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爹,”李晏修先对营帐中的旅帅们拱手行礼,才对李皓说道,“方才亲兵问儿子那些山匪可有何不妥之处,儿子只说自己没上战场,搪塞过去了。”
方廷峪派来的人不敢向李皓以及各营旅帅这些老狐狸打探消息,便想着从李晏修这个草包身上寻找突破口。然而这个草包只是来刷战绩的,连刀都没开过刃,对那些事情可以说是一问三不知。亲兵无奈,只得铩羽而归。
李皓和旅帅们对视一眼,叹了口气,这方廷峪果然有问题,就是不知道他已经做到哪一步了。
“爹。”李晏修看着父亲惆怅的脸,不知如何安慰,他不止一次听说过十八年前宫变时,父亲曾与方将军并肩作战,如今方将军明里暗里都在赶南襄军离开秧州,很明显,他对苍狄伏击秦都司一事是知情的。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我相信大宸的儿郎们。方廷峪应该没那么大本事让十万忠勇军都叛变。”
能进忠勇军的兵士大部分都是秧州一带的百姓,苍狄曾对秧州犯下累累罪行,只要有血性的秧州百姓都不会倒戈向苍狄。
就是不知道方廷峪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苍狄人杀了他的父亲和祖父,他居然还能听苍狄人的命令!
方廷峪站在忠勇军大营门前看着远处忙碌扎营的南襄军,身边亲兵轻声说:“将军,属下刚问过李晏修,南襄军似乎并未发现那些山匪是苍狄人。”
“李皓那个老狐狸,就算他发现了也不会让人看出来。”方廷峪冷哼。
“这可如何是好,”亲兵忍不住惊慌,“而且若过些时日秦熠逃往秧州……”
“计划不变。”方廷峪毫不犹豫地说。
“可……南襄军还在此处。”
“怕什么,他们才一万人,到时候就说南襄军伙同秦熠叛逃苍狄,被忠勇军尽数剿灭!”方廷峪咬牙道,虽然忠勇军大部分将士都忠于大宸,但那些低等兵士不过是一群愚民罢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第106章 风雪
休息了半日,宁玉瑶推开压在自己身上的裘皮,掀开帐篷一角,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寒意瞬间传遍全身,让她忍不住瑟缩。
她赶紧翻出件轻便的貂绒大氅穿好,走到正在炭火上烤饼的秦熠身边。
伸手戳了戳火堆边硬邦邦的水囊,云雪山脉里太过寒冷,水囊里的水已经冻成了冰块,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化开。
“喝点水。”秦熠侧身从怀中掏出一个水囊,递给宁玉瑶。
此次进山,他特地准备了好几个装满水的水囊,方才化了一个,一直贴身放着保温。
宁玉瑶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温暖的水流顺着喉咙流淌而下,她的身体也渐渐暖和起来。
她放下水囊,轻轻敲击冰洞壁上厚厚的冰层,“熠哥哥怎么还特地带这么多水进来,这满山都是冰,化开不就可以用了吗?”
秦熠拿过她手中的水囊,又贴身放在衣服里,将手中烤好的饼递给她,解释道:“云雪山脉的冰层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里面有许多脏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别用这些冰层化的水。”
宁玉瑶接过烤饼,慢慢啃着。她的目光始终好奇地看着洞壁,冰层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晶莹剔透,宛如水晶一般,完全看不出里面有什么脏东西。
突然身上一重,她转过头,秦熠又将那件厚重的熊皮斗篷披在她身上。
“好重,”宁玉瑶皱了皱鼻子,“穿着它不好走路。”
“外面太冷了,不穿会着凉,”秦熠用斗篷将她紧紧裹住,“我背着你走便是。”
宁玉瑶瘪了瘪嘴,没再反抗。
趁着她吃饼的功夫,秦熠将帐篷拆了下来,又重新收拾成了那个巨大的行囊。随后用匕首将一块毛皮裁成条状,裹在手指上,这样便能够抵御些许寒风。
全部收拾完毕,宁玉瑶也吃得差不多了,烤饼很干,噎得她眼泪汪汪,喝了好几口水才顺下去。
“再忍几天,等我们出去就好了。”秦熠无奈地拍着她的后背,冰山里面除了冰雪,什么都没有,只能将就将就了。
“没事,我们出发吧。”宁玉瑶擦掉被噎出来的眼泪,仰头对秦熠灿烂的笑容。
秦熠揉揉她的头,拿出布条蒙住她的眼睛,轻声解释:“冰面看久了会伤眼,你闭着眼睛休息。”
“好。”宁玉瑶乖乖点头。
秦熠仔细将宁玉瑶全身都用熊皮紧紧裹好,然后给她戴上斗篷上的兜帽。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才背起宁玉瑶,用绳索将她牢牢捆在自己身上。
宁玉瑶趴在他的背上,忽然发出清脆的笑声:“熠哥哥,好像到了苍狄之后,我都是被你捆着的呢。”
听到宁玉瑶的话,秦熠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眼睛上同样蒙着黑布,其他部位都用轻薄的裘皮裹住。
说话的声音从裘皮下传来,有些闷,“玉瑶你要是这么跟殿下说,殿下和国公爷能把我的手给砍了。”
宁玉瑶抓着他的后衣领,笑得花枝乱颤。
秦熠半点不受她颤动的影响,左手拎着行囊,右手握着昨晚捡来的长枪往洞外走去。
刚到洞穴口,一阵狂风呼啸而来,宁玉瑶紧贴在秦熠背上,不敢再乱动。
秦熠抬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将手中长枪的枪头用力扎进地面,以长枪为拐杖,毅然走进暴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