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他们进门的时候,谢荼轻轻瞄了一眼谢芸。
  只见她小脸儿红润,眼圈儿发红,看着谢愉恩为首走进屋子,伸手拽了拽谢老夫人的袖摆。
  谢荼心中了然,只怕今日谢老夫人不会轻易在谢愉恩的面前发作了。
  谢愉恩自觉坐在了上首的圈椅上。
  谢英年长,顺着谢愉恩的左手边坐下,挡住了窗棂缝隙中漏进来的晚风。
  谢荼刚想顺着哥哥的位置往下手坐,一直半阖着眼没吭声的谢老夫人却突然发话了:
  “荼丫头,你过来。”
  谢老夫人声音淡淡的,暂且听不出什么情绪。
  谢荼心中暗叹了一口气,深知老夫人要开始发作了,只得乖顺上前走了几步。
  她忽然想起一个笑话来,说是一家子骨肉,做父母的总是无法一碗水端平,惹得兄弟姊妹互相记恨,父母懊悔不已,痛呼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何一碗水怎么端也端不平。
  旁人就说了,手心手背的确都是肉,可是手心的肉和手背的肉到底是不一样的,你握拳只能护住手心,却用手背去硬碰硬,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呢?
  她突然很想知道,谢老夫人是依靠谢愉恩才能享受谢家老太太的尊荣,那为何她却把三伯父一家放在手掌心里护着呢?
  谢荼上前走了两步,脸上也没有露出半分怯懦,直直地看着谢老夫人:“祖母唤荼儿来,是有何事?”
  谢老夫人十分不喜谢荼的神情,觉得她傲慢无礼,眼高于顶,根本没有把她这位祖母放在眼里。
  但是碍于谢愉恩还坐在一边,还有惯于护着谢荼的谢英坐在一旁虎视眈眈,谢老夫人到底没有直接开口训斥人。
  她先是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谢荼的打扮,开始挑起刺来:
  “以你如今的年岁,还是穿得素净些的好,成日穿得花花绿绿的难免招蜂引蝶,一点都没有大家姑娘的风范。”
  谢荼今日穿着的是一件翠绿色湖绸缎子的对襟,下面搭的是一件百花刺绣百褶裙,是应了春日的景色。
  京城里,每到春日各家高门贵妇便会举办各式花宴,邀请各家姑娘们参加,或品诗,或赏花。
  因此春日里姑娘们多会准备许多颜色鲜艳的春衫,以备外出参加宴会穿着打扮。
  谢荼这身翠绿色的春衫,根本算不得什么过于艳丽。
  更何况,在这屋子里,还有个穿着茜色的谢芸在,她哪里能算得上是花花绿绿呢!
  谢愉恩的目光随着谢老夫人的话移向谢荼。
  可还没等他发话,坐在一旁的谢英倒是先开口了:
  “芸妹妹这身茜色衣裙好似比祖母院子里的花还要娇艳不少。”
  他直言谢芸身上的衣服更加艳丽,为何不批评更艳丽的人,反而要对一个翠绿色苛责起来。
  谢老夫人一口气被他顶得哽在心口,气得轻拍桌面,呵斥道:“长辈说话,你随意插什么嘴?”
  谢英面不改色,仍旧笑嘻嘻道:“孙儿这不是怕祖母眼花看错了人,明明芸妹妹的衣裙颜色更艳丽,为何只盯着我家妹妹说事?”
  他不轻不重地直接顶了回去。
  反正父亲坐在上首没有发话,显然是默许他替妹妹出头。
  他是孙子,且是各不受宠的孙子,住在外院,甚少进后院,自然对于祖母对待谢荼的态度少有耳闻。
  就连穿衣打扮这点儿小事,祖母都要当众批评妹妹,给妹妹没脸,可想平日里对妹妹有多差劲了。
  “眼看着春宴就要开始了,你掌管着谢府里的中馈,应该提前想着给你妹妹开始置办行头。”
  “她母亲如今还未清醒,带着她四处走动的重任,可就要交给你了。”
  谢荼垂着头没吭声。
  虽然一笔写不出两个“谢”来,可是谢家三房人分家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情了。
  王氏、谢芃还有谢芸母子三人住在京城谢府中,是奔着在谢老夫人膝下尽孝而来,吃穿用度自然得是他们三房人自己出。
  若是谢老夫人自己出银子补贴他们母子三人,京城谢府中上下没人会随意置喙。
  可眼下既住在谢府里,吃喝用度已经从府里出了,
  现在又要从府里出银子给三房的人置办行头,这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他们二房又不是冤大头!
  “怎么?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你尽管和祖母说。”
  谢老夫人还一脸慈爱地拉着谢芸的手吩咐着:
  “不算上一回在隆山寺的露面,这可是芸丫头头一回正式在京城大户人家间走动,你给你芸妹妹准备的衣裙,一定要端庄却不失俏皮,要有你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的特点。”
  “比照着往年花宴的数量,你比着两倍的数给她备着,首饰头面也成套地备着。”
  “你眼光好,手里又有你母亲的陪嫁铺子,想必京中时兴的款式料子,你都能给你妹妹弄到最好的不是?”
  这番话,谢老夫人说得又快又急,丝毫不客气的模样,让谢荼以为这府中的银钱都是他们三房说了算似的。
  谢荼的眼神求助似的飘向了谢愉恩和谢英。
  谢英跃跃欲试,却不及谢愉恩率先开口说话了。
  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母亲您得给荼儿说清楚,三弟给您稍了多少银两给芸丫头置办这次春宴的行头,您说个数,这样荼儿也好斟酌着去办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