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播音社社长是她的高中直系学姐,今年读大三,在语言学院学中文,叫方瑜。
  姜酝加快脚步,抓着手机回了句“马上到”。
  播音社把新成员欢迎会定在了今天,学姐问她到哪里,看来是那边的人差不多到齐了。
  好在艺术楼离姜酝的寝室楼近,姜酝在楼下看到了等她的方瑜。
  “姜酝,这里!”
  方瑜朝姜酝挥挥手,把手里的早餐递给她。
  “谢谢学姐。”
  姜酝接过,袋子里是她喜欢的麻圆和豆浆,近两年没见,学姐还记得她的喜好。
  “我们快上去吧,大家都到了。”方瑜抬手想去揉姜酝的脑袋,却突然意识到姜酝已不是当年那个十五六岁的小孩了,她默默收回手。
  但姜酝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先喝豆浆,她咬着吸管走进电梯,被方瑜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你眼睛怎么那么红?”方瑜疑惑开口。
  “通宵的原因吧。”姜酝闻言眨了眨眼,“学姐你别露出这种表情,我可不是看书看的。”
  电梯门应声打开,方瑜先抬步走出来,她笑起来:“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无非就是要说“现在大学了不要把自己绷得那么紧”、“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别和高中一样埋头读书要多多社交多出去玩”这些话。
  姜酝老早在手机里都听腻了。
  “你本来就是学医的,有些东西就不用我叮嘱你了。”方瑜伸出手指点了点姜酝的脑袋。
  艺术楼里热闹得很,方瑜领着姜酝穿过三楼长廊,来到一间公共教室门口。
  教室的门关着,但遮不住里面传来的谈笑声。
  “我提前和你说一下。”方瑜捏住门把手,说话时身体微微后倾,她压低声音,和姜酝说,“桌子中间的那个蓝莓蛋挞很好吃,你一会可以顺几个回去。”
  “……”
  姜酝支起耳朵,以为会听到什么不得了的消息,没想到方瑜说的是蛋挞,她没忍住乐了。
  她才要开口说方瑜莫名其妙,身后突然压下来一片阴影。
  廊道上本就闷热,来人挡住了周遭流通的空气。
  姜酝回头的同时,听见方瑜“啊”了一声。
  “你来了。”方瑜转动门把手,朝姜酝身后的人摆了摆手,“那正好,你们俩一起进来吧。”
  姜酝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方时。
  他正站在她的面前,眉目间含着笑。
  廊道上的阳光不偏不倚地落在二人之间的地面上,姜酝一时有些怔愣。
  她和方时对视了几秒,见他的目光缓缓上移,看向了前面的方瑜。
  “姐。”
  姜酝嘴角猛地一抽,不可置信地捏扁了手里的麻圆。
  等等,他在叫谁姐?
  第06章 day6 /
  公共教室的前排位置上分散坐着十几个人,方瑜简洁明了地自我介绍完毕,又用几张ppt把播音社的大概讲了讲,大家抬手鼓掌,她就退下来,让大一的新成员上去随便说几句。
  这次播音社招新的人数很少,总共也不超过十个人,传媒专业的学生自告奋勇走在第一个,接过了方瑜手里的话筒。
  热闹的气氛一向是飘摇思绪最好的遮掩,姜酝坐在第三排的角落里,两眼放空,一下一下捏着手里的空纸杯子。
  她的脑子里此时全是方时刚才叫的那一声“姐”,愣神的间隙里又想起昨晚章怡冉在阳台和她说的话。
  “方时吃不了辣,他是淮州人。”
  她也是淮州人,方瑜也是。
  周遭又响起掌声,台上的女同学鞠躬,踩着轻快的步伐跑下来,姜酝跟着拍手,一旁的座位动了动,她微微侧眸,看见方时走上台去。
  他刚才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她身边,半句话也没有和她说,他任凭姜酝在诸多问题里疑惑,仿佛一切与他都无干系。
  仔细说来,的确毫无关系。
  姜酝觉得方时熟悉,但先前问他,他说“不”。
  她妄图在脑海中搜寻有关方时的点滴,可是怎么竭力去想,记忆也只停留在二食堂的初见——他那双让人看不透的眼睛。
  “上面那个是大一学弟?长得好帅啊。”
  “而且身材也超好!看起来至少185!”
  “你们都收收口水吧,这种长相的男的成绩能好到哪里去,指不定是吊车尾上的a大,身边肯定也是女的一抓一大把咯。”
  姜酝在身后窸窸窣窣的讨论声里回过神,有男生酸溜溜地说了几句,姜酝听得皱眉,她望向台上的人。
  曦光渐盛,此刻已经攀上树梢,透过百叶窗斜落在讲台上。
  方时恰好站在阳光里,头顶被笼上一层淡淡的光晕,原本乌黑的头发在光下显出了不真实的暖黄。
  他身形修长,立得沉稳,眉宇间却又带着一抹18岁少年独有的、未曾散尽的张扬意气。
  “啊!他是法学专业的,喂高纪,法学专业最差的也比你专业水平高吧!”
  “就是,刚刚还看不起别人呢,怎么不说话了?”
  ……
  姜酝静静地听着后排的学哥学姐讨论方时,脑子里东想西想没个定数,转眸蓦然对上方时看过来的眼。
  双方皆是一愣,姜酝没注意到方时悄然握紧话筒的手,在莫名的慌乱中朝他笑了笑。
  方时两句话仓促收了尾,耳根因为台下少女的笑而悄然热腾起来。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