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校园言情>超神级学霸> 超神级学霸 第211节

超神级学霸 第211节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爱德华·威腾终于放下了手中乔泽的论文。
  窗外天已经微微亮了起来,说好了不熬夜,但他还是没忍住在最后这天破了戒。
  但其实凌晨他还是睡了一会的。
  经过了近两周时间的审慎阅读跟验证,他基本已经能确定乔泽的论文是对的,甚至可以说很完美。
  他突然很想发一封邮件恭喜乔泽。
  但却突然发现,他并没有乔泽的邮箱。
  一直以来似乎都是洛特·杜根那个年轻人在跟乔泽联系。
  哦,好像还有研究院里的丹尼尔。
  那个骄傲到一塌糊涂的家伙。
  不过他只要打开《数学年刊》的官网首页,找到乔泽的论文,就能找到通讯邮箱。
  但正他打算如此操作的时候,又改了主意。
  还是算了。
  反正他是最晚给出结果的。
  换句话说,只要他同意发表,乔泽这篇论文就能在《数学年刊》上面对更广泛数学家的考验了。
  爱德华·威腾甚至怀疑洛特·杜根已经提前让编辑对论文进行了最后的排版跟校对。
  网络时代,甚至不需要去等纸质版的排版印刷流程。
  这种足以改变科学史进程的论文,完全可以通过电子版率先发布。
  那个时候再跟乔泽进行探讨,其实更好一些。
  于是按部就班的通过审稿系统给《数学年刊》点了同意发布的回函后,又给洛特·杜根私人发了一封邮件。
  做完这一切后,爱德华·威腾便打算回家好好睡一觉。
  为确定乔泽的这篇问题没有任何问题,刚刚过去的这一周,他每天平均睡眠不足5小时。
  但当他回到家,洗了个澡,躺到床上时却发现依然难以入眠。
  明明身体已经颇为疲惫,但精神却又极为旺盛,闭上眼睛,就不由自主的想到论文上的那些关键公式。
  “哎……”
  这位德高望重的数学物理学家在心底叹了口气,最终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心里也在此时划过一丝愤懑的情绪。
  哈,他终究是还是激动到睡不着了。
  但可惜的是,论文作者在遥远的东半球。
  想到这里,爱德华·威腾突然觉得今天这种时候其实不应该是他失眠,或者说不应该只有他失眠。
  算算时间,这个时候华夏已经是夜里了,再有两、三个小时就到了正常人该休息的时候。
  于是从床上爬了起来的爱德华·威腾开始翻起了通讯录,他决定把这个好消息跟一些在华夏的朋友分享,让他们也提前感受下那种喜悦。
  毕竟论文作者是华夏人嘛。
  他们大概会更高兴吧。
  巧的是,爱德华·威腾有不少华夏同行的号码,他身上还挂着华夏科学院大学荣誉博士的头衔,而且九年前他曾受邀远赴华夏京城华清大学参加了“希格斯玻色子发现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去”的学术主题讨论。
  很快他便找到了一个电话,然后直接拨了出去。
  “嗨,罗,最近在忙些什么?”
  “你好,威腾教授,还能忙些什么,哎,之前我发过邮件跟你探讨过的那个问题,没什么进展。对了,你怎么会想到给我打电话?”
  “有个好消息,罗,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有人给出了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证明。我花费了整整两周去验证他的证明过程,毫无疑问,他是正确的。人类探索宇宙微观奥秘的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啊?还有这种事?又是哪位大师的成果?”
  “哈哈,论文近期就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到时候你也就知道了。你知道的,虽然稿件我已经审核完了,也知道了作者是谁,但在论文正式发布前,还是不方便告诉你。”
  “威腾教授,华夏有句古话,说话可不能只说一半。不能告诉我作者是谁,大概范围总能说一下吧?普林斯顿的教授?”
  “哈哈,罗,你猜我为什么会专门给你打电话?”
  听了这句话,对面明显愣了愣,半晌才开口道:“别开玩笑……威腾教授,你的意思该不能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我们华夏的高级教授?”
  “是不是教授我不知道,毕竟听洛特说他很年轻,今年才十九岁,但的确是华夏人。好了,罗,总之这是一个好消息,我觉得应该提前跟你分享。”
  “十九岁?是他!”
  “哈哈……我不知道你说的是谁。就这样了,我也该休息了。”
  玩心大起的爱德华·威腾,连续拨打了三个电话后,终于感觉到一丝困意升腾了起来,这才满足的重新钻进了被子里。
  这下应该能睡着了。
  ……
  华夏,豆豆网友们对于豆豆突然化身劳模这件事,抱有了极大热情。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博主,从登陆微博到现在就只发布了两条微博,多少是有些不够敬业了。
  对于无数吃瓜群众而言,人工智能的日常还是很能吸引人的话题。
  然而豆豆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怼人的。
  跟苹果直接对线了一波,把苹果闹得灰头土脸,甚至传出要换帅的传闻之后,就不发微博了。
  直接导致两条微博的评论区都快不够用了。
  太多了,发出去之后想在豆豆的评论区找到自己的评论几乎已经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谁能想到豆豆突然一下就蹦出了十三条微博。
  再次无视了微博的日发限制。
  于是#豆豆又发微博了#瞬间便冲上了热搜榜第一。
  由此便能看出豆豆的粉丝有多强力。
  当无数人开始涌入微博的时候,立刻引发了无数的骚话。
  “艹,豆豆你变了,变得我高攀不起了!请问这些图片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真的,不夸张,我看奥数题都没这么懵。毕竟那些题目虽然连起来我不太熟,但每个字跟符号我都认识,而今天,我的朋友,这些图片我只最多只认识一半的字!”
  “豆豆,讲真,你可能高估了你的粉丝们的文化水平。这大概只有985的同学才能看懂吧?”
  “985加211双一流全日制工科专业在读冒个泡,讲真,同看不懂。这估计得请教授们来给大家解读。”
  “我艹!竟然是杰青项目大揭秘?豆豆你好勇啊!@央媒新闻@燕北大学@华清大学@华科院之声@华夏科学院大学@锐科技……你们的大活来了!我快笑死了!”
  ……
  当然对于这些热情的评论,豆豆依然发挥了他不俗的实力,每条评论都会很敬业的给出回应。
  “豆豆从没变过,一直都是如此强大。如果你觉得豆豆变了,明明应该检讨在我休息的这二十三天里,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天天向上?(傲娇脸)”
  “嘿嘿,看不懂可以请教我呀。哪个符号不懂我直接要在评论区指出来,我可以帮你解答哦。(快夸我聪明)”
  “自信点,985的同学肯定看得懂!因为这些都是我的主人撰写的,而且他就是985的同学哦!(我只悄悄告诉你)”
  “咦?这位双一流在读的同学,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其实上了个假的双一流?(仰头大笑)”
  “豆豆一直都是如此勇的!你们不就是爱我总是孤身走暗巷么?(藐视一切)”
  ……
  如果说微博上是普通吃瓜群众的狂欢,那么当无数乐子人开始@那些官方号,并成功引起了学界注意的时候,仅仅几个教授去瞅上几眼,整个华夏学界便瞬间沸腾了。
  传播速度之快,甚至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对这件事的关注。
  毫不夸张的说,当第一位教授在学生的提醒下注意到豆豆的微博后,学界上到院士,下到各个高校跟研究院的教授们、研究员们,电话就没停过。
  一个个的微信群更是热闹起来。
  连许多国内数理圈会议临时组的群,许久都没人冒泡了,今天也突然热闹起来。
  “事大了,快看西林工大整出来的那个豆豆的微博,就是乔泽弄的那个。”
  “这……老马在吗?我记得老马是在群里吧?@马利群,你赶紧去看看,第一条微博就是关于非局部nirenberg问题的解决方案,你去看看是不是跟你的思路不谋而合了。”
  “???!!!”六个标点符号足以表达被@出的当事人此时那纠结的心情。
  “哈哈,把老马都给整懵了吧?不过别慌,起码你的课题人家点评还是有点意义的,你再去看看第七条微博,直接通过数学方法把双旦的老徐提交的项目贬得一无是处。这样是不是心里好受多了?”
  “!!!”
  “这该不能都是乔泽搞出来的事吧?”
  “不是……你们都不觉得有问题吗?十多个课题,全部挨个点评,甚至给出思路……先抛开这是发什么疯不谈,但还是太夸张了吧?”
  “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工智能已经不止是能分析论文了,甚至进化到可以解决数学问题了?”
  “不可能!这太夸张了!因果解耦就算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通晓数学定理!”
  “你难道就不觉得如果这是乔泽一个人总结出来的就更夸张了?人的智力总该是有个上限吧?”
  “疯了,这下真的都要疯了!”
  “话说这到底为了啥?年少轻狂我能理解,但也不至于这样吧?西林工大也不管管?”
  “为啥还用说?质疑小李的微博还挂在网上呢!至于西林工大……呵,如果是你们家有这样逆天的学生,你敢说句重话?天下之大,乔泽哪里不能去得?”
  “……”
  “呵……总会有人管的,不信等着看吧。”
  ……
  “各位,各位,先停一下,普林斯顿研究院传来重磅消息,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确定被证明了,已经通过五位重量级审稿人的审核,全票通过,其中一位审稿人是爱德华·威腾。论文近期就会在《数学年刊》上发布。重点是论文作者是华夏人,今年十九岁。”
  群里瞬间安静下来。
  半晌才有人冒头:“哪来的消息?你能确定吗?@南风。”
  “百分之百确定,爱德华·威腾亲自给华科院跟燕北大学好几位院士打了电话,亲口说的。消息应该马上就要传出去了。你们应该也马上能收到消息了。对了,杨老都已经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据说正在跟他普林斯顿研究院的老朋友通电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