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家仆们闻言,纷纷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金环一眼,然后各自散去继续收拾东西。
  郑长忆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金环那张熟悉而又略显沧桑的脸庞上,岁月在金环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却丝毫未减他眼中的那份纯真与忠诚。
  郑长忆的思绪如同被风卷起的落叶,飘向了遥远的过去。他记得,在第一世中,金环为了保护他,不惜以身犯险,最终落入敌手,遭受了严刑拷打。那时的金环,面容憔悴,满身伤痕,却依然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半个字关于他的秘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金环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他无尽的忠诚与守护。每当想起这一幕,郑长忆的心便如刀绞般疼痛,愧疚与自责如同潮水般涌来。
  而到了第二世,他虽努力想要改变命运,却终究未能逃脱宿命的安排。在即将入狱的前夕,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金环支走,希望他能远离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他自己却先一步离世,连金环是否安全脱险都未能知晓。这份未了的牵挂与愧疚,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释怀。
  此刻,面对着眼前的金环,郑长忆的心情复杂难言。他看到了金环眼中的关切与温柔,感受到了那份从未改变的忠诚与守护。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因为一意孤行,忽略了金环许多中肯的建议与提醒,错过了许多可以避免的遗憾与错误。
  然而,金环并没有重生的记忆,他无法理解公子为何会突然陷入如此深沉的悲伤之中。他只能凭借着对公子多年的了解与信任,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声的支持与安慰。
  “公子,您怎么了?”金环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与关切,“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郑长忆回过神来,看向金环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轻叹一口气,缓缓说道:“金环,我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事情,有些感慨罢了。”
  金环闻言,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他眼看着公子这一路吃了太多苦,很多事情提起来就是在伤口上撒盐的折磨。
  他思索片刻,决定换个话题,让公子暂时忘却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公子,您看这府中的银两,堆积如山,您却甚少外出花销。不如,我们去找些乐子如何?”
  郑长忆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金环的提议所打动。他仔细打量着金环那张充满诚意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自己何必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无法自拔呢?何不珍惜眼前人,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金环,你说得对。”
  “走,陪我去酒楼吃酒。”郑长忆站起身来,语气中充满了久违的轻松与惬意。他仿佛在这一刻放下了所有的重担与束缚,只想与金一同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公子说得极是!”金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兴奋。他连忙站起身来,为郑长忆披上了一件外衣,“那我们就去醉仙楼!听说那里来了个淮扬的新厨子会做青州的美食,定能让公子您大快朵颐!”
  郑长忆笑着点了点头,任由金环搀扶着走出了郑府上了马车。一路上金环想着办法逗他高兴,郑长忆生气也快高兴也快,不一会儿就被逗得笑语不断,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随着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一同消散在了夜空中。
  第14章 也好笑,又堪嗟
  踏入酒楼的那一刻,郑长忆的心情仿佛也随着这热闹的氛围而变得更加明媚。人声鼎沸,笑语连连,空气中弥漫着各式菜肴的香气,与京城中那些高墙深院内的寂静截然不同。
  自他踏入京城以来,繁忙的政务与复杂的人际关系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他环顾四周,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轻松与愉悦,心中暗自庆幸今日的决定。
  酒楼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灯笼将整个空间装点得如同白昼,又添了几分温馨与雅致。食客们或举杯相庆,或低语交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而酒楼中央那座搭建得精致典雅的戏台,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郑长忆在掌柜的引领下,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二楼的一间包厢。包厢内窗明几净,布置得既典雅又不失温馨,透过窗棂,可以清晰地看到楼下戏台上的一举一动,仿佛整个酒楼的繁华与热闹都尽收眼底。
  不久,酒楼的小二便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走了进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道地道的淮扬菜,那清蒸鲈鱼,鱼肉洁白如玉,鲜嫩爽滑,搭配着特制的酱汁,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蟹粉小笼更是精致可口,轻轻一咬,汤汁四溢,鲜美无比;还有那文思豆腐,细如发丝,色白如玉,入口即化,展现了淮扬菜独有的细腻与精致。
  与此同时,戏台上也响起了悠扬的乐声,一曲《沉香扇》正缓缓拉开序幕。台上伶人身着华丽的戏服,妆容精致,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的表演愈发投入,时而哀婉动人,时而激昂慷慨,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
  “公子,您看这戏,唱得可真好啊!”金环站在一旁,忍不住赞叹道。郑长忆微微一笑,目光始终未离开戏台,仿佛也被这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
  “是啊,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尤为动人。”郑长忆轻声说道,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感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