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那么此时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等待。
原地等待。
等着迷宫将出口的大门送到自己面前。
一次变化只有30秒,只要足够有耐心,总能出的去。
但是她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人,祝昭看向角落里的红盖鳞毛蕨,此时它的叶片已经有些微微泛黄了。
比起等待,她更倾向于主动出击。
比如,在看似杂乱五章的变化中,找到潜在的规律。
30秒之后,内景变化,郁郁葱葱的花园变成了芜杂的庭院,身旁无风,祝昭数着数字快步闪身往左边拐去。
左边的甬道狭长逼仄,祝昭走过了30秒才走到尽头,右边的路封住了,祝昭只能拐向左边,走进去,她看到了一片篱笆围起来的大型的莲座蕨,沧桑古老,叶片整齐优美,可以称得上艺术品。
不是这里。
祝昭只看了一眼便立刻闪身出来,快速往回跑去。
30秒倒计时开始,祝昭穿过甬道,在定格的短短30秒内回到了荒芜的庭院,时间一过,石墙在面前移动。
祝昭站在原地,亲眼目睹着面前的光秃秃的石墙经过平移和旋转变成了一片高耸的篱笆。
和莲座蕨的空间内一样的,篱笆。
外围墙壁是逆时针旋转的,而内景和气候的变化则是随机的。
不管迷宫是什么形状,出口只会出现在外围的墙壁上。
迷宫有多大她不知道,同样的门什么时候回转会这里她不知道,或许是几分钟,几十分钟,亦或者是几小时。
时间拖的越长对她越不利,祝昭神色一凛,她想,她应该知道怎样找到出口了。
“出即是入,入即是出。”
第5章 春光动植物园(四)
风声呼啸,卷起地上纷乱的落叶,祝昭往前走,踩过的落叶吱吱作响。
从最开始金丝蕨就给了她一个错误的心理暗示,比如游览完毕的入口处。
这句话下意识的将入口和出口归为两个不同的点,而迷宫内部有一条路线可以通向那个所谓的出口。
但是实际上,如果入口和出口是同一个,那么通过迷宫的移动和内景的变化同样可以达到游览的目的。
有规律的,毕竟蕨类植物就是一种有规律的,生长的规规矩矩的植物,独特的分形艺术的美感和古老悠久的历史也让它们成为自然界独树一帜的艺术品。
祝昭停在了庭院的中央,等待这一个30秒过去。
眼前的景象再次变换,石墙、水池、软树蕨、霸王蕨等大型蕨类植物几乎将祝昭团团包裹住了。
四围是光秃秃的石墙。
确定了这一点,祝昭扶了一下墙壁,闪身向右边拐去,还剩十几秒,她必须抢在时间结束前站在下一个外围的空间内,以此确定外围的石墙确实是逆时针旋转的。
内部的路线变了,变得曲折混乱。
祝昭在跑,同时脑海里生成路线,前面的路被堵住了。
10,9,8……
往右拐,祝昭在岔路口停了几秒,迅速扫到了左边石墙下方因过于潮湿生成的苔藓。
7,6,5……
苔藓是篱笆院子口的石壁上没有的。
4,3,2……
最后一秒,祝昭停在了拐弯口,空间内的场景已经变了,但是篱笆墙还在。
倒计时结束,篱笆开始转动,几次翻转间,光秃秃的石墙出现了,和前一个场景的外围看起来一模一样。
不过,还需要确认。
比如那个拐弯处的石壁上,祝昭看似随意留下的,辨识不清手掌形状的血色手掌。
没错了。
祝昭闭上眼睛,七拐八弯的迷宫在她的脑海里轰然坍塌,一条笔直的大道在眼前重塑,要出去,只需要找到她在第一个拐弯处留下的印记就可以。
石壁落下的那一刻是变化的第一次,所以按照逆时针旋转的规律,那扇大门必然转到了右手边。
不管怎么迷宫怎么移动,外围石壁的规律不会变。
从她进入迷宫到现在应该已经过去将近5分钟了,30秒一次,迷宫也转了10次了,将最开始的一次算上去也就是11次。
又一个30秒结束,祝昭眼神一变,她要以最快的时间找到那扇门。
祝昭的动作很快,在迷宫里来回穿梭,迷宫的石墙在自己眼前变化,因为内部变化的随机性,面前随时会出现死胡同也可能凭空出现一条路。
祝昭突然停了下来,四围风声乍起,祝昭微微侧目,红发张扬,神色严肃。
有东西在跟着她。
祝昭可以感觉到,越是接近那扇门,身后的东西就靠自己越近。
它不想让她出去。
祝昭挑眉,正好,拿那东西做个试验。
想追上她,那就看看能不能跟上喽。
祝昭看了一眼左边,一个丝滑的假动作闪身进了右边的岔路口,就快到了。
祝昭加快速度,下一瞬,巨大的黑色阴影笼罩在了祝昭的头顶。
从影子里,她看到了触手般卷曲的蕨类植物扭曲着,诡异地向自己靠近。
祝昭没有回头,身体的感官被无限放大,背后的那个诡异物种的每一步似乎都踩在泥泞的沼泽里,厚重粘腻。
就快到了。
祝昭看到前方拐弯的石壁处出现了自己留下的血迹线索。
只要再往前走一个空间就能看到那扇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