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
  确实如周行川预料,蔡公公带领的人马不日就抵达县城,只是他们到的时间晚,若是再来上巧村,那得连夜赶路多有不便,于是和重五他们会合后,一行人先在客栈住下,而何知府则去了衙门,找县令带路。
  本也不用县令带路,只是何知府想着县令在,能让村长认得脸,免得唐突了远方来的贵客。
  于是翌日一早,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往上巧村去。
  所经之处,凡是有百姓的地方,都认得这是衙门的仪仗,且不止于此,还有更大的官在后头,于是又是好奇又是惊讶,县令带着大人到底是往哪去?
  *
  不到两炷香工夫,一队人马出现在上巧村村口。
  正值炎夏,又是早上,村口的迎客松处无人逗留,只看到三五孩童。
  县令本想让孩子传村长,话还没说出就被重五挡了。
  “蔡公公,只是迎接殿下回京,想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不如我直接带您去找殿下?”
  那蔡公公四十多的年纪,面白无须,重五虽说是周行川身边的侍卫,可职位也不低,人家现在寻求他的意见是尊重他,蔡公公自是知晓,他的目光在这老旧的山村里梭巡一圈,点了点头:“善,咱家也挂念殿下的紧。”
  于是重五带路:“这边请。”
  一行人又雄赳赳气昂昂往徐家去。
  走的是大路,自然要经过村里,免不得要从村民门前经过,一开始村民远远看见县令,以为是谁家犯了事,赶忙把在屋前戏耍的娃儿抱进屋里,关上院门。
  等队伍走远了,才敢打门缝偷看。
  一时间人人自疑,问对面的邻居。
  “前边那人好像是徐家那远房亲戚的手下?”
  “的确是,这么说县令是来找徐家的?”
  怕是如此,而且县令还跟在后头,只能说明前面的人地位更高。
  那人脑筋一转,说道:“赶紧告诉村长去。”
  邻居一想,连忙出来,和他拐过穷巷,抄了近路去村长家。
  *
  那三棵黄铃木依旧茂盛,花期长的蔷薇也还灿烂。
  重五带着人上了门前小坡,指着前面的一楹屋子道:“就是此处。”
  深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蔡公公一打眼,就夸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太傅时常念叨归农归农,我觉得此地不错。”
  重五听了眉头抽抽,太傅的归农是手底下有千顷良田,而徐家有什么?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内心腹诽归腹诽,对方也是因着殿下才对徐家出口称赞,他自然不会捅破:“我去禀告殿下。”
  蔡公公伸手拦住他:“岂有让殿下相迎的道理。”他说着迈步上前,只是刚好到院门口,就碰上迎面而来的周行川。
  他一打眼,下意识跪下行礼。
  “参见殿下。”
  于是乌泱泱地跪了一片。
  周行川打开篱笆门出来,看了眼都排到小坡下边的队伍:“起来吧。”
  一众人各自起身。
  周行川认出了何知府:“何大人也来了。”
  三十来岁,穿着常服的何知府上前一步,行礼道:“不知殿下在此,微臣失礼了。”
  “免了吧,没怪罪你。”周行川又看向蔡公公,“蔡公公,有劳你走这一趟。”
  蔡公公微弯身:“殿下折煞咱家了。”
  “屋里简陋,就不请你进去了,宣旨吧。”
  蔡公公又揖礼:“还请殿下让徐公子出来。”
  周行川又折回去喊徐风来他们。
  徐风来今日穿了身庭芜绿衣裳,外罩竹月色纱衣,与以往的沉稳不同,多了几分少年气。
  而蔡公公见了人也惊讶,都说纸包不住火,当三殿下流连上巧村,还请与一乡野哥儿成亲的消息刚传回宫中,就不知从哪漏了风声,转头就半个京城都知道了。
  外人都在猜这乡野哥儿是怎样的天姿国色,才能把有‘京城第一美’之称的三殿下迷住,所以蔡公公下意识也认为,这徐家哥儿该是与三殿下一样是个美人,或者更惊为天人。
  结果却出乎意料。
  这乡野哥儿甚至不像一般哥儿,既不娇小也不柔软。
  是像男子那样的俊秀。
  不过想起三殿下特殊的嗜好,他又觉得很正常?
  蔡公公失态也只是一瞬,见徐家一家人出来,便请出圣旨宣读。
  一时间,所有人,除了蔡公公外又全部跪下,而徐风来与周行川跪在前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家哥儿徐风来蕙质兰心,宜家宜室,今特赐婚于三皇子周行川...钦此。”蔡公公合上圣旨,笑对徐风来道,“王妃,接旨吧。”
  徐风来举高双手,等着那厚重的、安排了他下半生的旨意落在手上。
  等村长急匆匆赶来时,看到的就是周行川扶起徐风来的那一幕。
  他虽然只认得县令,可看这些人仪表不凡,也知不是一般人,当下一个咯噔,也不知自己这张老脸能值几分重,开口喊道:“大人...”
  他是从小路走上来的,在侧方出现,于是一行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看向他。
  这一看,他额头的汗水止不住的流。
  “属下有失远迎,还望大人见谅。”
  县令却笑道:“你小子有福啦。”
  村长一头雾水。
  县令向他介绍周行川:“这是三皇子殿下,而徐家哥儿被皇上赐婚,不日将与殿下成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