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姚掌柜的连忙道:“这天杀的,难不成是顶了官司,或是背着主家私下倒腾库房里东西的糊涂精?”
钊大当家地摇了摇头,他虽然不知道那伙人的来历,却也有些猜测:
“我看他们行事作风不像是偷偷做事的,酒敞开了喝,肉敞开了吃,就连说话也都敞开了说,没有丝毫顾忌。”
姚掌柜的摸着几张皮子,清点着账目正在低头记着,冷不丁地问了一句:“难不成说了些不得了的小道消息?”
钊大当家没有设防,顺着他的话头继续往下说:“就说什么边关那边在找什么人,估摸着是军营里的逃兵,还说得有模有样的。”
“我们坐得离得近,就多嘴问了一句,那几人便说好像是京城里的高门大户,估计上面要雷霆震怒了。”
钊大当家压低了嗓音,继续道:“等我们进京的时候,貌似又遇到了那伙人。”
“不过显然又换了身穿着打扮,似乎他们更加笃定了之前的猜想,还说了逃兵的姓名。”
姚掌柜似乎被吓了一跳,连忙打断他的话头:“钊老弟,这可使不得,此等秘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钊大当家也知道自己失言,也吓得抬头去看对面那两个听故事的人。
谁知道那两人正摸着姚掌柜抽出来的几张皮,悄声说着话,似乎根本没注意到他刚刚透露的小道消息,当即松了一口气。
“钊大当家,账目理好了,你看看是不是这些个数目。”姚掌柜急忙岔开话题,“咱们头一回做生意,老弟可得松松口,赠些香料奇货,别让我们吃个大亏啊!”
钊大当家感激姚掌柜的提醒,自然是没有不应的:“这好说,姚掌柜尽管挑,这头我都能做主。”
姚掌柜又问了些他们部落的风土人情,少东家一字不落地听了个全乎,有疑问的时候,那小厮便主动开口帮着询问。
钊大当家想做成买卖,也想自此定下京城这处后续的所有买卖,自然没有不依的,全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一丝不耐烦。
甚至最后,少东家走的时候,钊大当家还站起身来送行道:“若是公子还有想知道的,尽管来找我。”
少东家闻言点了点头,微微颔首才离去。
回到楼上雅间,谢荼皱眉得出结论:
“果然是京城里的人在搞鬼。”
“可你姜家世代忠心,与人为善,朝中并无树敌,究竟是谁要落井下石?”
第69章 对策
姜家身份特殊,定远将军镇守边关,可以说是皇帝稳坐高位的定心丸,而长宁郡主又是助力皇帝夺嫡的重要功臣。
即便是个女流之辈,她在朝中众臣心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可谓满门姜家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到底是什么人,想着要拔除皇帝的左膀右臂呢?
即将失去左膀右臂,什么也干不了的皇帝,对这件事究竟知道多少呢?
“横竖现在已经知道敌人就暗藏在京城里了,我之后小心行事便是了。”姜鹤见谢荼拧紧一弯秀眉,非常困惑的模样,连忙开口劝慰道。
谢荼狠瞪了他一眼,想埋怨他没心没肺,可眼下的确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你兄长可说了,密诏之中让他去做什么危险事了?”
谢荼琢磨着,也许是姜鹄收到的那密诏之中秘密吩咐的事情,动到了谁的利益,这才被人兵出险招,想要除去这个眼中钉。
“都说是密诏了,我兄长自然是不会透露半个字的。”姜鹤依旧笑嘻嘻开玩笑道。
谢荼见他插科打诨,也知道他是在宽慰自己,
懒得再和他争论。
左不过本身就是姜家自己的事情,姜鹤自己都不着急,她身为外人,也着急不来。
恰好时辰也不早了,府里谢老夫人还等着她给自己出气,她也不好再在外头耽误时间。
“那我就先回府了,胡商这头若还有有用的消息,你知会我一声,我们一起商量着办,总比你一个人无头苍蝇似的瞎转悠来得强。”
谢荼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
姜鹤打定了要宽慰她的心思,满不在意道:“知道了,我兄长眼下安全得很,你放心好了。”
谢荼只好带着典心、吟心二人打道回府。
等到谢荼的马车消失在视野之中,姜鹤才露出凝重的神情,叫来一直候着的陈全:
“那个招了的人,当真是说,收到的是大内的指示?”
陈全的脸色也不大好看:“是,那人是个硬骨头,怎么都不肯开口,最后还是薛神医配了个所谓的‘吐真剂’,加上季明的手段,让那人误以为得到同伙的救治,这才露出破绽。”
姜鹤一双好看的桃花眼淬满了冷意。
他不怀疑薛素的本事,除非这人是经过特殊训练,知道如何在脑中形成双重虚假信息,故意被他套出,还要故意被他捉住才行。
可这多重“故意”,得是多少个巧合才能够达成的。
姜鹤的心里冷得可怕,他在想,所谓功高震主,皇帝终究是要开始向他们姜家下手了吗!
“派个人,把兄长重伤之事透露给我母亲。”
沉默良久的姜鹤,再次抬起头时,眼中透出的是无比坚定的决心。
“母亲犹豫了这么久,是时候该作出决定的时候了。”
————
谢荼回到府里没过多久,益晖堂那头就派人来传话,让谢荼收拾了东西,住到益晖堂去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