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陛下。”
皇帝咳了几声,对三人中的他招了招手:“过来,让朕好好看看。”
少年缓步上前,谨慎地低着头,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充满忌惮和探究。
“朕听说,世子说动了城郊野营的将军戚辰,借了五千精兵,进宫勤王?”皇帝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令其他人心中一紧。
皇帝要追究镇南王世子勾结野营将领?
少年不卑不亢地道:“回陛下,城楼敲钟乃宫中有难之意,微臣不敢有误,奈何手中无人可用,这才斗胆出城,向城郊野营请求借兵。”
他似是怕皇帝怪罪戚辰,又道:“戚将军适时操练归来,听闻宫中情势危急,时刻悬心,为陛下安危所系,答应进宫救驾。”
“陛下,戚将军一片忠心,可昭日月!”
元澈拿不准皇帝对这个回答满意还是不满意。
因为坐在上手的人始终沉默不语,任他维持着躬身汇报的动作。
宛如一场无声的博弈。
昏暗里,静寂也有了重量,每过一秒,便更重一分,沉沉压在元澈单薄的肩头,压得他透不过气。
“父皇,世子去野营借兵的主意是女儿出的。”
陆璇玑打破了沉默。
她抬眼,大着胆子上前抱住了皇帝的手臂,很委屈似的:“从前都是父皇保护女儿,如今父皇有难,女儿也想保护一回父皇,不许么?”
亲昵如昔的撒娇令皇帝微微缓和了脸色。
他摸摸陆璇玑的头,道:“璇玑这样孝顺,朕怎会不许?只是野营如此轻易出借精兵,朕担心他们乱了纪律……”
陆天枢立刻接道:“此等忠臣良将,父皇应当厚赏才是。”
皇帝淡淡看了他一眼,不可置否:“今日救驾的皆是功臣,自然该赏。”
话虽如此,依然未叫少年起身。
元澈琢磨着再说点什么,门扇轻响了一声,一身黑锦袍的御前内侍急促地迈步进来,走到皇帝身边,递上一封信笺。
少年离得近,听内侍耳语说了“钦天监”“国师”等字眼,不由悄悄抬眼。
皇帝拆开信笺,上面只有一句话。
“荧惑顺行,月孛入娄,吉。”
信纸展开的瞬间,天地间蓦然呼啦啦刮起了狂风。
雪与尘土飞扬,吹散血腥气,也吹开了虚掩的殿门。
皇帝若有所感,向洞开的殿门外望去。
天幕忽然亮了起来,拨云见日般,太阳从云里露出了影子,一道光线恰好照在少年的红袍上。
阳光照彻,方才冷凝阴郁的氛围似冰雪般融去,徒留纸上的飘逸字迹。
贵人在侧,否极泰来。
皇帝怔怔看着光里的少年,渐渐的,脸色松缓下来。
天放晴了。
他松开了握着信纸的手指。
像一位普通的长辈,轻声道:“好孩子,这一路过来,累了么?”
……
裴怀虚等了许久,只等到陆天枢和陆璇玑从内室出来。
他看了陆璇玑一眼,二人心照不宣地离开人群,走到檐下。
久违的日光正好,照得人暖洋洋的。
裴怀虚两手笼在袖中,眯起眼问:“他呢?”
“被留下了。”陆璇玑耸了耸肩:“国师信里不知写了什么,父皇这会儿坚定地认为元澈是他的福星,不肯放呢。”
裴怀虚笑笑,声音很轻:“这样么?甚好。”
两人间沉默了一会儿。
陆璇玑再度开口:“裴大人看起来有心事?”
裴怀虚远眺城郊,看不出在想什么,半晌才道:“他和公主殿下……当真是老乡?”
陆璇玑眼神一动,打量了他几眼,慢慢道:“大人这般聪明,多半早已猜到了许多事——又何必多此一问?”
裴怀虚收敛了笑意,许久没说话。
殿中似乎又热闹了起来,远远传来少年的声音:“裴兄呢?裴兄!”
“他找人呢。”陆璇玑冲殿中努了努嘴。
裴怀虚转身时,忽的又道:“你们从何处来,某不管。”
青年轻声问:“……但,往后还会回去么?”
就算元澈想走,他也不可能放手了。
——哪怕动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但他不想走到那一步。
“你自己问他吧。”
陆璇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她笑了笑,道:“我想,他会亲口告诉你答案。”
第102章 终章
宫变过后,皇帝快刀斩乱麻,第三日便处斩了一众叛贼首领和乱臣,杀得人头滚滚,平白为年关蒙上了一层血色。
陆天权下狱,和丽妃及外祖家尽数在天牢团圆。
看在他是皇子的面上,行刑推迟到了年后,但终究是个死局,令人唏嘘。
乌恩其是遭秘密处决了,还是逃了,元澈并不清楚。
那日被押下去后,元澈就没再见过他,大理寺整理出的行刑名单里,亦无乌恩其的大名。
连图雅氏都抓回来了,拥有琥珀眼睛的男人杳无声息。
他的苍鹰在元澈面前盘旋过一回,不等少年抓住,远远飞走了。
苍鹰去了何处,元澈不知,也许天高海阔,它总能找到归途。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人的名字被悄悄湮没在了宫变里。
皇帝不说,陆天枢不提,就连老亲王也三缄其口,好像这么大个活人凭空消失在了下雪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