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未免夜长梦多,末将赞同张大人之意,趁着那等贼人还没反应过来,将军不如即刻上路,还能甩他们些距离出来,也能有喘息之机筹谋后续应对之法!”
  谢荼算是看明白了,这个郎将军根本早就做好了要护送他们一行人进京的准备。
  只是一开始的咄咄逼人,是在等着蒙冤受屈的姜宗林表态。
  这也是郑家在等着姜家的表态,是所有武将在等着的表态。
  第122章 传闻
  回京小队集结很快,当天下午由那两名小将点好人手带到姜宗林处。
  “定远将军,人我是给您备好了,可命能不能留在自己手中,可是看您自己的本事了。”郎将军站在院子里,歪着脑袋笑嘻嘻道,“咱们武将可都在等着这件事水落石出呢!”
  正如谢荼猜想,姜宗林通敌叛国之事定然会引起大梁国上下轩然大波,明白人自然是明白这只不过是皇帝想要收回姜宗林手中兵权的借口。
  可是姜宗林如何能脱罪,这才是重点,这意味着诸多世家今后的行事多要参照这件事的结果而定。
  大约是他们一行人出城时随从人数变多,藏在暗处的歹人大概不敢擅自行动,所以当天下午出城后,一路太平,并没有什么突发事件。
  但是,风平浪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第二日傍晚,他们在一处临水处扎营,这一次,歹人进攻手段更加凶残且强硬。
  ——————
  没过多久,京城收到了一封边关快马加鞭送过来的消息。
  押送着塔卡拉的定远将军一行人,在半道上遇袭,小队被歹人冲散,定远将军及身边的副将下落不明,生死不明!
  一时间京城世家人人自危,就连被关在定远将军府中的长宁郡主和姜鹤都得到了消息。
  “一定是出事了。”姜鹤努力掩饰住自己因担心而颤抖的双手,“当初就该阻止她跟车去雁荡关的。”
  长宁郡主跪在佛龛前,神色却比他淡定得多。
  “咱们既然相信谢荼,就不必再多言。”
  “总之现在只是失踪,没有消息反而是好消息,说不定他们找到了更好的脱身方法呢?”
  “你不如趁着陛下的精力都在你父亲的身上,和谢相商议商议,帮着谢荼快些找到她母亲的下落。”
  “这样将来你去求娶人家的掌上明珠时,谢大人会看在你努力的份上,少为难你些。”
  长宁郡主还有心情打趣自家儿子,一点也没被姜家被围困的事情影响。
  姜鹤愣在原地,琢磨片刻后抬脚出了荣恩院的屋子,往自己的书房走去。
  长宁郡主身边伺候的碧溪笑了笑,给她端了一杯茶道:
  “郡主倒比公子还要乐观些,都开始操心他娶妻的事情了。”
  “不过奴婢瞧着,公子怕是听进去了,正回书房琢磨着如何救人呢!”
  长宁郡主此时才微微睁开双眼,眸子中闪着冰冷的寒意:“是时候该找点事情给他做做了,免得注意力一直在姜家上面,我们的人不好动手。”
  碧溪的目光不自觉得沾染上落寞情绪,颤着嗓子道:
  “娘娘……”
  长宁郡主终于忍不住喉头的虚痒,激烈地咳嗽起来。
  碧溪连忙递上手中的茶水给她润喉,双手不停歇地拍着她的后背,企图缓解她的咳嗽,可收效甚微。
  一阵高过一阵的咳嗽声甚至盖住了碧溪的拍背声。
  长宁郡主的脸涨得通红,唇瓣却如死人一般的惨白。
  “娘娘……”
  递到她嘴边的茶杯里的茶水不减反增,清澈的茶汤里掺杂进一缕暗红色,如棉絮般飘扬在茶杯中。
  “本就是油尽灯枯的身子,能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为了姜家父子,身为妻子、母亲,这些都是我应尽的责任。”
  碧溪双眼满是泪意,心疼极了。
  待咳喘逐渐平稳后,长宁郡主勉强掏出一方帕子擦了擦唇角,带出一丝讥讽笑意:
  “既然他不顾念一丝骨肉亲情,那我也不必替他隐瞒那些过去的事情。”
  “通知那些人,务必要让那些陈年旧事重新被人提起,要让他知晓鱼死网破的道理!”
  长宁郡主喘息着将帕子扔进一旁的炭盆中,亲眼看着火焰吞噬帕子,将帕子烧成灰烬。
  碧溪盯着逐渐湮灭的火焰,沉默半晌后,终于点了点头。
  ——————
  姜鹤虽然被禁足在定远将军府中,可他的部下皆是好手,能在不惊动守卫的前提下溜出府去帮他办事。
  没过多久,他就得到消息,宫中被
  陛下一直藏匿着的人,的确是多年前已经“逝世”的谢相夫人,杜一南。
  姜鹤猛然将手中捏着的羊毫笔掰断。
  “先想法子从今年放出宫的那批人里传出消息,说是宫里有个……”
  ——————
  京城中不知为何,突然传出三条过于离谱的消息。
  第一条是,定远将军姜宗林通敌叛国之罪另有隐情,看似畏罪潜逃,实则在回京替自己澄清途中,被是因被某些京城势力以各种手段暗杀,性命堪忧。
  第二条是,多年前陛下夺嫡之时,以各种阴谋手段坑害了自己的手足,致使手足接连犯错,惹得先帝震怒,当今陛下才逐渐走入先帝视线中,成了最终的大赢家。
  第三条是,宫中有一处冷宫宅院,多年来常常有怪事发生,不少人都曾经亲眼看见或者亲耳听到冤魂哭泣,但是那些人却在之后的一年里接二连三的因意外而丧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