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父皇固然有错,可天子知错要由他自己承认,并不是你举兵逼宫的理由。”
成惠帝面色铁青,半边身子毫无感觉,仅有的半边身子却半分力气都使不上,只能缓声开口:
“孽障,还不快跪下!”
“濯儿,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朕已疲惫,再无力气处置。”
在大臣的面前,他深感颜面无存,只想着快点儿能有个人出来处理或许所有事情。
“是,父皇。”梁濯得了皇命,命人带众位大臣下去休息。
“如今真相大白,众位大臣已经知道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相信朝廷一定会还姜家一个公道,给
谢夫人一个交代。”待人走清,梁濯这才再一次开口。
“你!”梁洙后退两步,再一次拔剑而起,恍然大悟,“是你!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是你在搞鬼!”
但是他的举动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梁濯身边的两个小太监装扮的人,三下五除二便卸下了他手中的长剑。
原来,这两人正是姜鹤身边的陈全、季明,之前差点儿打不过,完全是装出来的,为的就是降低梁洙的防备心。
“是你和皇后娘娘联手,将我的内外援军隔开,是你和姜鹤联手,以黄雀在后的姿态,从我手中抢走了账簿原本,是你又故意露出破绽,让我趁乱捉了几位皇子和大臣入宫加以胁迫!”
“好一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戏码!”
“我和父皇两败俱伤,你却得了人心!”
梁洙目眦欲裂,看着床榻上的成惠帝,恨声道:“你放权给他这样一个病秧子,也不怕就此绝了大梁的江山!”
成惠帝满脸颓败,他显然已经明白了什么叫作大势已去。
他早该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六皇子梁濯,为何能逃过二皇子的毒手;
为何平日里嚣张跋扈,浪荡纨绔的姜鹤,会站出来列举出所有证据;
为何本该待在深闺中的谢荼会出现在御书房里。
“你们早就联手了,皇后,你出来吧!”
话音刚落,郑皇后果然出现在了御书房内。
她在御书房的暖阁之中,不知道已经待了多久。
“陛下病重,合该选个称心的皇子继承大统。”郑皇后笑得端庄,眼中含泪,“几十年夫妻,却如同世仇一般尔虞我诈,互相防备,这种日子,我早就受够了。”
——————
京城之中,万家灯火逐渐熄灭,早晨的几缕阳光慢慢爬上云头,洒下大地。
小摊贩们为了生计早早出来忙活,私塾中朗朗读书声绕梁而去。
皇城之外,无人知晓,昨夜皇宫经历了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逼宫大戏。
成惠帝病重,忧心国不可一日无君,特命郑皇后陪同自己,着人抬着病榻上了早朝。
当着众臣之面,把查到账簿原本之事公之于众,委婉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一片哗然中,成惠帝留下一句,由六皇子梁濯代为监国,命钦天监卦算好日子,择日封太子后,便散朝养病。
众臣虽知昨夜皇城以内必定有过变故,可被送出宫的大臣们都被封口,没人知道当晚的真相。
定远将军洗刷冤屈,姜鹄被放出狱,姜家团圆。
回雁荡关报信的吟心也终于乘坐马车揪着湘南郡主回到京城。
同行的还有四处漂泊、行踪不明的邹神医。
有邹神医在,长宁郡主的咯血病症终于是止住了。
“老夫无法让娘娘恢复如初,这毒终究是有伤身体,不过,若是加以调理,日日温补,将来抱孙还是有希望的。”
姜宗林激动万分,磕头下跪,却被邹神医制止:
“将军大义,驻守边关十几年,保家护国之情,无人能及,老夫也只是以自己所学治病救人,算不上什么救命恩人。”
邹神医挥挥衣袖再次云游上路。
姜家众人心中一大块石头终于落地,人人欢喜,仅有一人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鹤儿又被那老顽固轰出来了?”
这日,卸下兵权在家侍弄花草、遛鸟逗狗的姜宗林挨到自家夫人身边,指着院子里立在树下发呆的姜鹤道。
长宁郡主刚刚吃完一碗苦药,舌头发苦,眉头紧皱含了一颗蜜饯。
“是,这蜜饯还是谢荼那孩子亲手制成派人送了过来。鹤儿好不容易抓到这个机会,带着礼品说要上门亲自感谢她,结果硬生生被谢大人给拦了回来。”
“说是,男女大防,不可相对。”长宁郡主摇了摇头。
“我看,不如我上门去把那老顽固请了来,咱们两家人好好谈一谈两个孩子的婚事,到底结不结一句话的事情,怎能这般为难我儿?”
姜宗林咬着后槽牙摩拳擦掌,愣是把相邀之事说得跟劫人一般。
他道:“谢荼那丫头知书达理,聪明伶俐,的确是个难得的良配,就是她那父亲着实难搞。”
长宁郡主笑道:“倒也不怪谢大人,谁叫咱们两家婚事八字还没一撇,咱家就让谢荼一个姑娘家以身试险,救你于水火。”
“身为父亲,谢大人完全有理由生气。正好也磨一磨鹤儿的脾气,免得将来亏待了谢姑娘。”
姜宗林一时语塞。
这是事实,换作是他,他也会生气。
“鹤儿委屈了这些年,咱们做父母的可不能只在旁边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