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如果不是他的神色太过认真,阳焱差点以为他是在嘲讽自己了。
  “此物既然是杨夫人亲自种植,想来她是最懂它们的人,不如请杨夫人为你解惑。”
  杨氏知道儿子是在给自己露脸的机会,当然不会拒绝,拎起裙子就走到田里,抓起一株藤蔓轻轻一扯,几个小儿拳头大小的东西就被带了出来。
  这还不算,在地里还裸露了好几个比之更大的,杨氏将其从泥里取出,却还不停歇,用插在旁边的竹杆继续往下刨,最后足足挖出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黄灿灿的东西。
  老皇帝本就不是不通庶物的皇帝,跟着阳焱种了几个月的地后,对于田间的产量更是一清二楚,心中飞速地计算了一下,脸上顿时涌现喜色。
  “仙师果真所料不错,有了此神物,以后我大桓朝再也不会有百姓饿肚子了!”
  随行的两个侍卫反倒没有他懂得多,不过他们反应很快,立即就齐声恭喜起老皇帝。
  “可是这个好像是不能吃的。”正在众人高兴的时候,杨氏却泼起了冷水。
  一瞬间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身上,杨氏面色有些局促,但还是坚定地说了出来:“这东西是一个山民无意间发现的,虽然有人吃过无事,但也有人食用之后上吐下泻,还有人因此丧命。”
  第229章 相府“千金”17
  听说居然还吃死过人,老皇帝却丝毫没有忧色,仙师既然能领着他到这里,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果然阳焱立即便道:“应该是吃的时候不对,许多食物未成熟的时候,或者是生芽变质的时候,也会产生毒质的,可以让人研究一番。”
  “仙师所言极是,”老皇帝的热情一点也没有被这件事打消,对杨氏和蔼地笑了笑,道,“待朕命太医查探过后,若是证明此物可以食,定会记你一个大功。”
  杨氏闻言脸上却没有喜意,“扑通”一声跪下,面色发白地道:“民妇有罪。”
  “夫人莫怕,”老皇帝不解其意,安慰道,“所谓不知者不罪,朕不会责怪你之前的少许冒犯,反而你发现了于国有利之物,朕该奖赏你才对。”
  “民妇不敢欺瞒皇上,”杨氏却伏首道,“民妇原是丞相府侍妾,因惧于主母刻薄,出嫁的女儿又不幸病死,万念俱灰之下假死逃了出来。”
  老皇帝想不到以为只是普通的妇人,竟然还牵扯到了曾经的一国之相,仔细地询问起她事情的前因后果。
  杨氏只隐瞒了儿子的事,将如何假死又如何逃出相府的事一五一十地道来,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泣不成声。
  她实在是压抑太久了,在丞相府里虽然衣食无忧,但每一日都过得心惊胆颤,生怕什么时候儿子的身份就被发现,她不觉得祁宣能够护住她们母子,否则前头几个公子也不会死得不明不白。
  幸好儿子自己争气,脱去了桎梏之后就一飞冲天,连尊贵的皇帝陛下也对他尊敬有加。
  祁宣因为儿子落难一事她不觉得是儿子的错,当日祁宣行刑,念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她曾妆扮一番前去送行。
  听着行刑官逐条逐条念出他的罪行,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这个人罪有应得,想到自己曾经和一个满手血腥的人同床共枕,她就感觉到不寒而粟。
  那可是上百条人命啊!虽然不是直接死在祁宣的手上,但全都是因为他的命令所致,害了那么多人,难道他晚上睡觉都不会做噩梦的吗?
  杨氏原本还做了些他爱吃的东西,打算叫人给他送上去,至少不要做个饿死鬼,见到受害人家属在法场既伤心又欣慰地大喊他恶有恶报,甚至鼓掌称庆。
  一时间心里那些许怜悯和愧疚全都消失无踪,她转身就走,带去的东西也被她分给了乞丐,像这种人根本不就配得到别人的善心!
  老皇帝听完她的讲述之后一时没有决断,绿莺跪在一旁心里急得不行,杨氏倒是还算镇定,焱儿说过这位九五至尊心有善意,知道她的经历之后大概率不会追究。
  况且儿子让她种的这作物产量是真的惊人,若是证明能食物的话,绝对是于国于国有大功的,便是犯下重罪也足以抵消,更不要提她这些相对来说算是极小的事。
  果然没让她们等多久,老皇帝就对两个侍卫下了禁口令,还宽慰她叫她无需多想,待验过她种的作物之后,若是有用,定会给她记一个大功。
  得到准话之后,杨氏才真正地放下心,和绿莺一起恭敬地送皇帝也了门外,回来后和李妈三人相拥而泣。
  “好妹子,过了今天这一关,以后再不用提心吊胆,咱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莫要再掉眼泪了。”李妈自己忍不住泪眼,却细细地替她抹去泪水,小声宽慰。
  “姐姐,我担心焱儿。”杨氏摇了摇头,垂眸不语。
  虽然她不认为焱儿有错,但若是被人知道了他和祁宣的父子关系,即便他做的是大义灭亲的事,也免不了为世人所垢病。
  而且她们今日的行事对皇上来说算得上是利用了,万一有一天东窗事发,论的就是欺君之罪,到时候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她不敢去想像。
  她原是不愿意焱儿冒这么大风险行事的,可他却一意孤行,放话说若是她不肯配合,就直接秉明陛下,是罪是罚任陛上看着处置。
  杨氏无奈之下也只能答应下来,毕竟儿子年轻气盛,她真的怕他会冲动行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