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是肖公子眼睛小,再大点,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隗泩说着,瞪了回去。
不等肖青忱怼回去,
隗泩面色忽然一凛,
“公子,有兵马靠近,人很多。”
是齐小将军到了?
自从内力恢复以后,不止身体轻了许多,感官也都跟着变得灵敏,就比如现在,他竟能听见镇子口的马蹄声。
肖青忱闻言,抽出文贴递给路行渊,遂揖手道:“公子,城中再见。”
说完便向驿站二楼去了。
“走吧,去迎齐小将军。”
路行渊说罢,牵着隗泩转身。
三人出了驿站,行出不远便见兵马临近,黑压压的一片。
战马高大威猛,马蹄踏得地面震颤。
战马之上的为首之人,身披铠甲,风神俊朗。身后跟着大批的将士,各个英姿勃发,眼神坚毅。
无形的压迫感,乃是征战沙场的将士独有的气势。
齐凌身骑战马,在几人面前停下,
手里的讣告一放,
“谋害储君,罪大恶极。拿下!”
第89章 第一张“合照”
众士兵一拥而上,将三人团团围住。
隗泩眸光一凛,立刻拔剑挡在路行渊的面前。
张格则慌忙上前,点头哈腰地道:
“齐小将军,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
齐凌的视线是落在隗泩身上的。
听见张格的声音,微微蹙眉收回了视线。落在张格身上时,没能认出面前的农夫是何人。
张格瞧着自己没被认出,急忙自报家门:
“下官炤州刺史张格,上次齐老将军寿宴上见过,齐小将军可还有印象?”
齐凌隐约仿佛有那么点印象不多,依然冷声道:
“朝廷命官与逆贼勾结,一并拿下。”
张格惊恐:“齐小将军且慢。下官身后这位绝非什么逆贼,乃是自乐丹归来的太子殿下。”
齐凌眉头皱的更紧,
太子殿下?
不是说被逆贼杀了?
见齐凌犹豫,张格马上又道:
“单凭秦仲商一面之词,如何断定太子殿下已薨?使团归国途中全军覆没,唯他秦仲商一人平安归城,齐小将军难道不觉蹊跷?”
“那姓秦的才是意图谋害太子殿下的逆贼,还杀了使团随行的所有侍卫。下官与太子殿下乃是死里逃生。”
“那些侍卫大多皆是下官的部下呀。”
“如若齐小将军不信,下官敢与那姓秦的到圣上面前对峙!”
张格据理力争,
如今他与路行渊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若路行渊被认为成逆贼,那他就是逆贼同党。
是要凌迟、抄家、诛九族的。
“张大人说秦大人一面之词,眼下张大人也是一人说辞。你说此人是太子殿下,可有何证据?”
齐凌目光犀利。
张格转身恭敬地从路行渊手里接过文贴,文贴中且附有太子肖像画作一幅。
他展开了递到齐凌面前。
上面皆盖了盖印,清清楚楚。
齐凌仔细看了看送到面前的文贴,再抬眼望向被隗泩护在身后的路行渊。
只见对方神色从容不迫,虽被重兵包围,却不慌不乱、泰然自若。
齐凌自然也听过关于在乐丹为质多年的太子的传闻,
于眼前之人,实在不符。
但是,文书瞧着并没有问题。
他大战归来,临近都城收到祖父的亲手信。
信上言明要他是进城前一并捉拿谋害太子殿下的逆贼。且强调倘若逆贼不肯就犯,可就地正法。
但如今局面,似乎超出了预想。
而且……
齐凌的视线再次回到隗泩的身上,目不转睛。
视线里的人却突然被另一个身影取代。
路行渊将挡在他身前的隗泩拉到了自己身侧,幽深的眸子对上齐凌的视线。
两道目光相触,如刀剑相接。
齐凌眸光微暗,片刻视线向下,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低沉的声音开口道:
“这位公子是何人?不似使团中人。”
隗泩的视线本是盯着齐凌手里的讣告。
齐凌手里拿着的讣告,和他在城门口看见城内贴着的是一样的。通缉令四个大字下面,画着他和路行渊的画像。
突然被问,隗泩心说,
他怎么看出来我不是使团中人的?
收回视线,他仰头望向战马上的小将军,
“在下隗泩。是太子殿下的侍从。”
“隗泩……”
齐凌望着隗泩的瞳孔微微颤动,凌冽的眸光浮现出难以掩饰的复杂情绪。
似是热切、惊异或是悲伤。
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故人。声音听着甚至有些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认识鬼泩?!
隗泩突然警惕,
小将军认识刺客榜首,这个事情不大合理。
齐凌恍然回神,瞬间敛去了眼底的情绪,仿佛方才流露出来的皆是幻觉。
他沉声道:
“备车,带几人回都城面圣。”
“齐小将军,等一下。”
齐凌调转马头的动作顿住,便听隗泩道:
“将军手里的那个能给我吗?”
齐凌被问的一愣。
便是在场的所有人,皆是头一次见被缉拿的犯人要讣告的。皆用异样的眼光看向隗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