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至于二环内买的院子,家具早就置备齐全了。
  可能是知道白清霖喜欢老式的东西,里面家具也是四人倒台之后,白家老两口和宋爷爷去各个回收站精心挑回来的好东西,还都能配上套。
  不像是白清霖,一看是红木的,管它能不能配套都拉回去。就算坏了也没事。
  “大不了以后车珠子。”白清霖呲着个大牙,笑的满脸开花。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些老物品还都被人所忌讳,轻易不敢放在家里。但是再过几年彻底开放,就都知道是好东西了,那时候有专门识货的去各回收站和村里搜罗,转手就能卖高价。
  等开始报道,这边房子也都收拾好了。
  堂姐夫表示家里陆向阳的堂叔堂婶和堂姐加俩孩子,年后可能过来住上一段时间。回头堂叔堂婶回村,堂姐就留下来照顾孩子,也能照顾他。
  这倒是个喜事,陆向阳确实希望堂姐过来盯着,毕竟大学里都是女才子,指不定他堂姐夫就动摇了呢。这种事村里又不是没有,高考一开,好多嫁娶知青的人家都在吵架。知青们想去读大学,村里不让,就是怕他们跑了。
  白清霖心说这也挡不住啊,等知青开始回城,那些没有领结婚证的知青拼了命都要跑回来。
  当年有个连续剧就是讲的这个事儿,叫啥孔雀东南飞。城里一个家,村里一个家,小孩没爸爸。
  因为陆金柱一直没有领到通知书,白清霖跟陆向阳都觉得应该是寄丢了。这个年代通讯没有那么发达,信件寄丢也是常见的事。有的时候是邮包泡了水,一整包的信都看不清地址,也就成了废弃信件。
  可是几个人站在师范大学招生处一问,就傻眼了。
  “啥玩意?陆新阳已经报道了?”
  招生处老师给他们看手里登记的资料,“你们看,陆新阳,78界新生,数学专业的。昨天人家长就把人送来了。”
  昨天是报道第一天,人特别多,几个人就都没去报道。今天打算先送陆金柱,反正报道时间有一个月那么长的,其他人也就不着急了。
  没想到,这个名额竟然被人占了。
  “老师,我是陆新阳哥哥,我叫陆向阳,燕北大学新生。”陆向阳先对老师表明了身份,“这是我弟弟陆新阳,这是我们大队和镇上公社开的证明。之前因为一直收不到通知书,我家里人打电话问了好几遍,这边说是那介绍信开证明就能入学,到时候再补通知书的。”
  “哟,你是燕北大学的?”原本招生办老师还有些不耐烦呢,一听是燕北的学生,顿时来了兴趣,“行啊,哥俩都上大学了。”
  陆向阳笑道,“我和我堂姐夫,还有我朋友我们三个,都是燕北大学的新生,因为我弟弟通知书一直没收到,所以就先来给我弟弟报名了。没想到竟然有人报上这个名了,老师能帮忙查查吗?这到底是咋回事?”
  招生办老师一听,也觉得诧异,“稍等啊,我去问问。”
  这边邮寄通知书都是有记录的,登记也会有记录。报上名的陆新阳是登记的通知书,但是他们值班老师也证明接到过陆新阳家里人电话,说通知书没收到。
  这些记录都能找到,招生办的老师脸刷的就黑了。
  明摆着,有人冒名顶替!
  “这些人咋想的?现在上大学不都登报纸了吗?怎么还有人敢冒名顶替!”
  一开始这些老师还觉得报社找事儿,考个大学至于都登报吗?这是要炫耀?以前上大学可都没有登报的,人家就不能上了?
  可是后来报社的说是怕冒名顶替的,这样注销来大家心里都有点数,老师们还觉得好笑,大学有什么好冒名顶替的?假的来了能比真的学得好?
  其实这个年代,对这种事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感触,总觉得既然能考上大学,那就是国家干部,是人中龙凤,天之骄子,谁敢顶替啊。
  没想到,这就查出来了一个。
  “我找人去看看,那个假的在不在宿舍里。在的话喊过来。”招生老师全程黑着脸,他找了个校职工让人骑自行车去宿舍里找那个叫陆新阳的新生,然后安排这边几个人去会议室稍微等一下。
  很快,那个假陆新阳来了,长得白白净净,衣兜里还插了跟钢笔,很有学生范儿。他身后还跟着两位家长,因为刚开始报名,宿舍住不满,会有一些接送孩子的家长在里面住几天。
  “这是谁啊?”陆金柱完全不认识,“不是县里高中的。”
  高中就那么几个人,几年下来他连看大门大爷几个孙子长什么样都能认出来,但是压根不认识这个人。
  招生老师看着假陆新阳,问:“你是陆新阳?当时我只看了你的通知书,介绍信什么的没看。介绍信呢?”
  假陆新阳一愣,转头看他爹。
  他爹连忙从兜里拿出介绍信,“老师您看,这是县里开的介绍信。”
  “陆新阳不是什么红星公社第五大队的吗?怎么县里开的介绍信?”招生老师看出不对劲儿了。
  “是这样的,考试之前我儿子找了个工作,粮食关系就转到县里了,所以就是县里开的介绍信。”那个假陆新阳爸爸穿的笔挺的干部服,瞅着也文质彬彬的。
  招生老师笑了,道:“可真凑巧了,今天又来了个陆新阳报道,我介绍你俩认识认识?”
  假陆新阳脸色立马变了,看着自己爸爸的眼神有些着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