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之后又一连上了糖醋莲丁、清蒸素鲍、烩南北、糖醋山药、鲜蔬卷、酥脆香菇卷、红烧茭白烩青椒、素烧狮子头、琥珀青笋山药片、桂花糯米山药糕、
  集拌、炒、烧、烩,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每个人的面前放了一小盅清蒸吉祥如意八宝饭,糯米伴着果脯清香,让人食指大动。
  食不言寝不语,包间内勺箸轻碰声此起彼伏,剩下的就是小丫头们轻声询问主子们的布菜声。
  随着最后一道雪梨栗子糖水端上桌,素斋宴才算是吃完。
  小丫头们端来小碗清茶给各位主子们漱口,此时吟心才贴过来小声道:“那位说是夜里吹了山风头疼,还在逐风院休息呢。”
  谢荼皱眉。
  这样攀附勋贵女眷的好机会,以王氏的性子哪怕是病得爬不起来,也应当会强撑着起来聊上两句留个印象,她怎么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呢?
  她把目光转向了席面上挂着一脸慈爱笑容,同老太君说着家中事的谢老夫人。
  难不成是谢老夫人怕王氏的言行举上止不了台面,这才禁止她出席的吗?
  两位老夫人聊了好一会儿家长里短,说了些儿女之事,待到荣国公老太君面露倦色,谢老夫人才开口道:
  “人都说春困秋乏,我这虽然仍同老太君说着话,可脑子却着实是转不动了,困得紧,得回去歇个午觉。”
  荣国公老太君也笑道:“咱们是有缘的,这禅会还有几日,也不急着一时聊个透彻。老夫人快回去歇着,我也回房睡半个时辰。如若不然在下午的禅会上打瞌睡,可要被中惠大师取笑了。”
  几人笑呵呵地辞了又辞,这才兵分两路各自回了院子。
  谢荼刚回到逐风院坐下,精力旺盛的顾茹娘便带着桃心来串门子。
  “今日你家三婶婶派了人下山去,说是她头疼脑热,要去请位大夫开副驱寒方子。”
  顾茹娘刚捧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一口,忙不迭地说出了刚刚从自家母亲那里听来的消息。
  谢荼看见她额头微微沁出的汗珠,笑道:“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这也值得你眼巴巴地在午后日头当头照的时候跑过来寻我?”
  顾茹娘被她取笑,却也不恼,白了她一眼,解释道:
  “早晨我就注意到了,她们母女俩前几日去东市置办行头,不就是为了这次禅会能搭上勋贵们?”
  “可今天的禅会,你家那位三婶婶却以头疼难忍为由,没有出席禅会,难保她在憋着什么坏。”
  “更何况我母亲都说事出蹊跷必有因,我特意来提醒你一句,反倒惹了你的厌烦?”
  “罢了罢了,我这就走吧,省得碍了你的眼。”
  说罢,顾茹娘便丢下手中的茶盏,作势要往外走。
  吟心连忙上前拉住她:“我们家姑娘说笑呢,顾姑娘可别气恼,我们家姑娘可是特意包了席上可口的雪梨栗子糖水等顾姑娘来吃呢!”
  顾茹娘果然停住了脚步。
  谢荼见一句“雪梨栗子糖水”就留住了她,当即笑得歪倒在圈椅上。
  顾茹娘瞪圆了眼睛,谢荼这才坐直身子哄道:
  “这隆山寺素来担着我朝国寺之名,如今还有荣国公府上的亲眷住着,守卫定是森严,哪怕是她王氏再有心,只怕也施展不开。”
  “我知晓姐姐是好意,这厢给姐姐赔个不是。”说着便屈膝行了一礼。
  俩人又笑闹了一阵,这才重新坐在一起聊起了荣国公一家。
  “还是你家老夫人厉害,一来就入了老太君的眼。虽说他家不看重出身,可你家那位堂妹未必心气太高,荣国公世子年纪轻轻便是锦衣卫指挥使,身边又有宝珠公主这样的玩伴,怎会看得上她?”
  谢荼笑道:“怎么只能你母亲带着你来相看勋贵,不能让她试上一试,好没道理。”
  顾茹娘这一回没有恼火,反而一本正经道:
  “我父亲也不赞成母亲此番行为,还道他在此次会试中已经看中了几位举子,只等放榜选个进士提拔起来,成就一场‘榜下捉婿’的美谈。”
  “不过我母亲目前还没同意他的做法,所以这才又起了带着我四处走动相看的心思。”
  “我父亲他老人家常说,大宅门里弯弯绕太多,怕我这个直脾气处置不来,折在歹人手里都不自知。”
  这话就说得有些重了。
  只是顾家几代妻妾和睦,并没有什么后宅腌臜之事,顾大人怎会有如此感慨?
  不过,因为顾茹娘的这番话,谢荼突然想起前世里的一个人。
  于是,她便顺着顾茹娘的话头问道:“离放榜之日还有十几日,你父亲是怎么看中举子的,看中的又是谁?家世如何呢?”
  “若是个惯会趋炎附势之人,在被‘榜下捉婿’之前定将自己伪装甚好,你父亲又该如何分辨呢?”
  “你母亲的担心不无道理,她也是怕你父亲被人蒙蔽,让你后半生吃尽苦头。”
  若看上个像那个人一样,趋炎附势、背信弃义的小人,顾茹娘的日子只怕是要过得艰难。
  顾茹娘吃着糖水,说起了自家父亲的事儿:
  “举子们进京备考的时候,贡院那边就有各个地方递上来的名册和童生试到乡试的成绩。”
  “他是个闲不住的,着人拓印下那些人的卷子,带着我家两位哥哥逐一翻阅了他们的答卷,这才拟定了考察的名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