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也就是陈州比较艰难,旱情都快两年了。
  幸亏一开始就没有了庞贵妃,也就没有安乐侯的事。
  赵小宝觉得,庞家应该感谢她才对。
  不然现在庞家可是要断子绝孙了,瞧瞧如今,这庞家的小子,还在军校里面呢。
  最差也能成个人才出来,否则大概率是别想毕业了。
  赵小宝觉得自己才是最难的,不光要折腾旱情救灾。
  还要抓细作,最近连边关地区,都开始排查起来。
  这么多的活也不能只逮着她一个人薅,回头就让八叔去边关!
  差点忘记了,还有那个襄阳王。
  可恶,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好在襄阳王的靠山,很快就要倒啦,等那个时候,看谁还帮着襄阳王。
  真要有人帮腔,那可就好看了,一抓一个准。
  肯定是被襄阳王腐蚀了的,毕竟这货弄去这么多的孝敬银子。
  不花掉那是不可能的,赵小宝正愁调查那些受牵连的人呢。
  秋天差不多过去了大半,包拯要带着人回京去,特别是还要带上李氏。
  “我也该回京一趟了。”赵小宝不能不回去,她还要看戏呢。
  特别是郭清悟来信,这美人啊,要被封贵妃了。
  原因自然是很简单,张美人有孕了。
  作为好姐妹兼好伙伴,怎么能不回去瞧瞧呢。
  长长的一个车队,都是赵小宝带回去的礼物。
  倒不是啥好东西,无非就是鸭绒,甚至是羊绒之类的。
  羊绒被制成了线,赵小宝让人编织出羊绒衫来。
  这冬天可就足够保暖了,她也就给好姐妹们,带上一些。
  得亏她那基地水源还算充足,否则都不敢养那么多的羊。
  这旱灾一起,附近就出现了不少蝗虫。
  好在发现的量不算多,很快就给消灭了,都不够鸡鸭鹅吃的。
  “这官家啊,也不知道要怎么安置皇后。”杜琼真也是无奈的说道,对一旁的李氏解释,当初封后,官家看上的是张家的姑娘,却被刘娥硬是选了郭家的为后。
  “这郭家姐姐人可好了,就是有些直率,但人很可爱的。”赵小宝怕李氏对郭清悟的印象不好,替她说话。
  “听着就是个好孩子,是祯儿对不起她。”李氏也是讲理的,她本就受那后宫之苦,对郭清悟更是感同身受。
  若不是先帝糊涂,她怎么需要母子分离二十几年。
  “也没有这么严重,只是郭家姐姐,跟阿兄看不对眼。”赵小宝也是无奈,两人性格就不合适,勉强在一起,也只是耽误人家一辈子。
  真要废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起码在刘娥活着的时候,想都别想。
  刘娥能允许,赵祯做出这样的事吗?
  这是想打谁的脸呢?
  可赵祯和郭清悟这对怨侣,是真的过不下去。
  现在回想起来,莫非那赵祯废后没多久,郭清悟就去世了,不会是假死脱身吧?
  毕竟做过了皇后,想再嫁人是不可能的事了。
  别说皇家不允许,就是那些朝臣,大概率也是不许的。
  郭家能跟整个朝廷的人作对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郭家不过是大宋不起眼的武将,哪里能斗得过文臣。
  赵小宝却是想着,凭什么?
  这错又不是郭清悟的,明明不合适,合离就行了,凭什么要耽误别人的幸福?
  男人的幸福是幸福,女人的就不是吗?
  赵小宝觉得,如今的律法还是偏向男子太多,现在或许改变不了。
  但十年,二十年,只要在朝廷当官的女子多起来,就很与偶可能发生变化。
  她有这样的信心,因为她看到无数优秀的女子就在她的身旁。
  只需要一点点的浇灌,她们就能够长成那参天大树。
  而她可以做的,就是成为那温床,那富含养料的土地。
  十几天后,一行人终于入京,有赵小宝在,她的车队根本无需被检查。
  李氏就这么轻易的混入汴京,暂时入住在开封府的衙门里。
  因为有这官家的生母在,开封府都警戒了起来,没办法,这位出点啥事,不是他们能担待的起的。
  当年犯下这后宫悬案的人,可不少都活着呢。
  稳婆什么的,肯定是没命了。
  但郭槐可是还好好的,在刘娥身边伺-候着。
  第128章 当年真相
  赵小宝没闲工夫去管他们,反正有包拯在,还有展昭他们,要解决郭槐也不是什么大事。
  她就在后宫内,保护张美人的安全。
  赵祯身边还有人暗处保护的,张美人虽说现在是贵妃,身边的宫女太监多了不少。
  总归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住她的,没几个就是了。
  “怎么样,好吃吗?”赵小宝眼巴巴的望着张美人问道。
  “不错,这个有滋有味的。”张美人点点头,自从怀孕后,她就有些懒懒的。
  赵小宝吩咐的说道,“好吃,但不能多吃,太咸太甜,吃多了都对身体都不好。”
  “知道了,小管家婆。”张美人忍不住笑着说道,“我知道的,清悟给我的养生手册里,可都写了呢。”
  “对了,我最近还让人编著了一本孕妇手册,你也要注意看。”赵小宝恨不得全天下的女子,都看过这孕妇手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