没地方挖地窖,只能住在那高高的大楼或是低矮的房屋里,死命地加厚隔热层。
  但照他来说,全球高温之下,那么点隔热层又能顶什么用?
  怕是地窖也是不怎么顶用的。
  说话间,一条冰条就被拖出来了,那冰条可真是大啊,足有两米多长,三人合抱都抱不住的粗壮,通体白茫茫的,散发着浓浓的白气。
  随着被拉出来,人们只觉得一股寒气直逼面门,在这深秋干冷的天里,让人们面皮一紧,骨头好似都跟着发冷起来。
  张大爷看着那冰条被液压叉车拉出去,拉到人家冷链车后面,再通过叉车送进那车厢里,不由有点羡慕。
  自家车斗小,装不下这么大号的冰条,而且到时候下地窖也搬不进去,只能买小号的冰条。
  过了一会儿,张大爷儿子也来了,手里拎着两个大袋子,里面都是那新出炉的降暑凉茶。
  “药店门口十几个药炉在熬凉茶,还是赶不上速度,有人一买就是上千包,幸好我们单子下得早,不然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张大爷看了看凉茶,一袋袋都热乎着呢:“去放车上吧,别放车斗上,一会儿别把冰块融了,放车前面……”
  话没说完,就轮到他们买冰了,他们赶紧要了自己需要的规格和数量。
  最后,父子俩买了十二条小号的冰条,一米来长,一人合抱的粗细,往车上一装,那轮胎都瘪下去三分,可见有多沉重。
  父子俩把冰条妥妥当当地装好,用带出来的被子、毯子严严实实地盖好,再用绳子一道道捆住,这便准备回去了。
  天有点暗下来了,搞不好一会儿要下雨,这冰块可不能淋雨。
  就在这时,光线忽然晃了晃,本来就有些昏沉的天空,更是迅速地暗了下来。
  “哎呦!”人们纷纷抬头,“这是要下雨了?说下就下啊?”
  张大爷赶紧招呼儿子:“快上车,赶紧家去!”
  他儿子却犹豫:“要是真下大雨,我们还是找个防雨布盖一下……”
  【高温世界的大家,你们好。】
  一道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人们一下都听愣了,哪里来的广播声音?
  好像是从天上传下来的!
  人们抬头一看,霍!天黑了一大块!
  霍!天黑了又亮了!
  霍!天不仅亮了,它还放光了,它还出现画面了!
  那是、那是一个城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