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他白天根本没有精神,经常带着一身酒气和暧昧的痕迹趴在翰林院的桌子上睡着,然后被大学士的怒喝惊醒,不知痛痒的听着同僚的议论嘲笑和大学士的训斥。
  郑长忆不由自主的像从前一样,手指在桌子凹陷的木纹上揉弦似的打圈,漫无目的的发呆。
  李源抬头看了他一眼,复低下头继续写:“你不睡一会儿?”
  “睡不着。”郑长忆感觉桌子上有木刺,有点刮手,又把手缩了回去,“你这里阴气重,冷。”
  李源看了看他穿的官服跟自己相差无几,屋里还点了炭盆,自己甚至有点热,不知道这小子冷什么。他忍不住唠叨:“你平时也不活动,一条街的距离都要坐马车,身体素质太差了……”
  “老天……又来了。”郑长忆低声哀嚎,抗拒的捂住了耳朵,没有骨头似的趴在那儿。
  李源摇了摇头,闭嘴继续写。
  不一会儿,李源将一份条理清晰、字迹工整的状词推到郑长忆面前,简短问道:“你看看,这份状词有没有问题?”
  郑长忆嗅到一丝未干的墨香,随意扫了一眼内容,大致是自己提及的科举前穆王爷的威胁以及自己坚持原则、最终凭借实力中状元的经历。
  郑长忆心知,李源在撰写时定是对这段往事进行了适当的润色与美化,让原本可能充满苦涩与挣扎的经历显得更加光明磊落。然而,对于具体的细节,他早已模糊不清,也不愿再去深究。于是随口夸道:“你办事效率还挺高,这种东西放少府寺也就宋恕能写明白。”
  李源啧了一声:“没大没小的。”然后把印泥推给他。
  郑长忆毫不犹豫地按下指印,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地望着李源,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与试探:“李大人一向以公正严明著称,此番为我个人恩怨而徇私枉法,难道就不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累及自身清誉?”
  李源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化作一抹自嘲的笑容:“郑大人,你我都是明白人。这朝堂之上,哪一件案子能真正查得水落石出?真相不过是权力博弈的牺牲品罢了。”
  郑长忆瞥了李源一眼,眼神中既有理解也有讽刺,嘴角抽动,最终化为一抹冷笑。他站起身就要往外头走。
  李源突然想起来什么事,突然开口道:“我听说你手底下那个宋恕几日后要回家成亲了,你恐怕要有的忙了。”
  郑长忆停住脚步,回头看向李源时眼里闪过一点得意:“我知道。”他几乎要忍不住上扬的嘴角。
  “他还给我请帖了,他要我也去参加婚宴。”
  第60章 骨肉还相雠
  李源看着他,感觉郑长忆像下了学堂跟父母炫耀自己今天交到朋友的小孩。
  他无奈的笑了笑:“回去吧,我让我的车夫送你。”
  沈月夕没攀咬刘丞相,给了太子更多笼络刘家的时间,而穆王爷这边也没那么好查,毕竟是王室,刑部行动受限束手束脚,加上大理寺不太想插手,一连几天京城都风平浪静。
  郑长忆难得清闲,每天在府里吃吃睡睡,瞎研究菜谱然后被自家厨子赶出来。
  他算着日子感觉快到宋恕婚宴的日子了,像踏青前的学童一样兴奋地睡不着,想着到时候要骑马过去,就让金环翻箱倒柜的找自己的骑装。
  金环从之前来京时带的旧箱子里找出了一套,还是那时候郑长忆赴京前求奶奶给买的,说京城有马球会肯定用得着,谁知道来了七年一次也没用到过。
  金环把衣服给郑长忆:“公子 这骑装形制有点过时了,要不咱们叫人来给做件新的。”
  郑长忆没理他,满眼新奇的脱了外衫就要试, 金环见状,连忙上前帮忙,两人一番忙碌后,郑长忆终于穿上了这身久违的行头。站在镜子前,他仔细端详着自己,虽然服饰的样式略显陈旧,但那份属于少年的意气风发似乎又悄然回到了他的身上。
  然而,仔细审视之下,郑长忆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总觉得哪里不够贴合,少了些利落与干练。
  “金环,帮我把发冠解了,换个马尾试试。”他突发奇想地说道。金环依言而行,重新梳理了郑长忆的发髻,扎成一个简单的马尾。这一变化,让郑长忆在镜中的形象顿时多了几分灵动与活力,但他仍觉得身上这套衣服似乎有些臃肿,不够合身。
  金环见状伸出手,沿着郑长忆的腰身比划了一圈,笑道:“公子,您看看,这衣服明显比您现在的身形大了不少呢。”
  郑长忆闻言,抿了抿嘴,目光在镜中的自己与手中的衣物间来回游移,似乎有些难以置信:“这真的是七年前买的吗?我怎么感觉自己的个子一点也没长?
  金环被他的模样逗乐了,却也心疼他这些年来的辛劳与清减,安慰道:“公子您是清瘦了,回头我一定吩咐厨房,多备些滋补的膳食,让您早日恢复往昔的风采。”
  郑长忆撇撇嘴,哦了一声,任由金环给他把衣服换下来:“你去打听打听京城哪家裁缝铺做骑装做的好,把裁缝请来做套新的吧。”
  金环行事一向干练迅速。午后时分,他便已将京城中享有盛名的绣云斋首席裁缝师傅邀请到了府上。师傅一进门,便带着一股子匠人的沉稳与自信,金环在一旁介绍道:“这位便是绣云斋的师傅,以制作形制独特、工艺精湛的骑装闻名京城,许多富家子弟都慕名而来请他定制衣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