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272节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272节

  可爹爹前些时候才说过缓称王广积粮高筑墙,如今一切刚开始,怎么能开科举。
  毕竟历来科举,都是朝廷主持的。
  几双眼睛都落到赵梦成身上,怀疑他是不是改变主意了。
  赵梦成自然没改变主意,而是选拔人才等不了: “不必打科举的名义,只从算数、实务、武艺、工匠几个方面,招揽人才。”
  赵茂立刻明白: “爹爹的意思是专项选拔,针对不同的方向来挑选人才,这样一来就不只是针对读书人,与其说科举,不如说考试。”
  “这样也好,即使消息传出去,各地诸侯也不能拿我们说事儿。”
  唐糖大力赞同: “而且现在正是最好时机,北方有镇北王,东边有东海王,西边还有西伯侯,他们三方相争,各自称王,肯定没时间管我们。”
  赵馨大力支持: “太好了,到时候多给我选几个人,这几天光是算账本都眼花,我头发都掉了好多根。”
  赵椿就挤过来: “我这儿也需要,文武都要,多多益善。”
  “我也需要。”唐糖立刻举起自己的手,他也累坏了。
  赵茂笑了笑,暗道到时候他得先把最好的截流下来,没得兄弟姐妹都分摊差使,他自己累死累活的道理。
  赵椿结果没意识到他的心思,还凑过来给他捏捏肩膀捶捶腿: “老二,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其他事情你别操心,交给我们。”
  赵茂笑了: “那就这样说好了。”
  赵梦成看着这只友弟恭的一幕,满意的笑了,等招来更多的人分摊,他手头的事情也能分出去,只需要发布实力,其余事情就差使孩子,到时候自然更加悠闲。
  赵椿三个累惨了,急忙催着赵茂去办事,这会儿比谁都积极。
  赵茂也很想找人分担,不然他整日累的连陪爹爹喝茶的时间都没有。
  第二天,告示就贴在了城门口。
  “广纳贤才,有能者进。”
  城门口围满了不少人,这几年丰州府飞快发展,粮食充足的情况下,百姓们的精神面貌都不错,甚至送孩子读书的人都多了些。
  可惜朝廷混乱,科举也中断了,如今赵家要招人,自然是群情奋勇,争相报名。
  “老二,你不是读过几年书,不如去试试。”几个庄稼汉纷纷鼓动自家兄弟。
  老二有些不自信: “我就认得几个字,哪里会当官,去了不是丢人吗。”
  “赵大人跟别人不一样,上面都写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你不但识字你还会种地,能当个农事官也是好的。”
  被兄弟们这般说着,老二顿时有些心动。
  “反正试试又不要钱,要是我识字,赵大人但凡有用得上我的地方,不给钱我都会去。”
  老二一听,立刻点头: “倒也是,那我就去试试,赵大人瞧不上我就罢了,要是能瞧得上我,这辈子我都跟着他干。”
  普通百姓们这般想,城中的读书人也满脸兴奋。
  “赵大人终于要开选官的路子了。”
  “我早就想毛遂自荐,可又怕入不了赵大人的眼,如今可算是等来机会。”
  “要我说咱们都去试试,如今的丰州府正是用人的时候,兴许还能有——”
  从龙之功,这个念头纷纷从他们的心底升起来。
  人群中,两个形容狼狈的男人凑够来,等看清城门口的那张告示面面相觑。
  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小的那个低声道: “老爷,我看这赵梦成邪性的很,当初咱们刚到上河镇就被抓了,好不容易被放了,赵家也压根不搭理咱们。”
  当老爷的叹气: “当初我还以为离开上河镇是赵梦成的损失,没想到一别多年,处处战乱,名不聊生,反倒是丰州府一日富强过一日。”
  “如今想来,是我太自以为是,卓老爷子都自投上门的人,我却还想等他上门拜访。”
  小的忍不住说: “这怎么能怪老爷,您可是名动大周的大儒,即使这些年各路诸侯也是以礼相待,就他赵梦成不识货。”
  他朝后头骂了一声: “呸,还不拘一格降人才,我看就是沽名钓誉,不识泰山目光短浅。”
  “行了别骂了。”
  老爷叹气: “人在乱世,名声还能值几个钱,难道你还没看透了,先前那些礼遇的不过是想打着我的名声好出师有名。”
  “他们眼里只有皇权地位,哪里还有治下百姓。”
  “倒是这赵梦成虽然出身一般,并无功名,心底是真真切切的装着百姓的。”
  老爷指了指城下百姓: “你看,除了丰州府,如今还有哪里的百姓能面色红润,精神抖擞。”
  回头去看百姓们,小的果然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他琢磨了一番,低声道: “老爷,不如我去城中报信,到时候赵大人自会出城迎接,倒也两相得宜。”
  老爷却沉声道: “不,我亲自登门拜访。”
  赵梦成难得偷闲,虽然他一心一意要喝茶乘凉,但其实自打来了丰州府后,连带着他也忙得脚不沾地,鲜少有停下来的时候。
  实在是时势造英雄,但时势也逼人,慢一步就会步步比人慢,不得已而追赶之。
  只是这一日他也注定不得清闲。
  刚坐下来喝了一口茶,便有人禀告: “大人,外头有一位书生,自称周姓儒生前来拜见。”
  赵梦成一顿,周姓乃是大周国姓,可大周皇室那几个都在皇城十乱中被格杀,如今北边小皇帝都是从不知道几服中找出来的冒牌货。
  蓦的,赵梦成想到一个可能。
  太祖时期,曾赐开过名臣周姓,不过太祖之后,周家便隐世不出,老皇帝在位期间曾派人邀请周家入朝为官,却被拒绝。
  周家并未入朝,却办私塾,立书馆,起藏书阁,可谓桃李满天下,又有太祖赐姓这一说,比卓老爷子的名声更为响亮。
  “请进来。”
  赵梦成说完,蓦的起身: “不,还是我亲自去迎接吧。”
  说完便略过下属,径直到了府门口。
  果然,门口站着主仆两人,模样虽有些狼狈,却不掩风度。
  赵梦成行了大礼: “周儒远道而来,未能远迎,实在失礼。”
  周儒有些诧异,原以为赵梦成出身普通,连个秀才都不是,指不定压根没听过自己大名。
  哪想到赵梦成不但一口叫穿自己的身份来历,还摆出这幅架势来。
  “赵大人不必多礼,周某不过是个穷书生,并无功名在身,也无官吏可提。”
  赵梦成笑道: “天才读书人谁不知周家藏书楼,只要有向学之心便能入内读书,藏书之全,用意至深,乃是天底下读书人最为向往之处。”
  周儒原本主动上门,心底还有几分不自在,即使口中不说,他心底也怕赵梦成是个粗人。
  可如今一见,甚至有几分一见如故,伯牙子期之意。
  赵梦成笑着比了个请: “晚辈有许多想请教周儒,不如请周儒入内饮酒,我们边吃边聊。”
  周儒微微一笑,答应了这个邀请。
  周儒进了赵家的消息,如同插上了一双翅膀,很快就飞遍了大江南北。
  之前无数人朝着这位当世大儒伸出橄榄枝,有几分一度还逮住了周儒留在府中,却没想到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离开。
  当下世人便有传言,周儒是要效仿先祖之志向,为如今的中华国土挑选明主。
  谁都没想到,周儒最后会选择赵梦成。
  赵梦成在丰州府内名声极好,是百姓们交口称赞的管理者。
  可离开了丰州府,他的名声便有些玄乎。
  商人出身,身无功名,趁着陆涛不在大肆收买丰州营,窃取整个丰州府的传言沸沸扬扬。
  其中自然有各地诸侯的手段,说到底,便是他们谁都没把赵梦成放在眼里。
  在他们眼中,赵梦成就算有丰州营襄助,可丰州营还有秦清和岑将军在,三足鼎立,内里稳不稳定还另说,更别提外侵。
  且就让赵梦成守着丰州府,等他们需要粮食的,打下来就是。
  可谁能想到,几年下来,丰州府不但没有乱成一团,反倒是将周围几个城池都蚕食下去。
  秦清与岑将军居然屈居在一个商人之下,实在是让人大掉眼镜。
  如今更有周儒投靠,更是让赵梦成如虎添翼,正式进入了这场群雄争霸战。
  周儒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能为丰州府亮起活招牌,吸引天下读书人投靠。
  坏处是一下子让丰州府从小透明变成了大灯泡,再也不能苟着过日子。
  赵梦成想要的悠闲日子更是一去不复返,周儒投靠后三个月,周边断断续续的小战争愣是频发了三场。
  幸好,赵椿早已非吴下阿蒙,不用岑将军出手,他就带人大获全胜,为丰州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又打赢了一场仗,赵椿派人收缴战利品,自己先带着俘虏回去。
  半道儿上就遇上了赶来助阵的岑将军,赵椿大声笑道: “老岑,你这动作也太慢了一些。”
  岑将军显然与他的关系极好,打着哈哈笑道: “老岑倒是也想早些来,可惜秦大人不放人,说要给你们年轻人机会。”
  “我总不能不听调令吧,到时候还不得被军法处置。”
  临了又靠过去问: “听说周儒真的投靠咱赵大人了,是不是真的?”
  如今看岑将军,那是半点没有勉强,早已成了赵家的铁杆。
  这也不能怪他换墙头,实在是当年京城十乱太过震惊人,陆涛直接死在了京城里头。
  当初岑将军还有过自立山头的心思,可后来诸多尝试后无可奈何的放弃,他就不是那块料。
  再者,赵椿性子豪爽,武艺高强,在他手底下岑将军也能接受,两人居然相处的不错。
  赵椿笑起来: “自然是真的。”
  岑将军笑起来: “这小老头一来,咱们丰州府的读书人都多了起来,不过他名头有那么大吗,不知道还以为是绝世美人,人人争抢呢。”
  “我爹说了,周儒虽不是绝世美人,却比绝世美人诱人的多。”
  赵椿朗声笑道: “你瞧,这不是有人上门抢来了。”
  岑将军看了一眼,长叹一口气: “老岑我打仗在行,搞这些花头脑子都疼,也难为赵大人慧眼识英雄。”
  要是他遇上个喜欢叽叽歪歪的老头,指不定直接赶出去,哪里会听他废话。
  赵椿对这话有几分赞同,压低声音说:“你是不知道,周儒名气大,规矩也大,到了丰州府看哪儿都不顺利,这几日都抓着我爹改规矩呢,弄得我爹瞧见他都害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