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祝饶问:“杨董不在?”
  杨先生苦笑:“这件事情解决前,爸爸是不会再上山了。”
  虽然晚上依旧睡不好,但谁说得准山上会发生什么更糟糕的事情呢?
  “我们兄妹这几天都会住在山上,你们要是有什么事情不方便电话说的话,也可以直接来找我们。”杨先生道,“我就住在左数第一间。祝先生,饭后我再带你俩去收拾好的房间。”
  祝饶微微颔首:“有劳。”
  和杨先生说话时祝饶也没闲着,很快就把一小碟挑出了刺的鱼肉推给左时寒。祝饶事先尝了一下,鱼肉确实鲜美,只是刺委实有点多,稍不注意恐怕就要卡着喉咙,像李道长碰都不碰那道菜。
  杨先生有些被祝饶挑刺的手艺惊到,挑完鱼刺前后的鱼肉简直没什么变化,离谱的是祝饶还是用筷子挑完的,压根没上手。
  “鱼是附近山涧捉的,虽然刺多了点,但肉是一等一的鲜。”杨小姐笑道,“以前常听哥哥说,我自己也是这次才吃到。”
  “杨小姐以前没来过这里?”祝饶问。
  杨小姐摇了摇头:“我出生的时候爸爸就不回来了。”
  李道长咦了一声:“逢年过节,也不用回来看看亲戚的吗?”
  杨小姐脸上的笑容淡了许多:“没有亲戚,闵山村除我们一家姓杨,其他人家都姓柳。”
  李道长若有所地地低下头。
  左时寒没有吃很多,很快就放下了筷子。
  杨先生看到后也把筷子放下了:“要不我带左小先生先去房间?”
  左时寒点了下头,低声对祝饶道:“我先过去。”
  杨家租的农舍一楼四个房间,共有两层。
  像是客厅等房间和杨家兄妹的住处都在一楼,请来的道长们被安排在二楼,左时寒和祝饶无疑是住一间的。
  “被褥都是新的,我让柳二姨就铺了一床。”杨先生走在前面,回头笑了笑,“你们总不会介意吧?”
  左时寒轻轻嗯了一声。
  “卫生间和浴室在远一点的地方,就是院子里独栋的小房子。晚上走廊里的灯虽然不关,但可能还是有点黑,如果看不清路的话你可以打支手电筒,就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杨先生说着打开一扇门,然后把钥匙递给左时寒,“给,钥匙,走的时候把钥匙放窗台就行了。”
  左时寒这才把目光从一个地方移开,接过那把钥匙。
  杨先生往左时寒先前看的方向看去,愣了一下:“你在看那啊。”
  站在二楼的走廊,隐约可以看见远处杨家老宅所在。只是现在天色已经很暗了,工地里一片模糊,看不到棺材。
  “左小先生也懂这些东西吗?”杨先生问。
  左时寒答非所问:“原先的房子,是不是你爷爷奶奶建起来的?”
  杨先生怔了怔:“这……这我也不太清楚,应该是吧。爸爸好像和我说过爷爷奶奶那辈我们家才搬来闵山村,应该是那个时候。”
  杨先生皱着眉:“我记不清了,要不我打电话问问我爸?”
  左时寒点点头。
  杨先生当即打了个电话,那头杨老板很快就就接了,而且一下子就给出了答案。
  挂断电话后,杨先生道:“确实是爷爷奶奶来闵山村后建的,这建房子的时间,和棺材有什么联系?”
  左时寒道:“它可能是在建房子前就埋在那里的,也可能是建房子的时候埋进去的。”
  杨先生倒吸一口冷气:“难道……难道是有人故意害我们家?”
  左时寒垂眸想了想后,摇摇头:“也不一定。”
  杨先生却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着急慌忙就要离开:“我得和我妹妹说说这件事。”
  脚步声很快就远了。
  左时寒在走廊上站了一小会儿,直到祝饶上楼来找他,才把目光从远方漆黑一片的工地上移开。
  他很习惯地抬起手,让祝饶牵着他走回房中。
  第30章 棺材(三)
  闵山村并不富裕,在这里最好的房间也显得有些简陋。杨家租下这里后置办了不少崭新的生活用品,但水泥地面和糊着报纸的墙却不是能轻松改变的。
  不过左时寒和祝饶都不是很在意生活环境的人。
  光看闵山村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杨家和其他村民的关系并不融洽。
  杨老板是个大方豪爽的人,如他一般性子的,衣锦还乡后都会帮衬乡里乡亲,可杨老板没有这么做,闵山村依旧是个相对封闭的穷村子,连进村的山路都凹凸不平。
  一个村子一旦过于封闭,人员少有流通,思想也会变得顽固愚昧,纯粹的恶和纯粹的善都会放大,不仅容易诞生鬼墟,还极容易出现一些其他不好的东西。
  祝饶到过不少这样的地方,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排外。
  杨家现今发达了,看在钱的份上村民对他们的态度也会缓和,但在杨老先生和杨老夫人一穷二白的时候,他们一定被冷漠地排挤在外。
  “那副棺材,可能还真和闵山村的人有点联系。”祝饶若有所思道。
  左时寒唔了一声,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他从祝饶的背包里找出了一些针线和布料,此行他们没带什么东西,除了祝饶出行必带的一些提前绘制好的符咒,就是打发时间的玩意儿。
  成为鬼仙,意味着拥有至少百年的漫长时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