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无故接个尚未说亲的闺阁女子入宫,打的什么主意,不是傻子都能想到。
第36章 尝鲜
皇帝到长春宫时,经常给太后诊平安脉的章太医已经诊得差不多了,见皇帝来了,赶紧起身行礼。
容渊抬手,一个字,免。
容渊并未走到床前,隔了几步距离,不近不远地看着床上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显得无比脆弱的女人。
“太后如何了?到底是何病症,发作得如此凶猛?”
太后发病,或多或少跟德妃牵扯上了干系,章太医也不敢贸然断言,只斟酌着语气,谨慎措辞:“说来也是有些复杂,这病症同太后的情绪有一定的关系,加之半夜起身急了些,造成血脉不畅,经络不通,脑中阻滞,也就有了突然发作的头晕目眩呕吐等一系列的症状。”
容渊并不想听这些他不在行的病症剖析,最关注的点在于如何救治。
他推行新政,改良税制,且想要落实到位就离不开文武百官的支持,这其中有多少是太后拉拔过来的势力,这些人看重的就是皇帝和太后之间的母慈子孝,以期和睦共赢。
皇帝和太后即便不和,那也是关起门的事,对外,是不容置喙的。
“不管是何原由,太后这病,你务必放到心上,该怎么治就怎么治,不能有丝毫怠慢。”
皇帝的态度摆在这里,章太医连连应是,弯下去的腰身就没抬起过。
一整晚就没消停过,容渊倦怠的同时,又有些口渴,他坐到了桌边,倒了杯茶水,因着性子谨慎,原本只是浅尝辄止,可抿了两口,又觉这茶有点意思,初尝寡淡,但咂摸几下,又有回甘,且越尝越发清甜,更带有一股形容不上来的香味。
宫里的贡茶,他几乎喝遍,但这一种,还是头一回尝。
容渊摩挲着光滑细腻的白玉茶盏,巴掌点大,指尖掠过杯身上的纹路,垂着眼帘,随口一问:“这茶是哪里来的?”
“回皇上,是臣女从家中带进来的,给太后尝尝鲜。”一直安静坐在床角,一声不吭的顾二小姐终于有了机会,同这位进屋后连个眼角余光都没扫向她的俊美帝王搭上了话,内心早已翻涌如潮,但又不能展现出一丝一毫,只能强行压抑下去,极力保持仪态端正,言行有度,不能在皇帝面前露了怯。
娇软的女声传到耳边,容渊这才注意到被他彻底忽视的女子,不过看过一眼,也算个美人,便没别的情绪了,单手扣着杯子,对这香茶的兴趣反倒更大。
“这茶倒是不错,你家是从何处买的?”
顾二小姐忙回:“家中一个表兄从西南那边带来的,至于具体在何处购置就不得而知了,臣女这里还有多的,皇上若是不嫌弃,臣女这就回屋去取。”
“不急,交给我身边的宫人便可。”能给皇帝献礼是臣民莫大的荣幸,容渊受之无愧。
容渊又抿了一杯,若有所思地看向顾二小姐,语气平和道:“既然太后准你进宫,你便在这里住下,陪陪太后。”
顾二小姐心头一跳,却又暗自掐着手,颇有几分为难,苦恼道:“臣女也想多陪陪太后,只是长姐那边---”
“德妃那里,你无需多虑,她自己不懂事,不敬太后,还有理了。”
皇帝这话一出,顾二小姐提着的心放下大半,更有一股喜色蔓延开来。
皇帝是个心志坚韧,难以动摇的男人,可正是这样的人,一旦宠起女人来,那也是不管不顾,神魔来了也挡不住。
东瓯公主不就是个先例。
顾二小姐不争那头名,只想搏个细水长流的将来,兴许这样不冷不热的开头,最是合宜。
翌日一早,德妃便收到了皇帝申斥的口谕,由高福传达,德妃不尊太后,口出妄言,是太后发病的诱因,自今日起,罚德妃紧闭在宫内,每日抄写经书一百遍为太后祈福,直到太后痊愈,方可解禁。
德妃被皇帝申斥过数回,已经没那么惧怕,可被禁足还是头一回,且这解禁的日期,说了跟没说一样,甚至比不说更绝望。
太后痊愈是个什么时候,到底是有了岁数的人,万一尚未痊愈,又有个别的意外来了,继续病下来,那她不得一直禁足在漱玉宫内,再无半点可能了。
深宫里头,可没多少真感情,素来都是捧高踩低的多,风光时都来巴结,一旦落魄了,那是墙倒众人推,不趁机落井下石,已经算仁义了。
德妃将殿里的摆件摔了个遍,摔完后又独坐在地上,嘤嘤哭了起来,但已经无人有心情去哄这位别的不行就脾气最大的祖宗了。
秀琴更是感慨连连:“一样米养百样人,这做人啊,还是不能太放纵,该低头的时候,抬个眼皮都要不得。”
德妃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仗着顾家有扶主的功劳,自命不凡,谁也看不上眼。
须知别人也不傻,尤其天子何等精明高傲,又岂会被一个臣子要挟。
尧窈像听别人的故事,并无太多的感触,倒是她自己有点异样,好像不太要紧,又有必要提一下。
“秀琴,我的月事带放哪里在,你帮我拿一个出来。”
秀琴的注意力顿时被转移,算了算日子,尧窈的月事很规律,就是这几日要来了。
“我这就去拿,再多做几个给夫人备着。”
尧窈却说:“不要做太多了,这回好像不多,就一点点,用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