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白茶皇后> 第26章

第26章

  “下官派人在附近守着,公主有事就唤,不管想去哪里,说一声便可。”
  礼数做足,肖瑾转身正要离开,身后一声软软糯糯地唤。
  “跟肖大人说一声不可吗?”
  这声音,听着就像肖瑾常吃的红豆糕,软糯适口,甜而不腻。
  肖瑾不自觉回转过去,小姑娘凝着他的样子,纯挚无暇,不带一丝杂念,只有叫人难以设防的祈求。
  深宫寂寥,女人多了,总有一些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肖瑾如此品貌,自然不缺投怀送抱的女子,只是他素来正身笃行,处处当心,从来都是严词拒绝,未有丝毫动容。
  可今日,不知为何,或许是这夜色太惑人,向来谨言慎行的肖大人居然迟疑了。
  “公主若有难处,不方便直言,不若写个条子,我递给淑妃。”
  他不是好管闲事的人,但这回,他破例了。
  尧窈却是摇头:“我只想回珑璟轩,可寻不到回去的路,肖大人不愿帮我,那就不要管我。”
  本该被人千宠万宠的女子,如今却是一副雨打花落的失意样子,肖瑾动了几分恻隐之心,明知不该,仍是没能忍住。
  “公主若不嫌弃,下官就陪公主走上一段,不过也只能到前头卡口。”
  从这里到珑璟轩并不近,走回去并不现实,还是得乘轿辇。
  到了前头卡口,肖瑾再找人安排。
  尧窈想了想,朝男人笑笑:“肖大人可真是好人。”
  不说有多好。
  却比那个缠着她要,又不给她孩子的男人好多了。
  第12章 不要
  小公主这一趟出去得实在是久,且陪同宫人带回来的消息,小公主似乎有些不虞,自己回去了。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静充仪默默缩在角落里,乖觉地垂首低眉,脑子里却仍横亘着小公主说的那些话,虽然并不是十分认同,但不可否认她内心的羡慕。
  说出那样的话,需要底气,更要自信,外邦女子不受大晟律例约束,大抵就是小公主最大的勇气吧。
  席上众人心思各异,但不约而同地选择沉默,就连平日里最爱落井下石的德妃这回也难得不吭声了,只将目光往姑母身上探去,等着这位最重体统规矩的太后发话。
  果不其然,太后沉下了面容,冷哼一声:“蛮夷之邦,不堪教化。”
  寥寥一句便将东瓯公主定了论。
  不知礼数的鄙薄女人。
  皇帝依旧没什么表情,看了身旁明显动气的太后一眼,将宫人召到一边吩咐:“公主若实在不适,叫个太医过去看看。”
  虽没有直言,但也表明了态度,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又哪来那么多的礼节可讲。
  皇帝这话一出,太后又将大半怒意转了过来:“皇上就惯着吧。”
  到底有碍身份,不能说重了,但太后也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皇帝仍然沉着得很,轻描淡写道:“太后这是提醒朕,该给公主一个名分了,那么,太后认为,以公主之尊,又有慷慨解囊,救我臣民之义,许以何位合适呢。”
  这话如同一粒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湖水里,当即掀起阵阵波澜。
  德妃首先绷不住了。
  四妃尚且空了两位,皇帝真要封,不是不可能。
  先帝不就是个宠起人来不管不顾的多情种,但凡御史谏言,少不了一顿板子,今上瞧着是个明君的样子,可也难保骨子里没有继承先帝多情的血脉。
  尤其东瓯公主又是那样的容色。
  这一场席,到最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心思在吃食上,各自将善款出了,在皇帝面前讨个好,又目送皇帝和太后先行离开,然后各自收整了心情,各回各宫,继续长日漫漫,寂寂苦捱,只待那人间万事消磨尽。
  静充仪和尧窈比旁人更亲近些,想到小公主说的那些话,不禁略有担忧,想去珑璟轩看看她,可又怕德妃那边多想,要知道,德妃最忌讳她宫里的妃嫔私下往来。
  几下思量,静充仪最终也只是在心里想想,但仍叫了宫人送些补品过去,聊表心意。
  明姑收下补品,客客气气道:“我代我们殿下给娘娘道声谢了。”
  “姑姑客气了,应当的。”
  送走了宫人,明姑拎着补品进屋,就见自家小主子将皇帝送的字翻了出来,两手捏着就要撕开。
  怎奈这专门用来下圣旨的明黄布帛做工实在考究,撕了半天连个小口子都没能撕开,姑娘反倒两颊泛着红晕,轻喘上了气。
  尧窈心气也跟着上来了,四处寻剪子。
  明姑就怕她想不开,早就将剪子收了起来,把补品一搁,几步走过去,抢过尧窈手里的上等绸布,捋平了边角,一声声地叹。
  “姑娘这又是怎么了?哪里想不开,非要拿这玩意出气。”
  这玩意虽然不能卖钱,但皇帝御用的东西,贵重无比,随意损毁,那可就是以下犯上,大不敬了。
  尧窈心口仍是堵着气:“这字,一点都不好看。”
  “还有那花,也扔了,熏得我头疼。”
  皇帝人没来,前两日倒是命人送了好几捧栀子花,说是摆在屋里,给小主子添个乐趣。
  这花香是香,可就是味道太浓了,还一下放这么多,是个人闻久了都受不了。
  小主子偏还挺喜欢的,直说这花好看,明姑可没少腹诽,这皇帝实在小气得很,专捡实惠不要钱的送,就这只进不出的貔貅性子,能讨姑娘喜欢才稀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