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不过,其中有几篇却独具韵味,文风婉约清愁。那细腻的情感如潺潺溪流,带着淡淡的忧伤与眷恋,缓缓流淌在字里行间。
  郑鹤看着这些诗篇,竟觉得文风有些熟悉。再仔细一看,发现太子写这几首的时候,是照着金环给李溯写的字帖来写的字迹,每一笔都似乎蕴含着别样的深情。
  郑鹤开口询问,严孤山微微垂眸,轻声说道:“这些是长忆从前所做,我想仿他的字迹。”
  郑鹤这段时间与太子相处,对他的心境已有所了解,他能感受到严孤山内心深处那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于是,郑鹤便不再多言,只是安静地陪着他整理诗篇。
  月影台四周亭台楼阁,飞檐斗拱,在月色的笼罩下,宛如蒙上了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如梦似幻。
  栏杆雕纹精致,仿若诉说着往昔岁月之繁华,其上覆着薄薄一层轻雪,宛如银霜,在月色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泽。
  严孤山默写完从前所做的诗词,放下手中的笔,缓缓活动着手腕和脖颈。
  此时,外面烟火轰然绽放,那璀璨的光芒如同一轮轮烈日,刹那间照亮了整个月影台。
  在这绚烂的光影中,眼前之人儿的身影若隐若现,似真似幻。
  他低头看向那些被自己默写过无数次的诗,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往昔的回忆,那些或喜或悲的情感在心中翻涌。
  他轻轻叹了口气,似是在感慨岁月的无情流逝,又似是对过往的不舍与眷恋。
  然后,他缓缓抬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把自己的毛笔递给郑鹤,微微一笑:“郑公子学富五车,才情过人,此情此景,新年伊始,难道不作诗一首吗?”
  郑鹤欣然接下毛笔,对他而言,作诗本就是信手拈来之事。他略作思索,便挥笔写道:
  烟火流光耀玉台,月影摇情照君来。
  旧尘似絮随风散,新岁如兰映雪开。
  梅韵如烟思缱绻,今情若梦意徘徊。
  且赏人间佳景处,此心常慕碧霄垓。
  严孤山看完郑鹤所作之诗,不禁拊掌赞叹, “真乃绝妙佳作!”
  郑鹤闻此夸赞,嘴角轻扬,谦逊一笑,却将毛笔递回严孤山,亦邀他作诗一首。
  严孤山笑着推辞,摆了摆手道,故意端起架子拉长声音作唱腔:“有公子之诗,如朗月当空,光辉夺目,吾之拙作若萤火之光,岂敢与之相较?实乃不敢献丑哇。”
  郑鹤却笑意更浓,也学着他的腔调:“殿下之才,如渊渟岳峙,众人皆知,还望殿下莫要推辞,且赐佳篇呐。”
  严孤山见状,不再推脱,他转身望向远处。
  只见万家灯火在夜色中闪烁,恰似繁星坠地,辉煌灿烂。
  他回身缓缓伏案,神色凝重,而后手中之笔仿若神助,在纸上笔走龙蛇——
  万家灯火耀金瓯,四海熙宁岁月悠。
  梦逐桓桓光武业,志存烈烈武侯谋。
  山河待整凭吾手,黎庶期安解众忧。
  剑指九霄图伟业,龙旌凤翥护神州。
  ————
  漫天飞雪,如素缟千丈,轻覆京华街巷,恰似银装世界,如梦似幻。
  月影台上,白玉栏杆落雪,如银龙静卧。
  两张新诗被小心收整,夹在了厚厚的昔年旧忆中。
  第161章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每日清晨,曙光尚在与夜色缠绵,太子便起身。
  庭院中,前夜堆积的雪如同柔软的绒毯,他先是细心清理,扫帚划过雪地,发出簌簌轻响,似是雪在轻吟。
  而后,他便在这一方天地练剑习武,身姿矫健,剑影如电,每一招每一式都带起晶莹雪花,在晨光中纷飞旋舞。
  郑鹤总是在一旁静静观望,有时,他们会从东宫的角落翻出陈旧破损的古籍或秘籍,那些书卷满是岁月的沧桑,纸张枯黄脆弱,边角破碎不堪。
  郑鹤便会轻伏在一旁的石桌,如对待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尝试修复。
  更多时候,他跟在严孤山身后,模仿学习那些简单招式,动作虽略显生涩,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严孤山见状,笑着调侃:“你如今是鬼魂之体,无需习武,为何突然有此兴致?”
  郑鹤仰头,展颜一笑:“我在殿下的话本中看到,鬼亦有消亡之危。从前因我慵懒,身子虚弱,才有此下场,当吃一堑长一智嘛。”
  严孤山听闻,知道他也是看开了,也乐得带他一起练。
  没想到还真有点成效,不过不是两人原想的那样。
  一日,郑鹤似有所悟,竟发觉自己能飘然而起。可一个人胡乱飘飞的画面还是透着几分诡异,两人相视,都觉这视觉效果略微吓人,还是作罢。
  不过,太子从野史中读到一则《掌上舞》,灵机一动,觉得可与郑鹤共同尝试。
  郑鹤一听,也是眼中一亮,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大半个冬天,他们都沉浸于此。
  他们特地邀请李源和金环前来观赏。
  表演之时,阳光仿若碎金般洒落在庭院的雪地之上,熠熠生辉。
  严孤山身着一袭劲装,手持宝剑,立于雪地中央,宛如雪中战神。只见他剑眉一挑,身形闪动,宝剑出鞘,瞬间带起一阵雪雾。
  郑鹤身姿轻盈似仙,与严孤山的剑紧密相随。
  他的身形灵活至极,如同春日里随风舞动的柳絮。足尖轻点剑尖,如蜻蜓点水般轻盈,每一次触碰都让他的身体借力翻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