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婷婷假装睡着,安安静静一声不吭。
  弟弟看她没反应,嘴巴一撇,没趣地也闭眼睡了。
  家里话事的是爸爸,一旦爸爸同意,过不了多久,妈妈也会同意。
  弟弟出国的事敲定了下来。
  这段时间家里吵架,妈妈一有机会就会逮住婷婷在婷婷面前哭,说什么自己为了弟弟前途着想,结果弟弟却不领情,还威胁自己,婷婷一开始还会安慰妈妈,可安慰的话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说多几次婷婷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偏偏她不安慰妈妈的话,妈妈还会说她不懂得体恤她。
  等妈妈接受弟弟出国的事情后,立马被爸爸和弟弟洗脑,觉得弟弟很快就能踢出成绩来,每天都美滋滋的,意气风发,好像下一秒她就出现在球赛观众席给弟弟摇旗呐喊了一样。
  婷婷对这些并不关心,弟弟爱去哪去哪,她甚至巴不得弟弟明天就出国,这样,她就能霸占一整间房,爸爸妈妈也不用整天因为他吵架,她也不用因为爸爸妈妈之间的吵架夹在中间,以至于在学校都恍恍惚惚,害得考试都考差了。
  弟弟没多久就出国了,国内俱乐部的中介叔叔给他们一群人安排了一间小别墅,住宿费不低,加上弟弟要学西语,要吃喝,原本的培训费用上又要加多好大一笔钱。
  家里支出一下变多,日子比起以前紧了一些。爸爸是做生意的,为了有更多的钱供弟弟在国外踢球,应酬变多了,每次婷婷周末在家时,爸爸都醉醺醺地回来。
  婷婷知道应酬是少不了的,可跟爸爸说喝酒伤身体,少喝点酒是没有用的,她只能扶着爸爸到沙发上,煮点吃了能让胃里舒服些的东西。
  父母的争吵并没有因为弟弟出国而停止,弟弟出国后,争吵反而更多了。
  妈妈是家庭主妇,对爸爸浑身酒气疑神疑鬼,一旦信任多了个洞,信任的气球很快便干瘪下来,而爸爸觉得他每天都这么不容易了,回来还要听妈妈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烦躁地更不想回家。
  妈妈唯一能诉说的对象就是手机里的亲戚和婷婷,在她心里她成了很可怜的角色,操持着家庭,却被所有人嫌弃。
  婷婷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的房间,但她不喜欢待在家里。
  后来,婷婷迎来了高考,高考后,在所有同学到处去旅游时,她很懂事的哪里都不去给家里省点钱。
  在爸爸去朋友家避开唠叨疑心的妈妈时,看到妈妈情绪紧绷的她,只能多在家陪妈妈,开解妈妈。
  婷婷想:要是弟弟回来了,妈妈可能就正常了。
  但弟弟很少回来,搞体育的不能松懈,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训练,除了训练,他还要在西班牙上高中,时间被排得满满的。
  讨厌弟弟的婷婷为了妈妈,总是找弟弟,让弟弟有空就和妈妈视频。
  他们打电话以及刚挂断电话的那段时间,是婷婷最平和的时间,耳边不再是抱怨。
  熬过了高考后让人烦闷的暑假,婷婷去到外地读大学,这是老猫离开她后,她烦恼最少、最幸福的时光,老猫的离开成了她生命中的转折点。
  在外读书时,她不需要无止境地安慰妈妈、体恤爸爸,只需要泡在图书馆里,每天学习学习学习。
  她是文科生,大学学法,要背要记的东西很多,为了准备法考,她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
  大三这年,是她准备法考的关键时期,弟弟那边又出有新情况。
  婷婷不懂国外的东西,但听妈妈说,弟弟可以不参加国外的考试直接读大学,只要给多点钱就行。
  总之,家里又额外给了笔不算小的钱。
  婷婷大四这年,家里生意出现困难,爸爸赚的钱变得很不稳定,有时一个月能赚十来万,有时两三个月都赚不到钱,弟弟那边的住宿费、生活费、培训费,各种各样的费用高得可怕,家庭主妇十多年的妈妈找了个幼儿园做饭的工作,用杯水车薪的工资来填补弟弟那边的无底洞,爸爸也开始跟亲戚借钱。
  婷婷很想全身心投入研究生的考试中,可妈妈经常给她打电话,跟她说家里有多缺钱,让她好好学习,出来找份好工作。
  每次挂断电话,婷婷都觉得喘不过气来,当爸爸妈妈给她转生活费时,愧疚的响铃在她心中疯狂敲击着,她不再收父母的钱,她找了个家教的工作,每天抽两个小时给小孩子补习。
  她考上的大学名头响当当,大家都乐意找她做老师,她做家教的钱只要省着点花完全能覆盖生活费,她主动给家里减轻负担。
  “不能让弟弟回来吗?四年了,他也没踢出名堂来。”
  这一天,妈妈又打电话过来了,婷婷看着电话那头的妈妈,很无奈地说。
  只要弟弟回来,少了国外的一大笔开支,家里就不用这么困难。
  妈妈闻言,立马生气了,冲婷婷大骂道:“有你这么咒弟弟的吗!怎么就没踢出名堂了!”
  说完,妈妈狠狠挂断电话。
  望子成龙的妈妈无法接受在国内总被夸奖为足球小天才的弟弟在国外变成再平庸不过的一个踢球的人。
  第92章 机会
  她也跟爸爸说过这件事,让爸爸把弟弟叫回来,弟弟现在大一,一切都来得及,找个复读学校,封闭式恶补高中知识,再走体育生的路线,只要回来,一切都能重回正轨。
  可或许是沉没成本过高,又或者是爸爸有着男人的那种天真的、不切实际的热血,每当婷婷说起这个,爸爸便第一时间否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