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那种笨重的洗衣机洗完衣服还得徒手拧干拿去晾,但就算这样,也不是百姓能用得上的。
  估计得到80年初左右那种适合百姓的洗衣机才会面试。还记得曾经看过的老小品上演过,有单缸,有双缸。
  一个装米,一个装面……
  虽然没有洗衣机,可是电冰箱有了。嫩绿色的电冰箱也很小巧,个头不高,双开门。上层小小的冷冻层,下层是冷藏室。
  但一个冰箱要几千块,能买一套房了。
  不过这里毕竟是燕城,虽然大部分人工资都在二十多三十多,可是也有有钱人。至少他就看见几个人围着唯一的那台展示的电冰箱打转,还时不时询问售货员什么。
  看售货员的态度,这几个人应该有点儿东西。
  转了一圈,那台电冰箱果然被买走了。
  三楼除了小家电,还有自行车。也不知道为啥会把自行车放在三楼这么高的地方,可能是因为物品贵重怕磕碰?县里的自行车也是放在二楼的。
  目前自行车常见的牌子就是永久,飞鸽,还有凤凰牌。永久据说是大牌子,基本上来就被人抢空。飞鸽和凤凰还有,二八大扛的黑色自行车擦的亮闪闪的停在那里,看上去老威风了。
  白若晴终于抢到了想要的那款风扇,台式的,风力很足。她美滋滋的扛着电扇,儿子拎着俩台灯。老太太甩着手跟在后面,左看右看的架势,仿佛是怕有人上来抢。
  下楼梯的时候没人,白清霖顺手就把东西都塞进了空间。
  二楼是各种布料鞋子衣服,这下连老太太都来了精神,胳膊一甩就冲了上去。
  枕巾花样不错,来一对!
  这个床单子看着还行,挺结实的。买两张!
  这批布还可以啊,是去年夏天流行的的确良小花布,可巧她外孙会设计衣裳,买买买,买点儿回去设计设计,弄几条裙子衬衣啥的穿穿。
  大衣也上新了?为民服装厂的?买……
  “别买别买,买点儿料子回去我给你们做!”白清霖可不想自家人被坑,一件大衣一百多块钱呢!买料子才二十来的,不能花这个冤枉钱!
  那就买料子,羊毛料哔叽布都扯上点儿,家里姥姥姥爷都是领导,布料票也多,能多买就多买,错过这个村就赶不上这个店了!
  这是一场女人们的战争,白清霖挤了两下愣是没有挤进去,还不知道被谁摸了屁股占了便宜。
  吓得他只敢站在外围,像个委屈的羊羔子。
  两位女士大获全胜,扛着一堆布料仿佛打仗凯旋的英雄。
  买了布料再去买扣子,买针线,买皮筋儿。
  这一天下来,差点儿给白清霖累的厥过去,他觉得这逛街咋比种地还累呢?以前和自己的小g蜜逛街也没这么累过啊。
  哦,之前至少还能边逛边吃边找地方自拍休息呢。这里全程激战,热火朝天,连个休息的椅子都没有。
  对男士来说,及其不友好。
  “明天供销社会来一批鸡蛋!哦,我忘了,咱家现在不需要买鸡蛋了。嗯……肉啊菜啊什么的都有是吧?那就买豆腐!再买点儿豆油,豆油没有吧?”白若晴同志兴奋的脸蛋子通红,那叫一个容光焕发。
  “豆油得买,豆腐也得买。之前那些海鲜什么的我瞅着还有剩,但是没海带是吧?得买点儿海带。”白姥姥理顺了头发,仿佛年轻了十八岁,“头花要不要买?给燕飞买几个头花?对了今年那三个小子都带着家里人回来过年,难得热闹一次,我算算几个丫头几个小子啊……”
  “头花用布头就能做了,比卖的好看。”白清霖主打一个省钱,他看白若晴女士和于鹤鸣女士两位花钱这个架势,吓的心惊肉跳。
  “那小子又带不了头花!”于鹤鸣女士觉得不能委屈了小子们。
  “不是有帆布吗?我给他们做几个新的包,书包。书包总比外面买的好,还结实。”白清霖实在受不了了,“回家吧,啊?我看真的买够了,赶紧回家,我这腿都要断啦!”
  “明天小年儿,得扫房子。”于鹤鸣女士又开始找活儿了。
  过了小年,那基本上就已经进入了过年的里程之内。
  扫房子这活儿用不到白清霖,白若晴让李长松把缝纫机收拾出来,该擦干净的擦干净,该上油的上油。
  先看着自己儿子拿大剪刀咔咔咔的裁剪,看了半天也没学会,被自己老娘喊着用布包了头发,扫房子去了。
  缝纫机一天都没停下,几乎冒出火星子来了。
  白清霖赶在大年之前,把买的布,家里囤的布都做成了新衣裳,基本上每人都能分一件,多了没有。
  还用花布头做了二十多个头花,又弄了帆布做了七八个双层加内胆的书包。
  这些天家里人也都没歇着,发面蒸馒头,炸丸子,炸肉,炸各种小零嘴。杀猪宰羊这个事儿没有陆向阳帮忙,只能等几个儿子回来才能进行了,不过杀了十来只鸡冻了起来,一部分自家炖了吃,一部分拿去送礼。
  白清霖从没一口气做过这么多衣裳,现在看见缝纫机就想吐。
  一大早被亲妈从被窝里拽出来按在缝纫机前面,这是一种什么经验?他在乡下都没有这种待遇!
  而且亲妈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儿子突然学会缝纫衣服有什么奇怪的,按照她的话来说,虽然读书不咋地,但是脑袋瓜子聪明,什么都一学就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