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不说那海带养殖,就是能养出珍珠的蚌壳来,开玩笑呢,那可是珍珠。
谁人不知道,珍珠一直以来奇货可居,根本不愁卖。
“不弄,好累,我只想吃海带。”赵小宝无情,她的钱已经足够多了,“只要别偷税漏税就行。”
“那必然不会。”陶县令赶紧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决定和顾景辰合作,还分给公主三成的分成。
“三成太多了,一成吧。”赵小宝没有拒绝,但只要一成,算是安了陶县令的心。
估计是怕他们弄起来以后,她又反悔了,来夺?
赵小宝收下了,陶县令倒是显得安心不少,看那配方,找人去想办法,弄来矮倭或者高丽的海带。
相比矮倭的话,可能高丽那边更容易一些。
无论是陶家还是顾家,都有点本事,要弄来也不会太难。
赵小宝就拿干股的红利,这事她完全不管,反正方子已经给了他们了。
在镇上打探了一通,并无什么发现,只是审讯出来一些,这矮倭和契丹的探子。
好家伙,这大宋是捅了探子窝了吗?
一个府里三个地方的探子,赵小宝都纳闷了,“这人,这么重要的吗?”
陶县令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在他管辖地,一下死了两个人,还不是正常死亡。
被伪装成意外和自缢,看似毫无联系,其实根本是一伙人干的!
要说这西夏契丹没点猫腻,他们是不信的。
赵小宝表示,给契丹叛军送的东西,还是送少了。
而且不光契丹要送,这西夏也别想好。
这两家合起伙来卡他们的脖子,不让战马流落到大宋来。
导致大宋光是买马,每次都要花不少的银子。
正常的马匹,哪里需要这么贵的!
为了不被卡脖子,她阿兄才答应了建造海船,出海寻找更好的马种!
“按照我们的调查,这两个人是负责给一处造船厂,筹备物资的。”陶县令疑惑的说道。
“等等,哪的造船厂?”赵小宝一听,当即来了精神。
不为别的,她这人现在就听不得造船厂三个字。
能不精神嘛,如今的造船厂可是重中之重,光是派去造船厂附近的兵力就不少,挑选的都是精英。
寻常人都不能靠近,方圆十里都没有人烟的存在。
“就是那的造船厂。”陶县令将东西递给了赵小宝。
“该死!”赵小宝一看上面的字样,当即脸色难看的说道,“这事必须严查!究竟是什么人,走漏了风声!”
还真就是他们在新建的造船厂地址,幸好她之前没把热武器送过去,不然这热武器被人知道了。
这还得了?!
不过所幸只是外围,送东西的人员,还真接触不到什么。
外头的人也只是知道,大宋在建造更好的海船。
想契丹人或许还有些兴趣,这西夏人压根连海都没见过。
赵小宝不得不想着,说不定还有矮倭人掺和其中。
但最主要的,还是契丹人和西夏人。
想起来就来气,赵小宝准备回去就多加派一些人手,给契丹叛军多送点东西过去。
原本叛军可能连一年都坚持不了,硬生生在赵小宝的帮助下,苟活了快两年。
别的不说,光是给契丹皇室添麻烦,就能让她多吃两碗饭。
让他们狼狈为奸,整天来打他们大宋的主意。
这事让赵小宝来查,实在是为难,顾景辰便写了一封密函送去开封,赵祯的手中。
赵祯打开密函看了起来,发现确实探花郎说的有些道理。
必须让朝中官员明白,自己的处境是多么的危险。
这可不光是在江南死了两个无足轻重的官员,他们会被暗杀,其他人就安全了吗?
特别是从宣慈公主身边被揪出来的探子,其他人的家中也被发现了不少。
现在确认了,探子不光来自西夏,还有契丹和矮倭。
事态就十分的严重了,这帮人居然盯上了造船厂。
莫非是他们的动静太大了?
不得不说,那些探子还是很敏锐的。
赵祯秘旨下去,让人自己排查自家后院,是否进了探子。
并且将江南发生的事,也一并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毕竟这事关他们自己的小命,不重视也没关系,反正死的人也不是赵祯自己。
别说是底下的人排查了,就是皇宫大内,也一样在排查。
得亏入宫来,都是有备案记录可查的,一个个搜查过去,真要是找到有问题的,也还算容易。
被抓的探子是真不少,无论男女,要么第一时间被抓住后,审问出东西来,要么就是直接自缢的。
倒是忠心的,只可惜,忠心的不是大宋。
全国上下,竟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抓探子的活动。
那些朝臣家中,都是战战兢兢的,谁也不清楚,府里有没有那些个探子。
谁能放心睡觉?
江南的那两个被杀的官员,就是他们将来的下场。
反正这送上来的验尸报告,赵祯直接给各个州府都发放了一份。
赵小宝倒是清闲下来,去看了一眼海边搭建的养海带和蚌壳的地方,还算满意,就等东西到位了。
有了这养殖蚌壳,以后再也不需要有人下海里去摸蚌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