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清晨的京城,雪花纷飞,银装素裹,一片宁静祥和之中却暗藏波涛汹涌。刑部侍郎李源与太子严孤山率领着一队训练有素的亲卫与刑部官员,踏着积雪,步伐坚定地前往穆王爷府。
穆王爷,作为皇帝的弟弟,自幼便享有无上的尊荣与特权。他深知自己与科举舞弊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凭借着皇帝的庇护与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他始终有恃无恐。因此,当听说刑部与太子正在追查此案时,他并未放在心上,以为这只是一场虚张声势的闹剧。
然而,当李源一行人真的出现在他府邸门口时,穆王爷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匆忙披衣起床,疾步走到府门前,只见太子严孤山立于雪中,一身华服,风度翩翩,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决绝。穆王爷心中虽有万般不愿,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应对。
“哼,来得倒快。”穆王爷心中暗想,但他表面上却强作镇定,缓缓走下台阶,挡在了太子严孤山的面前。他低声说道:“太子殿下,您这是何意?难道真的要在我穆王府邸动武不成?”
严孤山闻言,微微一笑,他从容地从马上下来,目光如炬,直视着穆王爷的眼睛:“穆王爷,本宫今日前来,并非为了动武,而是为了彻查科举舞弊案。此案关乎国家根本,本宫岂能坐视不管?”
穆王爷冷笑一声:“太子殿下真是好大的口气。您可知这科举舞弊案牵涉甚广,一旦查实,必将引起朝野震动。您趁着皇帝陛下不在京城,便拿着鸡毛当令箭,难道就不怕皇帝回京之后治您的罪吗?”
严孤山摇了摇头,风度翩翩地表示:“穆王爷此言差矣。本宫身为太子,自当为父皇分忧解难,维护朝廷的公正与秩序。科举舞弊案关乎国家未来,本宫岂能因个人安危而退缩?至于父皇那边,本宫自有分寸,相信父皇也会理解本宫的苦心。”
穆王爷见威胁无效,心中不禁暗自焦急。他深知自己与科举舞弊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证据被查出,后果将不堪设想。
“太子殿下,您可知这科举舞弊案并非易事可查?其中涉及众多权贵与利益纠葛,您若真要一查到底,只怕会树敌无数啊。”
然而,严孤山却并未被穆王爷的话所动摇。他坚定地说道:“穆王爷多虑了。本宫既已决定彻查此案,便早已做好了面对一切后果的准备。无论是谁,只要涉及此案,都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穆王爷见状,心中更加焦急。他深知自己已无法用言语阻止太子的行动,只能暗中寻找对策。他偷偷给身边的一个心腹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即会意,准备悄悄去销毁证据。然而,他的动作却被太子严孤山敏锐地察觉到了。
严孤山的眼神瞬间变得冷冽如刀,他轻轻一挥手,只见那亲卫如同猎豹般迅速冲出。在一声清脆的刀鸣声中,那名心腹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雪地。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穆王爷更是脸色苍白,难以置信地看着太子:“你……你竟敢如此狂妄!”
严孤山眯起眼笑了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冷漠与不屑:“抱歉,让王爷见血了。不过,本宫手下的亲卫都是在东海杀敌无数的士兵,他们出手鲁莽惯了,还请王爷多多包涵。”
穆王爷被气得浑身发抖,他怒视着严孤山:“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我的府邸之中杀人!你就不怕……”
“怕?”严孤山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无畏,“本宫只知道,身为太子,维护朝廷的公正与秩序是我的责任。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危险,我都将义无反顾地前行。”
李源见状,也走上前来,沉声说道:“穆王爷,我们此行是奉命而来,查办科举舞弊案。如果您有任何异议或不满,可以等陛下回京后亲自向陛下陈情。但现在,请您勿要干预我们的搜查。”
李源手持搜查令,眼神锐利如鹰,他环视四周,对身后的队伍简短而有力地吩咐道:“今日之搜查,务必彻底,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任何可疑之处都要仔细盘查,不容有丝毫懈怠。”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搜查行动迅速展开。亲卫们分散开来,有的负责搜查书房、密室等可能藏匿证据的地方,有的则负责询问府中仆人,搜集线索。刑部官员们则手持笔墨纸砚,详细记录着每一处搜查的结果和发现的任何异常。
穆王爷闻言,怒火中烧,他上前一步,几乎与太子面对面,声音像是从喉咙中挤出一般:“太子殿下,你可知本王在朝中的地位?你如此行事,就不怕引起朝野震动,动摇国本吗?”
太子严孤山微微一笑:“王爷此言差矣。朝野震动,非因搜查一事,而是因科举舞弊之恶行。若我等对此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那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本王身为储君,自当以身作则,维护朝廷法纪,还天下一个公道。”
穆王爷被太子严孤山的一番话噎得脸色铁青,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那是愤怒、不甘与恐惧交织的情绪。他深知太子所言句句属实,自己过去的种种行径如同被剥去了外衣,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面前。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他已然处于下风,但内心的骄傲与不甘却让他无法轻易认输。
于是,穆王爷强作镇定,他逼近太子,双眼紧盯着对方那带着血迹却依旧坚毅的脸庞,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挑衅与威胁:“好一个光明磊落,好一个问心无愧!太子殿下,你今日之辞锋犀利,本王自愧不如。但你以为这样就能让本王屈服吗?你且等着看,此事绝不会就此罢休!本王在朝中经营多年,岂是你区区一个太子所能轻易撼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