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东苑书房里,裴述之、裴凛、苏繁鹰、江怀玉、还有薛平睿和一众幕僚都聚在一起,讨论着长安这出‘大戏’究竟唱得是什么腔调。
明面上程凤朝只杀了那些与程氏一脉牵扯较深的官员和勋贵,但难保他不会以此为借口再将西北也牵扯进来。
毕竟一座贺兰山在那儿放着,程凤朝若想坐稳自己的位置,就绝不能让晏清姝立起来。
不过,晏清姝不在乎程凤朝是否会拿西北开到,她更在乎在程凤朝斩杀了突厥使臣之后,突厥人会作何反应。
“如今突厥也不是个软柿子,咱们还是要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丢了一个贺兰山,突厥人定然会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程凤朝调走了宁夏卫,临走前还给了灵武军一个迎头痛击,确实让萧关成了一处薄弱的缺口。
若是突厥人趁势突击,平威军未必能得好果子吃。
“我倒是觉得,驻守在贺兰山的三个营可以动一动。”裴凛突然道,“贺兰山西侧,靠近北庭的地方有一片鱼儿海,那里盛产盐矿,若是能将那里占下来,再往西的居延城便也不是问题,若能将这一片与玉门关连起来,将张掖河划为内河,我们往古阳关、伊吾一带运送货物将会更加便利,对于打通丝绸之路东北段也会有好处。”
若是能将张掖河纳成内河,那么商队在古阳关时就可直通通往焉耆和高昌的水路,甚至直奔地中海,这何止是打通了东北段,这是直接连中段都打通了。
书房里寂静了半晌,一众幕僚顿时眼前一亮,若真能拿下鱼儿海和居延城,敕勒和薛延陀将与西北边界比邻,这对整个西北的发展绝对是好处大于坏处!
只是这出征总要耗费银钱,如今的平威军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苏繁鹰笑了笑,道:“银钱上的事你们不必操心,自有人在后面替你们兜着。”
于是,最后由晏清姝拍板决定,动用张掖驻军和狼川铁骑,向鱼儿海增兵。
咚咚咚——
房门被敲响,灵簌走了进来,覆在晏清姝耳畔说了两句话。
“兵器坊被烧了。”
第60章 谍
等晏清姝和裴凛赶到时, 整个兵器坊已经被烧了大半,原先准备好的弩炮车烧了近乎三分之一。
顾澜正清点人数。
“没死人,但少了个工匠。”
兵器坊用的都是自己人, 但工匠这一块确实得要从外头找, 大多都是西北本地的工匠, 还有一些是澜玉从外头找来的。
顾澜低声道:“外头的工匠都在,我刚刚细查了一下名册, 是个武威来的工匠失踪了。”
工匠失踪不是小事, 不管跟纵火有没有关系, 一名接触了弩炮的图卷的工匠若是失踪, 这背后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若是长安或者辽东的人还好,顶多是内斗, 若是突厥人……
那弩炮的杀伤力大家都是亲眼见过的, 突厥本就有顶好的骑兵, 若是再有这上好的弩炮加持, 只怕会让西北战事雪上加霜。
“红玉, 叫衡叔来!我要知道是谁推荐的这名工匠,谁跟他往来密切,我要知道是谁在背后算计我!”
自晏清姝将元衡接回来之后,就一直在筹备解语楼的事, 元衡是唯一与各方都没有牵连的‘干净’人,且眼盲心不盲,由他来做解语楼暗部的接头人是最合适不过。
明面上的解语楼由苏繁鹰管理, 她负责招揽过往客商,搜罗南北往来消息, 暗地里由元衡调教出一批能洞察人心的钉子,背下重要的信息, 只待需要时派往各地埋下暗桩。
如今兵器坊被烧,正是试一试解语楼当前实力的时候。
也验一验元衡的能力究竟如何。
*
过了四日,四月初一的一早,便有一姑娘来解语楼点了一份包子、两碗八宝粥,然后留下一百文钱,带着吃食离开了。
那一百文钱尽数落在了元衡的手中,并拼合成了一行文字。
西山乱葬岗。
元衡将此消息告知了晏清姝,很快,顾澜便带着人在乱葬岗里找到了那名工匠的尸体。
经过仵作验尸,此人已经死去两日有余,显然是幕后主使杀人灭口。
晏清姝看着名册上的记录,这名工匠是由薛平睿遴选上报的,后来通过考核进入的兵器坊。
薛平睿是否也参与其中?
她点着桌面,沉思片刻,吩咐元衡道:“劳烦衡叔排一出戏,就这么说……”
晏清姝示意元衡附耳过来,低声说了几句话。
*
最近薛平睿总是心神不宁,他总觉得兵器坊失火的事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平威王府将事情把控得很好,但那么大一间工坊失火,近郊的百姓总有几个看见的,稍一打听便能得知当日的情形。
当他知道有一名工匠失踪之后,眼皮更是狂跳,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
再加上今日借调了安化县的仵作去验尸……
“真的假的?当真是咱们大人派去的?”
“我可没说是大人派去的,只是那工匠确实是大人遴选之后送去参与考核的,现在长公主在调查此事,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要查到大人头上。”
“嘶,这么大阵仗,那工坊究竟是干什么的啊?”
“我听说,是平威军的军械库,里面放着不少攻城器械还有弓弩之类的,这一把火,八成烧毁了大半,如今突厥人虎视眈眈,边境随时都有可能开战,这个时候烧了这么一把火……啧啧,怕是有点猫腻。”
<a href="https:///tags_nan/nixiwen.html" title="逆袭文"target="_blank">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