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57节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57节

  刘炳坤咂舌称赞,又说:“等我攒够钱也这么造,比老房子舒坦,就我家那房子前后都搭在一起,一点声响就能听见。”
  “行啊,反正他们都学会了,你直接找他们造就是。”赵梦成不介意其他人跟着学。
  吃了一顿热锅饭,村人们这才意犹未尽慢慢散了。
  刘炳坤留到最后没走。
  赵梦成打发孩子去洗碗:“有事儿?”
  刘炳坤笑了笑:“还不就是赋税那事儿,往年秋收一过上头就急急忙忙的下来收税,生怕老百姓逃了,今年咋还没来?”
  赵梦成也不知道原因,最近因为修筑房子的事情,他已经很久没去镇上了。
  刘炳坤又说:“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谣言,说皇帝老子知道咱们受灾了要免税,今年都不用交税了。”
  这话赵梦成是一个字都不信。
  大周的皇帝要有这么体恤百姓,就不会走到一朝覆灭的境地。
  “这话你信吗?”赵梦成问。
  刘炳坤摇头:“我不信,我爹也不信,但挡不住有人自作聪明相信,再这么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卖粮食。”
  “哥,我知道你不爱管事儿,但咱总不能看着大家伙钻火坑,到时候他们没饭吃求上门也麻烦。”
  “我爹的意思是你跟衙门关系好,想求你去衙门打听打听到底咋回事。”
  这事儿赵梦成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刘炳坤一块儿出门,一路就到了县衙。
  衙役还记得他,热情的招呼:“赵兄,你咋有空过来,莫不是又遇上事儿了?”
  “你就不能盼着我的点好。”赵梦成笑着打哈哈,又把手中的东西递给他,“自己做的豆皮豆干,不值钱,带回去尝个鲜。”
  衙役笑着收下了:“这不是好久没见你了,听大虎说你最近都没来镇上。”
  还特意压低声音:“不必怕万家寻仇,他们灰溜溜走人了,阖家搬到丰州府去喽。”
  赵梦成早已从曹大口中得知此事,笑着说:“多谢提醒。”
  “不过我今天过来是想求见黄大人,前几回他说我写的字虽好,但少了几分力道,最近我在家勤学苦练,想让大人指点一二。”
  衙役摇头:“那你可来的不巧,黄大人又去丰州府了。”
  赵梦成有些惊讶,前头黄大人刚从丰州回来,没过几日怎么又去了,实在是有些突兀。
  “这都快要到年底了,黄大人公务还如此繁忙?”
  衙役只说:“上头的事情我们哪儿知道,但黄大人走的时候脸色不好。”
  赵梦成拉着他到了一边,偷偷塞过去一小块银子:“不瞒你说,往年这时候早该下乡收税了,今年却迟迟不来,乡亲们心中没底才让我来问问。”
  衙役收了银子,也跟他说实话:“隐约听说黄大人往上递折子想减免百姓今年的税收,后头却没音信了,其他的我也实在不知道。”
  赵梦成眼神一动,暗道黄大人几次三番的往丰州府跑,为的可能就是这事儿。
  “黄大人不愧是上河镇的父母官,一心为民请命,就算不成,百姓也会将他记在心里。”
  赵梦成说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
  在他身后,白主簿带着儿子走出来,瞧见他的背影就皱眉:“那是谁,衙门重地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衙役连忙低头:“就是万三案的苦主之一,上门来感谢黄大人。”
  白主簿嗤笑:“就提这些贱物来感谢,脸可真大。”
  衙役不敢说什么,只是低头哈腰。
  白主簿也没多想,带着儿子离开了。
  衙役在后头唾了一口:“万家都倒了,你有什么好猖狂的。”
  白公子见父亲脸色不好,低声问道:“爹,黄大人不在,您还有什么好发愁的?”
  白主簿叹气:“早知道万三惹了这么大的乱子,当时我就不该争那口气,早早的送信去了万家说不定还能压下来。”
  “爹,他自己作死掠卖良民,怎么能怪你。”白公子冷哼。
  白主簿却叹气:“你爹我只有个举人功名,当年靠着万家的人脉才谋得主簿之位,如今黄大人是个乾坤刚断的,万家一走,他岂能容得下我。”
  他跟万家是有矛盾,但两家到底是姻亲,万家一走,他也讨不到好。
  “您好歹也是朝廷命官,难道他敢擅自罢免不成。”白公子很是不服气。
  白主播心底叹气儿子的天真,也不好深说,只说:“罢了,老夫在上河镇经营多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白公子宽慰他:“爹,黄大人手底下根本无人可用,连一个乡下人都想招揽为典吏,一时半会儿肯定不敢动你。”
  提起赵梦成,白主簿倒是忍不住深想了几分:“这个赵梦成很不简单,回头你去摸摸他的底,若能为我所用倒也不错。”
  白公子自然点头应下。
  赵梦成心底琢磨着这事儿,方才刘炳坤不敢插话,等离开衙门才问:“哥,要按衙役的意思,免税岂不是真的。”
  赵梦成叹气解释:“别高兴的太早,黄大人的意思并不是朝廷的意思,他可以上折子,但上头批不批是另一码事。”
  顿了顿,他补了一句:“如果一切顺利,批复早该下来了,黄大人何必几次三番赶去丰州。”
  刘炳坤气愤道:“皇帝老儿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哪里管得了百姓死活。”
  “噤声,小心让人听了去。”赵梦成提醒。
  刘炳坤压低了声音:“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大家伙儿都这么说。”
  “皇帝老儿赏给后宫嫔妃的一件首饰都价值连城,整天造行宫劳民伤财,这一年年的税赋只增不减,再这样下去就算年年丰收,老百姓的日子也难过。”
  赵梦成听在耳中,心知大周气数将尽,现在只是增收赋税,百姓日子还算安稳,但这安稳很快就要到头了。
  这一场洪水仅仅只是开始。
  赵梦成倒是盼着黄大人能成功,至少给上河镇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否则这个冬天就会很难熬。
  被期盼的黄县令此时满脸焦急的等待着,深秋微凉的气温下,他依旧满头大汗。
  “小兄弟,钱大人何时有空,何时能见我?”
  每一次询问,衙役只说:“钱大人正忙着,黄大人您请稍等,小的再给你上一杯茶。”
  黄县令茶水都喝了三杯,愣是没有音信,一颗心往下沉。
  一直到日暮时分,衙役才说:“钱大人有请,您随小的来。”
  黄县令哪能不知道这是下马威,心底叫苦不迭却又没法子,只得硬着头皮走进去。
  一想到两人原为同窗,如今却天差地别,黄县令口中也阵阵发苦。
  “下官参见知府大人,请大人安。”
  钱知府本人倒是客气的很,伸手搀扶他起来:“你我本是同窗,何必如此客气。”
  “大人,下官……”
  钱知府却按住他:“坐,知道你心急,但此事急不得,喝杯茶慢慢聊。”
  黄县令面苦心更苦,喝了一口茶差些烫到嘴。
  “瞧瞧你总是这么急,心急会办坏事的。”钱知府笑盈盈的看着他。
  黄县令此刻已然知道,免税的事怕是不成了。
  但他还有最后一丝希望,硬着头皮问:“知府大人,那道折子可有批复。”
  哪知道钱知府直接掏出一个折子丢到了他面前:“你拿回去吧。”
  “大人!”黄县令脸色大变。
  钱知府喝了口茶:“老黄,我是为了你好,当年你也算才华横溢,一时无双,可如今呢?”
  “你都落魄到只能来上河镇当一个小小的县令,怎么还改不了自己这张嘴。”
  他重重放下茶杯:“还是这些年你远离朝廷,已经不知京城动向?”
  黄县令沉声道:“丰州水患肆虐,百姓流离失所,粮食几乎绝收,朝廷若不能免税赈灾,恐怕后患无穷。”
  “好了!”
  钱知府打住他的话:“哪里来的水患,丰州自古鱼米之乡,百姓丰衣足食,岂是几日水患能影响得了的?”
  “可是……”黄县令来的路上看得分明,对比丰州,上河镇一带还算是轻的!
  钱知府冷冷的看着他:“黄庆,京中正因太子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多事之秋,谁敢在陛下跟前提天灾人祸?”
  “你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骨头,够不够爬到陛下跟前,就算你爬到了,陛下是什么性子你难道不知,你真以为陛下会体恤百姓?”
  钱知府冷哼:“今日本官救你一命,也用不着你感激,早些回去收齐赋税吧。”
  “大人,万万不可啊!”黄县令喊道。
  钱知府已经端茶送客:“万家那事儿我按下了,本官已经救了你两回,别再不识好歹。”
  “来人,送客。”
  黄县令几乎是被拖着出去。
  “大人,您没事吧。”守候在外头的随从见状吓了一跳。
  黄县令狼狈的离开了知府衙门,上了车,他整了整衣裳,沉着脸道:“回上河镇。”
  “您脸色不好,连着劳累了几日都没好好歇过,不如……”
  “我说回去,立刻,马上。”
  黄县令发了怒,随从不敢不听,连夜赶路回去。
  马车内,黄县令收敛了神色已经没有了方才的狼狈,只是一双眼睛满是疲惫。
  钱知府有一句话没说错,他离开京城太久了,只知道万家失势,却不知道背后的原因,竟还指望朝廷能腾出手来安抚民生。
  撩开车帘,窗外便是水患未清的丰州。
  丰州府内,钱知府打发走黄县令,脸色却也不轻松,很快招人过来:“今年的赋税征收进度如何,几日能收齐?”
  “大人,此次水患来的不巧,许多地方都绝收了,下官一时……”
  钱知府动了怒:“废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