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甚至有些待遇,比禁军还好。
谁能不心动啊?
隔三差五的,军巡铺就会发放一些粮食果脯肉类,生活别提多滋味了。
赵小宝深知百姓所求,不过是平安,外加上就是生活无忧。
要军巡铺拼命,自然要保他们的生活。
就连住宿,在汴京城内有属于他们的宿舍,不需要执勤的时候,便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
在她和兄长的规划中,城外会建立一片的生活区,还要建立各种的厂房。
他们盯上的那些良田,只等这些硕鼠们露-出马脚来,一并铲除了以后,良田全部没收。
调查许久,没有一家是干净的,只是还达不到抄家的程度。
若是找些由头惩治,实在太过轻飘飘了。
不够,远远不够。
所以赵小宝派出更多人,四散出去,前往这些朝臣的老家。
相比在汴京城内,大臣稍微还会约束家人,老家那边,可是肆无忌惮的多了。
就像庞家,瞧瞧多么的恶霸做派。
连当地的县令,都不敢得罪庞家,只想糊弄过去,平息庞家的怒火。
何其的可笑,偏偏就是这么发生了。
甚至庞吉都还不是右相,居然有这般大的权势?
这也是为什么,赵祯要降了庞吉的官职,若是这事毫无反应,只怕以后更加的胡作非为。
赵祯所为,主要也是跟太后刘娥示意,他不接受庞吉这样的行为。
对于官家如此,支持赵祯的一干老臣,都很欣慰。
他们早看跟着太后混的庞吉不顺眼了,以为送个闺女到大内去,就能平步青云了?
若是如此,谁还要去参加科举?
谁还要寒窗苦读?
只要有貌美的女子,送进宫里就完事了?
想说官家是好-色之人吗!
赵祯说什么,也不可能让这事坐实了。
丢的可是老赵家的脸,虽然他和妹妹一样是颜控,但不代表他就好-色了。
当初选皇后的时候,他年纪小,自然愿意选择一个好看点的,毕竟要对着一辈子的。
结果居然给人留下了,只喜欢颜色好的女子?
到最后皇后也不是他选的,还背上这样的名头,简直离谱。
好什么色!
他成婚至今,连后宫都没踏入过,真要是好-色,不该是左拥右抱吗?
连太后都若有似无的探听,让太医给瞧瞧?
瞧什么,瞧他至今还是个处吗?
谁让赵祯信任自家妹妹,这太后刘娥可能不怀好意,他妹妹肯定是对他最好的存在。
事实上,赵祯确实觉得自己,这两年身子骨变好了不少。
不像以前那般,稍微动动就喘气。
都是那广播体操的功劳,虽然不太懂广播的意思,但东西好就行。
赵小宝让人研究出简单易学的武艺来,也是希望可以给她哥也练练,好歹不像现在这般的菜鸡。
总感觉自己出门不太放心,第一批训练出来的暗卫,已经给赵祯用上了。
第77章 太后满意
还别说,这地方建造的华丽,可是防火措施,做的那叫一个差。
每天熟练的背诵防火知识的军巡铺,脸都快检查绿了。
就这破地方,稍微有个小火苗,直接把整个地方都给点了,那都不是什么难事。
赵小宝听到军巡铺传来的消息,越听越是心惊,连一旁候着的,专门管理此处的人,也都听的额头冒汗。
真要烧起来了,他全家的命,都不够填的。
能来管理此处的,又怎么会不清楚玉清昭应宫的价值。
“改,必须改!”这话说的,多少有点咬牙切齿了。
但跟自己的小命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赵小宝则是在这里,认真祈福,就好像那热闹的改造,跟她没有多大关系一样。
太后刘娥,在听说赵小宝为她祈福,不管是真心还是虚情,刘娥都下了懿旨,夸赞了赵小宝。
没过几天玉清昭应宫差点酿成火灾,得亏之前的检查,做足了准备。
刚出现一点火势苗头,就被及时的扑灭。
这事自然也是被上报了上去,刘娥怎么想不清楚。
但赵祯很是高兴,“朕的妹妹不愧是福长公主。”
那得意的模样,看的朝臣都很是无语。
不过却也是觉得,长公主确实有福。
但凡换个人,这玉清昭应宫可就真烧起来了,那上亿的白银,直接烧成了灰,谁也别想好。
即便如此,太后依然想要问罪王曾,只可惜,那地方并未烧起来,赵祯没同意太后的做法。
同样的,其他大臣也力保王曾,刘娥只能饮恨败北。
对于那赵小宝,更是厌恶了一分。
若不是她说要去祈福,她就能借这机会,将人赶出汴京去。
刘娥对王曾不满,尤为已久。
王曾这人对太后刘娥从来都是不假颜色,当初刘娥要垂帘听政的时候,拍马屁的人,要给她弄个尊号,被王曾一票否决。
从那次开始,刘娥就看此人各种的不顺眼,就跟当初那些人,阻止她成为皇后一样。
明明先帝要立她为后,偏偏那帮老东西不允许,弄到最后,先帝承诺,谁先生下儿子,便立谁为后。
她怎么可能允许,到手的后位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