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宁玉瑶忆起幼年时见到舅舅被杨知府哭得头大的场景,不禁扑哧一笑。正欲说些什么,马车外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高呼:“恭送太子殿下!”
这突如其来的呼喊声让宁玉瑶心中一震,她连忙打开车窗向外看去。只见两侧街道都站满了掖州百姓,他们衣衫褴褛,却不顾细雨纷纷,站在街边高呼太子殿下。
见到马车的车窗打开,百姓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口中高喊着:“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姓们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细雨蒙蒙的清晨,格外令人动容。
宁玉瑶转头看向祁晖珏,珏儿的眼眶微微泛红,她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笑着轻声说:“掖州虽然穷困,百姓却都很淳朴。”
祁晖珏喉头微动,没有说话,他默默转头看着窗外,想要将这一幕深深烙在脑海中。
马车在细雨中继续前行,百姓们的呼声渐渐远去,掖州城也慢慢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
*
从掖州回雁京,大约需要十二三日的路程。清晨时分,他们从掖州府出发,一路前行。走了四个时辰,仍未走出掖州境。
未时末,他们来到了蜿蜒的掖州山脉下。秦熠看着手中的舆图,向马车内的太子请示道:“殿下,再走一个时辰便能到达掖临县,我们今日在掖临县投宿。”
马车内,祁晖珏应道:“可。”
秦熠收起舆图,轻夹马腹走到队伍最前面。尽管他心里迫不及待地想要飞回雁京,但他记得自己的职责,一双鹰目仔细地巡视着周围的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
突然,秦熠目光一凝,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他高声喊道:“警戒!”
就在他开口的瞬间,无数支箭矢从山上的巨石后射出,朝着他们袭来。
秦熠连忙拔剑,扫开射到面前的箭矢。但还是有十余名兵士躲闪不及,倒在了箭雨中。
秦熠大声喊道:“快,冲过去!”
兵士和侍卫们紧紧护卫着马车,全力向前冲去。然而,山上的敌人似乎早有准备,箭矢源源不断地射来,让他们疲于应对。
宁玉瑶听到马车外的动静,心里一紧,连忙握住祁晖珏的手,安抚道:“珏儿别怕,有熠哥哥在,我们定会平安无事。”
祁晖珏脸色苍白,用力回握住宁玉瑶的手,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阿姐放心。”
丹素和丹诺严阵以待,一人死守着车门,一人全神贯注地盯着车窗,谨防有歹人冲进来。
马车极速奔跑了没多久,突然猛地一顿,停了下来,宁玉瑶和祁晖珏差点被这停顿甩出马车,好在丹素和丹诺眼疾手快,牢牢将他们抓住。
车门被拉开,浑身是血的秦熠出现在车外,疾声道:“殿下,马都被刺客射杀了,我们需要弃车逃跑,请您快下车。”
宁玉瑶和祁晖珏心头大震,究竟来了多少刺客,居然连秦熠都无可奈何。
他们不敢迟疑,赶紧跳下马车,秦熠背起祁晖珏,丹素则背着宁玉瑶,一行人向旁边的荒山跑去。
宁玉瑶趴在丹素背上匆匆往后一瞥,只见定北军的兵士们正在与一群蒙面人奋战。地上满是尸体,蒙面人的数量极多,她粗略判断恐怕有上千人。
那些蒙面人个个身手矫健,招式狠辣,丁北军的将士们虽勇猛无畏,但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有蒙面人注意到太子已经逃离,连忙向这边追来,定北军的兵士们拼死拦截,但很快寡不敌众,被蒙面人斩杀在地。
宁玉瑶眼睁睁地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倒在泥地中,再也没能起来。她强忍着泪水,回过头,不敢说话打扰正带着他们逃命的侍卫们。
荒山上树木虽然已经干枯,但枯枝依旧遮挡视线,阻挡着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跟在秦熠身后匆忙前行,脚下的枯枝败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秦都司,他们追得太紧了。”一名兵士焦急地说。
秦熠眉头紧锁,看着身边的兄弟们,咬着牙,哑声道:“留一队人,拖住他们。”
旁边的兵士们听到这话,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转身向山下扑去。
宁玉瑶的眼泪瞬间掉落,滴入丹素的脖子中,丹素察觉到郡主滚烫的泪水,她轻声说:“郡主别担心,我们一定能逃出去的。”
厮杀声渐渐远去,他们继续向前奔跑。
但很快,秦熠察觉到了异常,那些刺客似乎对这片树林极为熟悉,每当他以为成功甩开刺客的时候,又会有蒙面人从旁边的密林中窜出。
此时雨越下越大,山间的泥土路越发湿滑难行,雨水打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睛。但同样,这场大雨冲刷掉了他们的脚印,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刺客们追踪他们的速度。
秦熠仅凭记忆中的舆图,再次带着众人甩开刺客,寻得一个山洞暂作躲避。
山洞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败的气味。
秦熠站在洞口,凝视着山洞外的瓢泼大雨,思考该如何摆脱刺客的追杀,尽快赶到离这里最近的涑州大营。
死一般的寂静在山洞中蔓延,孙太傅捶了捶自己的腿脚,苦笑道:“殿下,你们跑吧,老臣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跑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