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那时候他就知道了,妹妹已经说服了王曾。
  有王曾前往,这建造海船,应该就能顺利不少。
  同时鲁班学院的工匠们,也分批的前往目的地,只为了亲手建造一艘巨船。
  光是建成一个模型,那有什么成就感。
  赵小宝还挺羡慕那些工匠的,他们只需要一门心思的钻研手艺,自从开办了学院。
  工匠们忙碌的,一边识字,一边更深刻的学习自己选择的手艺。
  而赵小宝时不时的要给工匠一些启发,还要忙着保住那些老家伙们。
  一个王曾太后看不顺眼,难道其他人,这刘娥就能满意吗?
  曹利用也是个刺头,太后想做的,他就是不答应。
  王曾被贬了,曹利用还会远吗?
  赵小宝只觉得武将有点一根筋,这曹利用正好是武将出身。
  本来武将就难,不帮着一点,岂不是真要凋零了?
  勉强挽救了老臣的性命,好家伙,河北水灾了。
  赵小宝是真麻了,所幸自从发现玉米等作物的好处,大宋就时不时的推广,这一次的赈灾,不需要赵小宝来掏腰包。
  “幸好当初设立的粮仓够多。”赵祯十分的庆幸。
  “我觉得,不好说。”赵小宝总归有点不祥的预感。
  “嗯?你想到了什么?”赵祯觉得妹妹脸色不佳。
  “这里和这里的赈灾速度慢的出奇,阿兄,还是要派钦差去巡视一番才行。”赵小宝指出奏折上不对劲的地方。
  赵祯没说什么,但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若是有人在这里贪赃枉法,这遭灾的百姓,可就要吃苦头了。
  只恨不得,那水库建造的速度太慢了。
  不过也是没有办法,赵祯是见识过,那火乍药的威力的。
  只叫一个惊天动地,更令他惊悚的还有,他家妹妹说,要将此物做成武器,震慑西夏还有契丹。
  如果可以,直接吞并他们。
  他家妹子比他还敢想,不过就这东西的威力,确实是可以想一想的。
  王曾被指派的任务,可不光是海船那么简单。
  海船哪里需要一个前宰相亲自督促,自然是不一般的存在。
  第78章 办花灯会
  为了更好的学习,赵祯每天看不少的奏折,同时还有从各地传来的消息。
  特别是契丹西夏那边的,都不能放过。
  “这反叛军有点东西。”赵祯看着快讯,不禁说道。
  “没啥用,他们不会成功的。”赵小宝打了个哈欠,她已经看到了,是契丹那边有叛军反抗。
  俗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只是跟立威多年的契丹皇族,这些个反叛军根本不成气候。
  要钱没钱,要兵器没兵器的,就算真让他们干成了,很快也会覆灭。
  有点像是那过家家一般,估计起来的快,灭的也快。
  “但我们可以搅乱这局面。”赵祯嘿嘿一笑的说道。
  赵小宝无语,阿兄你是跟谁学坏的!
  反正肯定不是跟她学的,她才没有教坏官家。
  但她嘴上还是夸赞的说道,“还是阿兄聪明,让他们没空来盯着我们。”
  “我也是这么个想法,只是操作起来,怕是不容易。”赵祯又烦恼起来。
  “悄悄给送点物资也行。”赵小宝觉得,其他没办法,物资可以,阴险点就送点人才过去。
  只要叛军不跟契丹和解,那就能给契丹皇族搞点麻烦。
  这是大宋这边,十分乐意见到的。
  只要敌人不乐意的事,大宋这边自然是愿意悄悄帮忙的。
  赵小宝派人去准备,尽量快速的给那边送需要的东西过去。
  而赵祯,也跟比较信任的老臣商讨此事,竟然得到一众老臣的同意,并且拟定了一个名单。
  没错,他们要送一批人过去,兴风作浪。
  最好能辅佐叛军头子,与契丹皇族平起平坐。
  这样最少也能给大宋多争取几年的时光,这么一想,这买卖划算的很。
  有那些老奸巨猾的老臣在,赵小宝就悠闲起来。
  压根不需要她来烦恼,想太多的事,容易变老。
  她还是粉嫩嫩的十七岁,换做一般人家,这都是老姑娘了。
  但赵祯可不想随随便便的嫁妹妹,就算朝中一些臣子略有微词,太后也多次提醒。
  反正就是答应的好好的,赵祯一概不做。
  他当初就跟妹妹说过,要给她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怎么也得是个状元。
  不说像当初王曾一样的,怎么也不能太差吧?
  赵小宝是听过她哥的吐槽,只觉得一脸艰难。
  阿兄你听听自己在说些什么,像王曾一样……
  王曾他是谁啊!
  连中三元的超级学霸,哦不,是学神!
  三元这东西,可不是谁都可以的。
  所谓的三元,就是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
  光想想都觉得难,世间能做到如此的,真的是很不容易。
  她家兄长要是心气这么高,那她怕是这辈子很难嫁出去了吧?
  当然了,还有一点,赵小宝也不是很想出嫁。
  嫁人有什么好的,她都是道士了,为啥还要愁被催婚的事?
  但没有办法,这道士跟尼姑不一样,还是可以结婚生子的,甚至还能吃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