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嘉宁公主听闻后心里一阵后怕。
还好当时她反应快,不然死的就是二斗了。
“公主怎么了?”
二斗看着嘉宁公主一脸忧愁,担心地问了问。
“没事,就是在想我们这个计划能不能行得通。”
她把话题岔开了,不想告诉二斗这件事。在宫里这种事她是司空见惯了,要说难受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但那个时候她又有什么办法。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主,人家怎么会听她的差遣。权衡下,她迫不得已做出了选择。
嘉宁公主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看守的人不算多的话,我们应该会有胜算。”
她们已经用不着传信告诉姑苏王贺兰慈被关进天牢了。贺兰慈大庭广众下抗旨拒婚的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了。
“父王他就是故意的,他要钓的鱼是姑苏王。”
嘉宁公主原本是想让带刀将贺兰慈被皇帝关起来的信带到姑苏去。但是第二日就听闻此事传的沸沸扬扬的了。皇帝向来是要脸面的,这么丢人的事竟然没有封锁消息,反而是任舆论发酵。他放纵舆论发酵,就是为了让人知道。
能和贺兰慈扯上关系的,又跟皇帝有关联的人她只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姑苏王。那个她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只在传闻里听过的风流王爷。
关于姑苏王的身世,更是一段宫中的秘闻。先帝四处征战,打下疆土,册封当时跟他一同征战的五位大功臣。后来却畏惧他们势力过大,会分割自己权力,于是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杀了其中的四位王爷,只剩下年纪最小的一位,他没舍得下手。
当时他才那么小,就拿上刀骑上马跟着先帝上战场了,先帝对他像是兄长和父亲。可又畏惧他将来势力会扩大,于是将他安置在皇宫。
对外说是兄弟情深,不见常想念。实则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好控制。
他在自己封地里喝酒睡女人都随他开心,但是在皇宫里,他再想着跟过之前的日子完全是痴人说梦。
而先帝更是时不时就()诫他。
喝酒误事,色令智昏。
他本就对四位哥哥的死心怀怨恨,又加上被限制自由和常被斥责的烦闷,竟然跟先帝的一个美人有了一腿。
那美人年纪不大,和他年龄相仿。先帝不爱女色,后宫里他一面都没见过的女人多的是。女人肚子大了后瞒不住了,他当时还以为是哪个宫女跟侍卫搞上了。
就是没想到自己兄弟跟自己女人搞上了。
等先帝兴师问罪的时候,他早就吞金自杀了。只留下遗书一封。
信中写道:“臣自知罪该万死,不求陛下原谅,只是孩子无辜。瑜美人年纪尚轻,是受臣花言巧语蒙蔽,误入歧途。实在无颜面对陛下,臣只有以死谢罪。”
他虽对先帝心有怀恨,但毕竟是过命的交情,他可以不仁不义,甚至背信弃义。但是自己不行,如今睡了先帝的女人,那就是自己犯了错,是罪该万死。
原本先帝看到这里仍为他的死感到心痛,可是后面的话却叫他火冒三丈。
“臣自会下去向四位哥哥赔罪,但是陛下所作所为,到了阴曹地府如何面对他们?”
最后两句直道出他心中怨恨。
先帝脸色阴沉,先是将瑜美人送给他,然后等孩子出生后立马过继到皇宫里,再秘密赐死瑜美人。
偏偏不如你意。你要她活,我偏偏不放过,叫你们做一对亡命鸳鸯。你说孩子无辜,我偏偏要培养他做我的刀,要他手上沾满了血,做这天底下的大凶大恶之人!
可是这种恨意随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去世,被时间磨灭了。
先帝留下的立子为帝的遗诏中还有关于这个孩子的。将他封为姑苏王,认祖归宗。
二斗听完倍感震惊。她还以为姑苏王仅仅是皇帝弟弟这么简单。
带刀则完全都没听进去。
嘉宁公主则已经提着两坛子好酒来了。“上好的‘寒潭香’,神仙来了也得醉。”
然后又从手绢抱着的纸包里抖出来一些药粉。“无色无味,我就不信他们能尝出来。”
二斗担忧地问:“这样行吗?既然是牢狱,看守的人总不会少的。”
“但是比地牢里看守的情况松多了。这些年天牢基本就没有住过人。我父王把能杀的人都杀干净了,哪里还有什么人让他关。在天牢看守的人手都没有地牢的一半多,而且这些年他们闲的懒骨头都出来了。所以,我们的胜算大。”
二斗依旧不安,“那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当然是死啊。”嘉宁公主毫不在意地说道。
“所以,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接着他把目光放在带刀身上,“人数不少,你能应付过来吗?”
带刀摸了摸腰间的双刀,点了点头。
只有能把主子从里面救出来,来多少人他杀多少人。
三人商定好了劫狱的主意,公主带着二斗拿着酒就到了天牢的门口。
那人一见是公主,立马站直了,打起精神来了。“公,公主,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嘉宁公主用帕子遮掩了一下笑意,“我来瞧瞧我的驸马爷。他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种苦呢,我来劝劝他,好叫他改改主意。”
“公主你放心!我们哪敢亏待驸马爷!”
这两人在心里直犯嘀咕,贺兰慈哪里是来这里受罪的,他们都快把贺兰慈当祖宗供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