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重重地在皇帝身后叩首, “父皇正当盛年,又有神仙庇护,儿臣从未想过皇位之事。”
“父皇十六岁登基,天纵英才,儿臣是万万比不上的。”他继续说道,“儿臣私心,若是父皇寿与天齐,那儿臣一直做个辅助父皇的皇子,身上担子也轻些。”
“儿臣自知资质平庸,粗陋不堪。只求父皇不要嫌恶儿臣愚钝,多加提点,让孩儿不要丢了大齐的脸面便是。”
皇帝的笑声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充满了整个内室,回荡在神佛雕像之间,显得格外狂妄。
“哈哈哈哈,好,好!”皇帝的笑声戛然而止,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站起身来,身姿挺拔,仿佛他就是这世间的唯一主宰。
严孤山被皇帝的行为深深地震撼了,他猛地抬起头,目光与皇帝交汇。尽管他内心对神佛并无多少信仰,但在这种庄严肃穆的地方,他也知道应该保持安静与恭敬。然而,皇帝的行为却让他彻底看清楚了——皇帝根本不信神佛鬼怪,他把自己当成了神,凌驾于万物之上。
“不愧是朕亲自挑选的太子,严漓,你很乖觉,也很聪明!”皇帝的声音在内室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力量。他的话语中既有对严孤山的认可与赞赏,又似乎带着一种对过往的嘲讽与不屑。“比你的母亲聪明多了,哈哈哈!”
严孤山紧紧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之中。
皇帝的笑声在殿堂内回荡,那笑声中既有得意也有几分癫狂,他大笑着,手指直指那尊最引人注目的神像,眼神中闪烁着玩味与好奇。“你知道这是哪个神吗?”
严孤山闻言,不由得抬头望向那尊神像。神像确实太过巨大,以至于他无法清晰地看到其面容,只能从那繁复华丽的裙摆中辨认出这是一尊神女像。他仔细端详,却发现这神像的面容并未被精心雕琢,只是模糊地勾勒出五官的轮廓。
“儿臣眼拙,看不清神像面容,愚钝不知。”
皇帝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不是你愚钝,”他缓缓说道,“是连雕刻她的人都没看清这所谓神女的面容。就因为她降下钱财,人们就将这个没有官职爵位的无名女子雕刻下来奉为神明,真是可笑至极!朕作为皇帝,普降甘霖,庇护万民,难道不更应该被供奉塑像吗?”
严孤山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只觉得眼前的皇帝荒唐至极。
“你母后生前也来拜过她,你可知道是什么时候?”皇帝冷笑着背着手,看着那尊神像,“这紫虚山有仙家结界,女子是上不来的,可你母后失心疯后却总说自己见过她。”
“......你母后还向我求过毒酒,说要解脱......严漓,你说,你母后是不是被这神仙鬼怪蛊惑了?”
严孤山觉得一阵寒意袭来,他看着癫狂的父皇,听着他嘴里说着一个陌生的母后,把自己亲眼看到的谋害说成是自戕。
满眼神佛雕像如山峦倾倒压住他的理智,黑白颠倒,真假难辨。
第115章 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并作春声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严孤山如一道幽灵般翻墙而入郑府,轻手轻脚地穿梭在月影斑驳的廊道之中,最终来到了郑长忆的书房。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郑长忆略显憔悴的身影,他正弯腰对着痰盂,手指深深地抠进嗓子眼,试图将什么东西逼出体外。这一幕,让突然出现的严孤山心头一紧。
“这是怎么了?吃坏东西了?”严孤山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他快步上前,关切地望着郑长忆。
郑长忆听到声音,猛地抬头,见到是严孤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迅速恢复了平静。他直起身子,走到一旁的水盆边,简单地洗了洗手。
一旁的金环,眼神中满是忧虑,轻声提醒道:“公子,您不吐药了?”
郑长忆转头看向严孤山,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作一抹苦笑:“不吐了,那药皇帝吃了这么多年,或许真的能延年益寿。我也吃一颗,就当是滋补身体吧。”
严孤山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轻轻拉过郑长忆的手,用丝帕细致地为他擦去手上的水珠,眼中满是心疼:“你之前试药后都吐了?可那丹药入口即化,又隔了这么久,你怎么还能吐出来?”
郑长忆轻轻耸了耸肩,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服丹药前后不吃不喝,然后用力压舌根,就能连带着胃里的东西一起吐出来。虽然辛苦,但总比让那些不明不白的东西留在体内好。”
严孤山听着,心中更是揪痛不已。
“真的没事,一年一次,就算真有毒也吃不死的。” 轻轻拍了拍严孤山的肩膀,以一种轻松戏谑的口吻问道:“你自己请来的丹药,味道如何?”
严孤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苦笑,摇了摇头:“骗皇粮的道士搞戏法搓的苦药丸罢了。”
郑长忆听了严孤山的回答,不禁哑然失笑。他轻轻嗅了嗅自己的发梢,眉头微微一皱,“这香火味,怕是要将我整个人都腌透了,得去沐浴一番才行。”说着,他自然地拉起了身旁严孤山的手,提议道:“孤山,陪我一起去吧。”
沐浴之后,严孤山轻轻为郑长忆按摩着后腰,那手法本是熟练而有力,但郑长忆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严孤山的手劲似乎比往常更加沉重,且他的眼神中似乎藏着难以言喻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