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皇帝在道馆前停下,虔诚地行起礼来,随后命人摆上贡品,祈求神仙庇佑,国泰民安。一时间,香烟袅袅,钟磬声声,整个道馆都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之中。
  待得一炷香燃尽,那缭绕的云雾竟渐渐散去,一位鹤发童颜的道人自道馆内走出,面带微笑,向皇帝行礼。皇帝见状,连忙上前迎接,并邀请道人一同入内详谈。
  严孤山见状,心中暗自思量,低声向身旁的御林军副将木图问道:“那位可是真正的仙人?”木图闻言,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太子跟上皇帝的步伐,并低声解释道:“殿下误会了,那并非仙人本尊,而是仙人在人界所选的使者,名为灵虚道人。我等凡夫俗子,岂能轻易得见仙人真容?”
  严孤山闻言,心中更是不屑。在他看来,求神拜佛不过是自欺欺人之举,若真有神仙能解世间万难,那还要他们这些帝王将相、文武百官作甚?干脆让那些有求于神仙的百姓都去紫虚山求仙问道好了。
  严孤山正沉思间,忽觉一股无形的压力自面前而来,他迅速回神,只见皇帝正望向自己。于是连忙整理衣襟,识时务地加快脚步,上前几步,恭敬地行礼。
  皇帝今日的心情似乎颇为舒畅,他轻轻抬手,示意一旁侍立的道人上前,为太子严孤山相看面相与根骨。
  那灵虚道人干的就是皇家的差事,对宫廷内外的种种关系与秘辛了如指掌,自然也包括皇帝与太子之间那长达二十年的隔阂与近日的微妙缓和。
  道人躬身行礼后,便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开始为严孤山相看。他先是细细端详太子的面容,接着,道人请严孤山伸出双手,以便进一步观察其手相。太子依言而行,双手平展,掌心向上。道人轻轻抚摸过太子的掌纹和掌心那些因常年握持兵器而磨砺出的老茧。
  “殿下之面相,实乃天生贵胄,剑眉星目,气宇轩昂,非池中之物也。”道人缓缓开口,言辞间充满了敬意与赞叹,“再观殿下之手相,掌纹如龙蛇游走,主线分明,事业线更是直上云霄,预示着殿下未来必将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而那掌心之老茧,更是殿下勤勉务实、勇于担当之明证。”
  道人在夸赞之余,也不忘偷偷打量皇帝的表情。他敏锐地察觉到,尽管皇帝面带微笑,但眼神中却并未流露出太多的喜悦之情,反而显得有些深沉与复杂。道人心中不禁暗自思量,隐约感觉自己可能言多必失,触及了皇帝的某些敏感之处。
  为了挽回局面,道人连忙赔笑,话锋一转道:“不过,殿下之面相更为特殊之处在于,面有神相,目有星光,此乃罕见之相,能洞察世间奥秘,甚至可能与神仙通感。既然今年太子回京陪伴陛下身侧,何不借此机会,让殿下为陛下请得一枚仙丹,以表孝心?”
  皇帝听完道人的话,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微笑,
  他轻轻挥了挥手,屏退了周围的闲杂人等,只带着几个侍从亲信,以及严孤山,缓缓步入观中。
  严孤山心中虽对这些神神鬼鬼之说抱有疑虑,但看着父皇那深邃而复杂的眼神,他拿不准父皇的真实意图。他默默地跟在皇帝身侧,心中暗自思量。这时,他的余光不经意间扫到了跟着进观的郑长忆。只见郑长忆轻轻挑了挑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微妙的示意,仿佛在告诉他这一切并无不妥。严孤山心中稍安,继续跟随着父皇的脚步,踏入观中内室。
  请丹为了虔诚只能一个人在丹室,严孤山步入丹室,门扉在他身后缓缓合上,隔绝了一切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室内光线柔和而昏黄,几缕青烟自香炉中袅袅升起,与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草药香交织在一起。
  在灵虚道人的引领下,严孤山缓步来到一张古朴的案几前。案上铺着一张泛黄的黄笺,旁边摆放着笔墨。他提起笔,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神完全沉静下来,然后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生辰八字。
  写完后,他将黄笺轻轻折叠,放在面前的盘子里。那盘子由青铜铸就,古朴而庄重,似乎能承载起信徒们所有的祈愿与梦想。灵虚道人见状,轻声吩咐严孤山跪在不远处的巨大神像前。
  严孤山依言而行,双膝缓缓跪下,目光随之抬起,瞬间被那尊巨型神像所震撼。那神像巍峨耸立,几乎占据了整个丹室的空间,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通体由黑色石材雕琢而成,表面覆盖着岁月的痕迹,更添了几分沧桑与神秘。它的身形诡谲狰狞,仿佛从九幽之地爬出的巨兽,周身缠绕着不知名的异兽与符文,透露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威严与力量。
  只是仔细端详那雕刻的面容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既不庄严慈悲,也不凶神恶煞,似乎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妖气。
  灵虚道人立于一旁,目光深邃地望着严孤山,缓缓开口:“殿下,您拜的是阎王。这样直视,怕是不好。”
  严孤山闻言,眉头微微一挑,他并未因灵虚道人的提醒而有所收敛,反而更加坦然地直视着雕像,问道:“贵观怎么向地府阎罗求长生药?长生不老,乃是逆天而行,阎王怎会轻易应允?”
  灵虚道人闻言,微微一笑,解释道:“殿下所言极是,长生不老确实非易事。但阎王虽掌管地府,却也是生死轮回的至高神祇,我观虽不敢妄言能求得真正的长生不老药,但借助阎王之力,为陛下祈求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丹,却也是有可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