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赵小宝让春桃找来了庄子上的管事,主要是商讨建造砖窑作坊的事。
  管事的听到公主要建砖窑,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不过在听说,玄通真人会烧砖,除了震惊还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不愧是真人呐!
  这玄通真人可是传奇人物,听说自打出师以来,就不走寻常路。
  在民间行走二十余年,似乎精通各种行业。
  所以他说会烧砖,还真没人怀疑他。
  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事,就连赵小宝都连带的,好像不合理的地方,也变得合理起来。
  谁让她有一个特别牛掰的师父!
  事实上,玄真还真想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教给这个徒儿。
  谁让他乖徒儿,学啥都快,还会举一反三。
  这不,画出来的砖窑图纸,赵小宝就稍微做了一点修改。
  玄真还觉得很合理,就这么决定了。
  建造砖窑的材料,庄子上也是有的,并不需要重新采购。
  当年赵恒心怀愧疚,所以给杜琼真这块地足够的大。
  选址也很顺利,只要足够大便可以。
  接下来就是招工了,不需要有什么工作经验,有力气就行,并且包吃包住。
  对于流民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一会报名处就热闹起来,有刚到此地的流民,更多的是本村的,或者是附近村落的农户。
  “安静!”管事的简直一个头两个大,“都给我排队登记!”
  这吵吵嚷嚷的,菜市吗!
  村子里识字的孩子们,都被拎来登记。
  读了这么久的书,干点活也是应该的。
  “姓名,老家哪里。”小家伙们头也不抬,公事公办的握着毛笔登记。
  “你爹。”
  “!”小子瞬间炸毛,怒瞪回去,一抬头,哦,还真是他爹,立刻老实,“你谁……爹啊。”
  这样的热闹,时不时的就在现场出现。
  相比本地人的轻松,外地来的流民,见此情景很是忧心。
  他们这些外乡人,怎么跟本地人争。
  “各位,稍安勿躁,暂时只是登记,有什么专长的,也是可以记录的。”管事的见队伍骚动起来,记起公主说过,不光是要烧制砖头,还要弄什么水什么泥的。
  只有缺人的,这空缺根本不可能填满。
  最好自带一些技能的,那就不需要从头来过。
  只会种地的也好办,去开荒呗。
  附近荒地荒山又不是没有,只要开出来的荒地,就算是他们自己的,且三年不需要纳税。
  赵小宝还给他们开出优待,去开荒的,什么都可以赊,等来年收获了,再一点点的还清。
  也有不放心的,管事的就拉来了衙役,当场画押的那种。
  领了农具的都开开心心的去开荒了,这季节天气并不会冷,地也还没冻住。
  有全新的农具,开荒并不是什么难事。
  并且庄子上还提供两餐,对无家可归的流民们,简直跟吃了定心丸一般。
  从未见过,比观主更心善的人了。
  杜琼真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不敢让闺女声名远扬,也是为了她的安全考虑。
  只有居心不良的人,才会大肆的宣扬。
  为此她很看不惯围着赵恒的那些人,以前赵恒也不是现在这般的模样。
  瞧瞧现在,被这些人捧的,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对于前些年赵恒做出来的事,杜琼真简直没眼看。
  泰山封禅,他怎么敢的?
  民间都在说,这到处干旱,民不聊生,都是因为赵恒封禅。
  不过这话,怎么也不会传到赵恒的耳朵里。
  为了保留赵恒的颜面,杜琼真从不会对赵小宝提起此事。
  至少在赵小宝的眼中,赵恒无论如何,还算是个好的父亲。
  杜琼真不知道的是,赵小宝哪有时间去管她便宜爹。
  这砖窑作坊!
  建起来啦!
  人手足够,材料都是现成的,在玄真的指导下,泥瓦匠们动作迅速建起砖窑来。
  也就半个来月的时间,砖窑就从无到有,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有经验的砖窑工人,对于那奇怪形状的砖窑,颇有微词,但并无人敢提出意见来。
  赵小宝却很是振奋,一切顺利,开窑!
  第25章 自建砖窑
  开窑的当天,风和日丽,不光赵小宝振奋,就是砖窑的工人们,也都是兴奋。
  这可是他们辛苦了半个多月,百来人同时进行,才能这么快建造起来的。
  在建造砖窑的同时间,空旷且平整的空地上,摆放着一个个晾干,避免阳光的直晒。
  短短半个月,已经做了好几千块砖头了,只差入窑。
  一个个工人将晾干的砖头,运送到砖窑当中。
  剩下的就不需要赵小宝亲自监督了,这个过程还是很漫长的。
  基本等一个来月的时间,就能见识到砖头的成品了。
  在宽敞的教室内,听着来自学生们的郎朗读书声。
  这也是附近百姓最喜欢听的,他们祖祖辈辈下来,都是目不识丁任人欺负。
  而现在,他们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偶尔还能带回一些奖励。
  只有读书成绩好的孩子,才有这样的奖励。
  在村子里的书院里,没有男娃女娃的区别,实力才是硬道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