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待到三加时,宁玉瑶穿着一套华美隆重的大袖礼服再次走入正厅时,正厅众人都为之惊艳。
  这套礼服靛蓝色祥纹织金云锦为衣,朱红锦缎滚边,典雅华丽,端庄大气。而孙老夫人替宁玉瑶三加钗冠时,手中那顶金镶珠石点翠钗冠更是璀璨夺目,一看便知这些皆是内务府精心打造的珍品。
  不论是主位上代替皇后出席笄礼的大宫女白珊,还是跪坐在正厅中央的明安郡主身上那些精心打造的华贵衣冠,无一不体现了皇家对明安郡主的爱重。场中一些心思活络的夫人看到这些,不由有些意动。
  很快,在完成“醮笄者”这一步骤后,赞礼便宣布:“笄礼成。”
  席中诸位夫人有些诧异,按说笄礼中还有“聆训”这一环节,但长公主和诚国公的意思好像聆讯被有意省略了?既然赞礼是宫中陛下派来的人,看来陛下和娘娘也默许了此事。
  席上众人面上不显,但她们从平日长公主和宫中对明安郡主的溺爱中,不难猜出宫中的态度。
  明安郡主无需接受任何训戒。
  那些原本有意结亲的世家夫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要娶了明安郡主,就真是娶了个祖宗回去供着,重话都说不得一句,还是罢了罢了。
  沈夫人坐在一旁,将那些世家夫人的小心思尽收眼底,心中不禁嗤笑,什么玩意儿,八字都没一撇呢,就想摆婆婆的谱,也不看人家瞧不瞧得上你们。
  祁婧惠却毫不在意她们的想法,她和宁渊微笑着站起来,宁渊语气温和地说:“小女礼成,感谢诸位亲朋拨冗观礼。”
  第13章 礼物
  宴席过后,夫人们纷纷起身辞行。
  有几位夫人的目光不经意地略过正在跟宁玉瑶说悄悄话的沈瑜。
  今日的明安郡主无疑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但沈瑜的表现也被在场众人看在眼里,她安安静静地陪在郡主身边,举止沉稳细致又不张扬,眼神清正,一看就是个好姑娘。
  不少夫人笑着对沈夫人夸赞道:“沈家可真是养了个好女儿。”
  还有人打趣道:“可惜我家没有合适的儿郎,否则定要厚着脸皮登门了。”
  沈夫人心中喜悦,却谦虚地回应:“夫人们真是过奖了,小女当不得如此盛赞。”
  宁玉瑶仍穿着三加时那身繁复的礼服,她拉着沈瑜的手,轻声说:“小鱼儿,近日天气寒冷,娘亲不准我出门,等明年开春了我们再一起出去玩。”
  有外人在场时,沈瑜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大家闺秀模样,她抿唇轻笑道:“好,待你何时想出门,只需告知我一声便是。”
  宁玉瑶知道沈瑜是什么德行,偷偷瞪了她一眼,两人的头又歪在一起,小声笑了起来。
  送走所有宾客后,宁玉瑶陪着娘亲慢慢走回长公主府。
  祁婧惠看着宁玉瑶略显疲惫的脸庞,不由有些心疼。女儿今日天未亮就需要起来沐浴洁身,焚香祭祖,确实辛苦了。
  一侧的侍女见状,轻声说:“殿下,软轿已经备好。”
  祁婧惠点头,拉着女儿的手说:“累了别硬撑,待会儿回去好好休息。你不是一直想看看外面的花灯,明年上元节,娘允许你出府去赏灯。”
  宁玉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高兴地给母亲行了个礼:“多谢娘亲!”
  长公主和诚国公虽然平日里不拘着宁玉瑶出门,但诸如庙会灯节等人多手杂、不方便防护的场所,仍是不允许她前往。如今女儿已经成年,就满足她这个愿望吧。
  回到房中,宁玉瑶刚脱下身上华服准备休息,青筱推门进来禀报:“郡主,秦都尉送来的信。”
  宁玉瑶接过青筱手上的信,秦熠的信从不走寻的路子,别人都是规规矩矩将信件帖子送到正门门房处,只有他是翻墙过来,随便找一个护卫帮他带口信。
  秦夫人曾多次教导秦熠要守规矩,但幼年时宁玉瑶说不必那么麻烦,长公主便默许了,秦熠这毛病也就一直未改。
  宁玉瑶展开信纸,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生辰快乐,申时后门。”
  字迹潦草,说不上难看,但如果不是宁玉瑶从小熟悉他的字迹,恐怕也看不出来写的是什么。
  宁玉瑶问青筱:“现在什么时候了?”
  “郡主,快酉时了。”
  宁玉瑶蹙眉,都快过去一个时辰了,她知道秦熠等不到她的回信便不会离开,赶紧吩咐道:“快请熠哥哥去后院竹林边的小亭子。”
  “是,郡主。”
  秦熠跟着护卫来到长公主府后院,远远便看见坐在亭子中那抹红色的身影。
  明安郡主的面容一如往常,火红的狐毛大氅上,纯白的毛绒滚边衬得她更加清丽脱俗。明明是非常熟悉的面孔,秦熠却感觉似乎哪里不一样了。
  秦熠凝视着宁玉瑶的发髻,即便他对女子的发饰并不了解,他也明白,宁玉瑶新换的发髻代表着什么。
  明安真的已经长大了。
  秦熠垂下眼眸,心里不知在想什么,待走到亭前时,他脸上依旧是灿烂的笑容。
  “明安,生辰快乐!”
  小亭子内早已备好了暖盆,暖意融融。宁玉瑶看着秦熠被寒风吹得微微发红的鼻尖,不高兴地说:“熠哥哥,下次若我没有回信,你就先回去,待我得空自然会差人去叫你,傻傻地等那么久,受了风寒怎么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