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小红娘(美食)> 小红娘(美食) 第103节

小红娘(美食) 第103节

  第50章
  十一月初三,搬家的好日子。
  苏家正式收拾房子,争取在十二月中旬前搬进去。
  因为今年过年,他们准备回老家肃河村过,毕竟搬了新家,要回去跟苏奶奶说一声。
  而且这些年太忙,基本都没回去,年后苏娘子跟苏家兄妹还可以晚回来一段时间,等到店面扩建完成,再回京城也不迟。
  这么一算,那就必须在回老家之前把新家收拾好。
  苏茵茵在里面挑起大梁,虽然不需要她搬东西,但家里的物件都有她记下,不至于搬家太混乱。
  邻居孙东俊也过来帮忙,窦玉凤姐姐,还有哥哥的同窗,以及爹爹同僚小辈,有空的都会过来搭把手。
  甚至郭展都带人来过。
  但郭展被婉言谢绝,多拒绝几次,他也就没出现,但每次都唉声叹气的,惹得苏茵茵难免有点心虚?
  不搬家就算了,一搬家发现,家里东西怎么那样多。
  单是自己的东西,感觉都要搬好几天。
  苏茵茵把屋子里零零散散的东西收拾好,需要封存的,还要用的,以及平时记的账目跟写下来的食谱等等。
  等到东西全都规整好搬过去,已经是寒冬腊月。
  家里热热闹闹请了周围邻居朋友吃了顿暖房饭,继续马不停蹄收拾回老家的东西。
  除了苏指挥使年后初六就要回来之外,其他三人要住两个月左右,收拾的东西不少。
  再加上过年给苏奶奶以及亲戚准备的节礼,装了满满三车东西,终于可以出发。
  苏娘子拉着女儿的手,看向自家店铺,感慨道:“等我们再回来,这间小店就要变成两层了。”
  这让她难免想到许多年前,自己挎着小竹篮,抱着女儿去卖清糖饼。
  十几年过去,女儿长大了,店面也越来越大。
  “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苏茵茵肯定道。
  跟邻居告别,苏家四口坐上马车,直接回乡。
  苏茵茵对老家并不算陌生,一年之中至少要回去两次。
  苏显更是如此,他是家中长子,年长些之后,回去次数更多了。
  可回老家过年,还是头一回,难免有些激动。
  “姨婆家说,已经帮咱们检查过房顶跟门窗,该补的地方都补了,就是长时间不住人,需要多烧点炭火。”苏显道,“还有灶台也冷,要多烧烧。”
  这些都是小事,苏茵茵又问道:“哥,你是不是要给他们讲课啊,我听说村里小孩都想让你教教读书。”
  近些年万龙国大力推广科举,便是肃河村不少小孩都在考秀才。
  哥哥这个真秀才回乡,估计要给他们辅导功课。
  “嗯,有几家年后就要考试,所以让我帮帮忙。”
  苏茵茵点头:“那我帮哥哥磨墨!”
  说着,苏茵茵打开车窗看了眼,外面的雪真厚啊。
  刚感慨两句,苏茵茵目光一顿,不远处马上的人很眼熟。
  那人朝她挥挥手,显然认识,她没认错。
  一段时间没见,他是不是瘦了?
  也高了。
  苏茵茵放下车帘,捂了捂耳朵,好冷的天气,赶紧回老家吧。
  窝在娘亲怀里,苏茵茵一觉睡到回老家。
  肃河村,除了必要的道路之外,其他地方堆满积雪。
  亲戚家的叔婶早早在村口等着,见他们过来,大声道:“回来了,一路上冷不冷啊。”
  “饿不饿,家里备好饭菜了,等你们开饭呢。”
  “苏奶奶可高兴了,换了你们给她买的新衣服,正等着呢。”
  终于到了家里,一家四口先去看苏奶奶。
  之前过年,苏奶奶都是在妹妹家过,今年提前挪到二儿子家中,穿了喜气的衣服等着他们。
  苏茵茵进门先喊了句奶奶,然后看到旁边坐着的一家八口。
  大伯一家也回来了。
  这样巧?
  “你们回来了,还以为你们买了宅子,会在新房子过年啊。”大伯娘刚开口,被大伯瞪了一眼。
  苏指挥使跟苏娘子根本不理他们,先跟苏奶奶问好,随后入席吃饭。
  大伯一家在,肯定也要一起。
  但出乎苏茵茵意料的是,他们两个除了刚开始夹枪带棒之外,更多时候老实的厉害。
  苏茵茵偷偷跟哥哥道:“肯定有阴谋。”
  苏显笑着给妹妹夹菜:“你猜到了。”
  “蛋糕秘方呗。”苏家兄妹抬抬眼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面上只当什么都不知晓。
  大伯家最小的女儿今年十七,苏茵茵应该喊三姐,三姐笑着道:“茵茵妹妹吃肉,听说你最喜欢吃肉了。”
  “是啊,我还喜欢吃鸡腿。”苏茵茵大大方方道,“你们不喜欢吃吗。”
  众人忍笑。
  谁会不喜欢吃肉吃鸡腿啊。
  苏三姐咬咬牙,把鸡腿夹给苏茵茵:“我娘早上专门给你们杀的鸡,快吃吧。”
  “那不是还有一个吗。”苏茵茵又道。
  还要?
  桌子上一群人大眼瞪小眼。
  除了姨婆,还有姨婆家来陪客的叔婶之外,其他都是苏奶奶家的人。
  苏家大房一家八口,除了大伯大伯娘之外。
  还有他家老大儿子一家三口。
  儿子夫妻俩。
  小女儿苏三姐。
  剩下就是苏家二房四口人。
  而桌上只有两个鸡腿。
  苏茵茵一个不够,还要第二个。
  苏老大的媳妇刚要张口,被婆婆瞪回去,还真把鸡腿给了苏茵茵。
  这也行?
  看来对方有备而来啊。
  苏茵茵笑眯眯地,把鸡腿给了苏奶奶跟姨婆两位长辈,半点没落口舌。
  回家第一顿饭,便吃的风起云涌。
  看来对方来者不善。
  苏茵茵倒也不是故意如此,一个是试探,二是知道当年娘亲在老家时怎么被大房欺负的。
  不报这个仇,她还是娘亲的女儿吗。
  所以不管苏三姐怎么跟她套近乎,苏茵茵坚决跟着哥哥一起,哥哥教村里小孩读书,她就跟着整理书籍,研磨墨水。
  总之少说话少交流。
  倒是她爹先打听来消息。
  大房今年特意回来,是准备请苏奶奶教两个孙媳妇,以及苏三姐做点心。
  也有人说,为什么不让大伯娘教,他们在家里多方便。
  这点苏娘子知道一点:“她觉得婆婆藏私了,万一有她没学过的东西,那不就吃亏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
  反正跟他关系不大,苏茵茵继续跟哥哥一起看书。
  村里明年参加童试的,一共四个人。
  最小的十四,最大的十八,都是读书的好年纪。
  可苏茵茵听着,感觉他们应该都考不上?
  苏显惊讶道:“为什么这么说?”
  “书背的不算好,解意也一般啊。”苏茵茵看着他们给哥哥教的试卷,“看,这都是明显的错误。”
  哥哥反而笑:“是妹妹水平高,他们这种已经不错了。”
  这样吗?
  苏显一直知道妹妹厉害,却还未让妹妹写过考题,这会干脆道:“这题妹妹写的话,会如何作答?”
  反正闲着无聊,苏茵茵还真的写了篇文章出来。
  过了片刻,苏显感叹道:“妹妹要能科举,必然早就考中秀才了。”
  “哥,你看我是你妹妹才这么说的吧。”
  苏显笑:“怎么可能。”
  别说他了,跟着一起读书的几个人,基本都发现,茵茵妹妹比他们还要厉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