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价格低?”
“并非。”重五起初也想不明白,要说报答救命恩情,花钱了事就算了,何至于还要置办产业,甚至是宅院,可自打知道自家殿下看上人家哥儿后,他就明白了,是殿下色令智昏,“人家地里头还种了庄稼,全跟生意有关,您又要庄子还要地,岂不是强人所难?”
周行川哼了声:“所以拒绝了?”
重五为难:“您一向不喜以权势压人...”所以他去找人沟通时没说买家是三殿下。
周行川又哼了声:“罢了,此事日后再说,你进来吧,喝口茶水。”
重五跟着他进去。
马车上的东西在他们两人说话期间,几人动作迅速也已搬抬进来,就放在院子里。
周行川看了眼,忽然问答:“那里边该不会是五千两?”
“是些别的东西,那五千两银票用钱匣子装着也放在里边。”重五还没有笨到带着五千两现银招摇过市。
“拿出来。”
“是。”
东西都是他安排人装的,哪一箱放了哪些物品他都知道,重五走到其中一箱面前,开了锁,从里掏出个雕刻着精致花纹的红木匣子。
第34章
重五把钱匣子从箱子里翻了出来, 又转手递给周行川。
周行川开了锁扣看了眼,估摸着是重五想到方便兑换,银票的面额不大, 尽数是些五十一百两的。
圆润指尖从银票面上划过, 周行川啪地一下合上匣子:“屋里喝茶。”
重五斗胆,当着周行川的面打量了眼这三间泥房子,顿时歇了进去一坐的心思,他怕自己再看会连夜把殿下绑回京城:“殿下,您准备何时动身?”
“还早。”周行川依着徐风来的话说, “地里的粮食还没收完, 收完了还得晒, 最快也得半个月。”
重五听他一口一个农活, 还头头是道, 眉头也跟着跳了跳:“廉昭在何处?”
“他在柳郎中家。”周行川大概是知道他的打算,替廉昭昭雪,“此事不怪廉昭,落在这合该是我的缘分, 对了,还有一事交你去办。”
他这话就是不让重五问责廉昭, 重五是他的侍卫长自然懂他的意思:“殿下请吩咐。”
“上巧村有一名叫柳堂夏的无赖, 先前廉昭伤重碰巧让他救了, 可偏偏他拿了钱却不肯救人, 差点害廉昭殒命,我本想发落了他, 可这人不知躲哪去了, 一直未露面,你想法子找到他, 送进牢里去。”
要说这柳堂夏多笨也不是,他知道周行川几人会盯着他,故而不敢白天出现,周行川也没时间守着他,所以让他逍遥了几个月。
重五问道:“可有线索?”
“此人好赌,你去溧水县的赌坊走一走。”
“是。”
事情吩咐完,周行川忽然诡异地陷入沉默。
重五偷偷看了眼他,见他出神,明显是在想事,而能让他挂念的事无非就那几件,重五便斗胆道:“殿下,害您的人已被陛下贬为庶民,阖家驱逐出京。”
周行川一愣,心头大石落下,也不知是该松口气亦或是其他:“嗯,父皇和母妃如何?”
“陛下与娘娘身体康健,只是挂念您,殿下,还是早日回京的好。”
周行川见他满心满眼全是让自己回京的念头,就不想跟他说了:“你既然不想喝茶那便回去吧,把事办妥了再过来。”
“殿下还是随我去溧水县...”
“重五,我心上人在这,你让我去哪?”
“...”重五吃瘪,顿时不敢言语。
同时他也有一些好奇,这徐家哥儿究竟是何等姿色,能让清心寡欲的三殿下动心,还甘愿留在上巧村干农活了解农耕之事?
“还不走?”
见周行川沉下了眉眼,重五不敢再留,忙带着人离去。
他们带了水囊,倒不至于一定要喝徐家的一口茶,周行川就是知道才敢赶人,不然为自己办事,到头来一口茶水都舍不得给,传出去岂不是说他苛待下属?
一群人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便不见了踪影。
周行川看了看几个大箱子,里边的东西他也不知是何物,但是要归置也得等来宝回来,于是他心安理得将箱子留在院子里,捧着钱匣子回屋放好,然后去厨房生火烧水做饭。
来宝不让他下地,可看着来宝这般劳累,周行川又心疼,只能力所能及去帮一帮。
没一会,烟囱里就飘出了炊烟。
*
落日时分,先回来的徐风来和柳蔓出现在小坡前。
两人头上戴着斗笠,手里握着割刀,一身疲惫。
还未进院子,徐风来就闻见烟火的气味,知晓是周行川已经把火生好,而进了院子,就看到那堆放在一块的几个红木箱子。
家里的院子不大,而那几个大箱子又实在是显眼,想装作看不到都难。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周行川打扫屋子把里边的搬了出来,可认真一瞧,红木箱子是新的,油漆光亮,每个箱子还上着方形的铜锁,明显就不是他家那旧箱子。
徐风来拿下斗笠在手里,喊周行川:“阿靓。”
周行川听到他喊,马上从厨房出来:“回来了。”
徐风来问他:“这是哪来的?”
“重五带过来的。”
徐风来知道重五是谁,听到他的名字还愣了愣,一会反应过来,四处看了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