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两人吃午饭后,就开始午休。早上两人去给稻谷施肥,罗可安用勺子装一趟到桶里,再走到田里撒,沈羽辰在旁边给罗可安装肥料,这样他就不用走来走去。
  晚上两人简单地吃了猪排饭。
  菜种子就到第二天晚上才撒,两人先把地翻了,沈羽辰来了打行,他现在可谓是炉火纯青了,农活都会干得差不多了。
  罗可安把菜种子都撒进去,把泥土盖上,沈羽辰已经把水挑来了,剩下的就交给他了。
  罗可安买了个猪头,老板已经把骨头和眼睛都去掉了,打算做个卤猪头肉。
  用炭火烧清未净猪毛,浸水约5分钟,用刀刮清皮面,未清余毛用钳夹拔净,用盐遍擦内外面层,腌约15分钟。
  用铁锅放入清水约8碗,煮至大开,把猪头肉放入,加盖开约3分钟后,取出放入清水漂净,悬挂通风处晾干。
  花椒、桂皮、丁香和八角等调料用疏孔布缝袋盛入,扎结袋口不使漏出,放入锅中,注清水5碗,煲约半小时出味后,再将白糖,胡椒粉,白醋,盐,酱油及酒加入即成齐备卤水。
  将猪头肉放入卤水中,加盖煮约半小时,取出即可供食。余下的卤水,可用来继续再制,明早用来卤鸡腿、鸡翅和鸡蛋等卤水食物。放凉后切片装盘,淋上酱汁,撒上葱花。
  还做蛤蜊丝瓜汤,蛤蜊买回来先吐沙泡洗,然后用锅烧开水,把泡洗干净的蛤蜊倒进去焯烫至蛤蜊开口捞出。
  丝瓜去皮后清洗干净,然后切成滚刀块,汤锅加油后烧热。倒入切好的的丝瓜炒至丝瓜边缘变软,水开后倒入焯烫过的蛤蜊倒入两大碗清水,烧开。
  水开后倒入焯烫过的蛤蜊,放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关火盛出。
  罗可安最后还做了口水鸡,没点辣的菜感觉饭都不香了。
  鸡腿洗干净入砂锅,加入姜丝,砂锅煮出来的更加香嫩,水开后煮上20分钟,关火焖5分钟即可。
  煮好的鸡腿捞出,浸入井水里,浸泡20分钟,这样的鸡肉更紧致。鸡皮轻轻就可以褪下,切条,鸡肉手撕成条。
  黄瓜去皮,用刀拍扁,切成小段。铺上鸡丝,辣椒和花椒磨成粉,芝麻用干净的锅小火焙香。
  锅内倒入适量的菜籽油,烧热。待油温稍微回落一些,将油分三次倒入辣椒粉,用漏勺滤出红油。
  红油加少许辣椒,加盐,料酒,酱油,白醋,姜,蒜调成料汁,浇在鸡丝上。撒上小葱和熟的白芝麻即可,香味特浓。
  菜做好,饭也蒸好了。
  “阿辰,开饭了。”盛好饭,两人落座。
  “阿辰,尝一下猪头肉,我最喜欢吃耳朵了,嚼起来咯吱咯吱的,甚是美味。”罗可安夹起耳朵放进沈羽辰碗里,他已经习惯了,这夹的第一筷一定是给沈羽辰的。
  吃完饭罗可安从杂物间拿出一个大鸡笼,把小鸭鸡喂饱赶进大笼子里。它们还小,不能和大的在一起。周围撒些硫磺粉,防止其他动物被叼走。
  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把家里家外都打整好了,接下来可以去点别的了。想到他俩好久没去山上,明天找三婶和三哥去一趟。
  第37章 摘捻子
  沈羽辰用卤水卤了鸡蛋和猪肉,等会猪肉拿来做肉夹馍,昨晚罗可安说了要去山上摘野果。
  这段时间都是沈羽辰做早饭,罗可安就多睡一会儿,这会儿还在美梦中呢。
  熬了香菇玉米粥,干香菇泡发,洗净,去蒂,切丁。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玉米粒洗净,猪肉洗净,切粒。
  锅置火上,倒适量清水烧开,将大米和玉米粒倒入锅中煮开,转小火煮20分钟。放入猪肉粒和香菇丁。继续煮10分钟至粥黏稠,再加入少许盐调味就可盛入碗中。
  刚吃完早餐,三叔一家就来了。
  “三叔,你怎么也去?”
  “安安,我让他去的,山上草那么多,万一遇到什么动物,我们可搞不定,我就让你叔也跟去,反正家里也没啥要忙活的。”
  “好,三叔三婶你们先坐。我和阿辰先去收拾东西。”
  罗可安把鸡鸭安置好,衣服和帽子沈羽辰给他装好了,穿上布鞋。把水和肉夹馍放进篮子里,几人出发。
  “七月半,捻子熟一半。
  八月中秋,捻子乌啾啾。
  阿辰,我跟你说,好像是十二岁的时候,也是捻子成熟的季节,罗可明和三哥还有村里的几个小孩,他们怂恿我去采摘捻子,那时候隔壁村里的老人还在世,经常把牛牵到这里。我们跟着他来,漫山遍野的捻子树,随便摘一个时辰就是满满一筐。
  那时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走,爬过齐人高的荒草,只为摘到那纯天然野生的捻子果。有时候会边摘边吃,吃得舌头发紫,然后看着对方捧腹大笑,着实快乐。
  现在没有大人跟着去,我都不敢去摘这捻子,因为它生长的地方通常会有坟墓,每次穿过那些坟墓,我都感觉心里毛毛的,反正就有点害怕。
  你别看我一个人住在家里不怕,那是旁边也有人家,还好村里的房子离得很近,小时候爸妈刚不在的时候,晚上睡觉我都是拿桌子顶门的,窗户只敢开一个小口。
  每次躺床上,都要把被子能在头上,靠在墙边才能睡着。时间久了,也就没那么怕了。”
  沈羽辰心疼地看着他,脑海里浮现了那个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男孩,好想把他拥在怀里好好安慰。摸了摸他的头发,侧头对他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