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文子瑞招来培养的手下,让他去秘密查探淳于氏。
除了凌益和淳于氏两人,还有樊昌吐露的,肖世子偷换军械,雍王叛乱,彭坤谋反。
听的禾绾无奈摇摇头,这文帝治理能力真心不怎么样,立国也有几十载了,还有这么多谋反叛乱的。
事情要一件一件来做。
哪怕文子瑞拿着证据去找文帝,文帝也不相信和自已打天下的兄弟会谋反。
无奈之下,禾绾代表皇家,携带一千黑甲卫假扮的亲兵,前往雍王领地参加肖世子和何昭君的婚礼。
可能是禾绾是一位弱女子,哪怕传言禾绾一手双弩百发百中,也半点不将禾绾放在心上。
顶多觉得那一千亲兵有一些难搞。
但是,在自已的地盘上,还能让一千来个人翻了不成?
没错,还真的能。
大婚当日,雍王谋反,让人抓了禾绾和何昭君当人质,威胁何将军和文子瑞。
结果呢?
禾绾在一千亲兵的接应下,早带着何昭君跟她弟弟跑没影了。
乔装打扮,分散的躲在城中。
烟火响起,分散在雍王领地的黑甲卫迅速集合整队,支援何家。
不过短短几日,雍王一大家子就被抓住了。
何昭君只觉得,好似有什么遗憾随风而去,心中一松,抹去眼角的泪水,行大礼:“多谢定宁郡主相救。”
禾绾扶起何昭君,“不必客气。”
雍王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彭坤挑唆三公主和小越侯伪造假币的事情了。
第194章 三生历劫篇31
最终,小越侯被贬去看守皇陵,彭坤伏诛,三公主被文帝越妃训斥禁足待嫁。
以及,凌不疑是霍侯之子,霍无伤一事,在上朝的时候,被文子瑞揭开。
凌不疑腰腹处的虎头胎记,成为了凌不疑乃是霍无伤强有力的佐证。
以及,凌益在当年的孤城中叛变,打开城门,杀了霍侯,导致孤城惨案一事,证据确凿,容不得凌益反驳,让朝廷震怒异常。
凌不疑不是凌不疑,而是霍无伤。
那么,他揭穿凌益一事就不是大逆不道,忤逆不孝,而是忍辱负重,只为了报仇雪恨,令人称赞。
觉得霍无伤不愧是霍侯的儿子,无愧身上流淌的霍家血脉。
最终。
以太子自请废除太子之位,宣后自请废除皇后之位,太子带着妻子和宣后出宫游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徒留文帝在皇宫中,抱着越妃哭唧唧,嘴巴上骂骂咧咧的。
说东海王不孝顺,拐了他的发妻跑去游山玩水,只留下他这么一个老阿父,在深宫中孤寂难熬。
惹得越妃不耐烦的把文帝赶了出去。
不过,可能是宣后游山玩水,心情舒畅,越发光彩照人的模样让文帝也心痒难耐。
于是,文帝在禾绾和文子瑞大后的一个月,就禅位给文子瑞,带着越妃去寻宣后去了。
文子瑞虽然猝不及防的就成了皇帝,但是处理政事却十分的游刃有余,百官们也放下心了。
除了程始,心中越发的苦涩。
明明,他们程家应该是皇亲国戚,风风光光的,却……
哎!
禾绾也没有让宣后和越妃多松快多少时日。
抓着她们来帮忙,成立一所女院。专门收容孤女,教导她们读书习字。
如果有聪慧之人,便教导她们物理、数学、化学……
都是一些寻常有才华的公子们看不上的天工开物之学,却能改善百姓的生活。
如果蠢笨,学不进去,也能学一些傍身的手艺,能养家糊口,过的平常安稳。
文帝和瑞帝两位帝王,宣后、越妃、禾绾三位最重量级的女子支持,加上胶东袁氏的赞赏,这女子学院还真的开了起来。
渐渐的,女子的地位越来越高,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时间一晃而过。
如果说京都有什么奇人奇事,能惹得百姓津津有味的翻来覆去的闲谈,便有三位奇人。
其一,是皇后禾绾。
成立了女子学院,带领她们发明创作了诸多功在千秋的物品,以一已之力,提高了女子的地位。
其二,是瑞帝文子瑞。
大力支持女子学院,任免女子为官作宰,减免赋税,让百姓修身养性十载。
然后任命霍不疑霍侯领兵作战,开疆扩土,镇压周边国家。
其三,是位列三公之首的胶东袁氏袁公——袁慎,袁善见。
提出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改革方案,和瑞帝携手变革,让国家国富民强,百姓们能吃饱穿暖,攒上一些银钱。
最重要的是,袁公终生不娶。
所以,难免对袁公的私事多了几分关注和讨论,不由自主的猜测袁公为何不娶妻生子?
其中,从中窥得一二真相的百官心中苦闷。
我知道啊!
但是我不能说。
这种自已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却不敢吐露一二的百官心里憋屈极了。
同时,也十分的佩服他们的瑞帝,真真是心胸开阔,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对于觊觎自已皇后的袁公,都能委以重任。
啧啧啧……
同时,也让他们心中轻快几分,只要自已真的有真才实学,又不做什么大逆不道的谋反之事,项上人头十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