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建立国家,称王称帝。”
  谢铭瑄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您是认真的?”
  “没错,”冯平沉声道,“城主站在金城之巅,自然觉得这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因为您还抱着文明世界的那一套逻辑,但事实上,这是当下底层人民的精神需求,元贵称王,不过是满足了这种需求。而且事实也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伴随着与金城频繁的商贸往来,塞北的人口流失严重,但他正式称王后,立刻便遏制住了人口流失的现象,居住在北都的游商们纷纷回到塞北,朝拜他们的王者。”
  谢铭瑄失笑道:“这为什么是底层人的精神需求?底层人真正的需求是吃饱穿暖,上面的人愿意当城主也罢,愿意称王称帝也罢,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对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
  “不,比起吃饱穿暖,有一样东西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
  “什么?”
  “希望。”
  “哦?”谢铭瑄挑眉道,“我坐在城主这个位置上,难道没有给底层人希望吗?”
  “您建立廉租房,发展教育,扩张领土,当然给了底层人很多东西,但这是生活,不是希望。”
  “那您觉得什么是希望?”
  “希望是一种精神寄托。”冯平看着她,目光灼灼,“灾变过去短短两年,金城已经发生过两场政变,无数次暴动。权力频繁更叠,所有人心中都是不安且迷茫的,今天你是城主,是肉体凡胎,他们便不敢信你,只觉得不知何时,你会像前人一般被武装势力推翻,从此身死道消,所有的承诺和政策,都化为泡影。但如果你是帝王,是神祇,人们就愿意将精神寄托在你身上,相信你能千秋万代。”
  话说到此处,谢铭瑄已经很清楚他的意思了,他就是要她学塞北王那一套,但她奉行平等自由,相信民主和法治,一时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提议,喃喃道:“谁不是肉体凡胎,怎么可能有人千秋万代。”
  “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给他们一颗希望的种子。”冯平顿了顿道,“就像历史上,每逢乱世,必然有宗教主义大行其道,因为身处战乱的人民,真正需要的无非是一份心灵的寄托。”
  无论能不能与她达成共识,冯平总是有自己的一套道理,谢铭瑄目光幽幽,若有所思道:“我想想吧。”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城主府,于浩将人一一送走后,进来告诉她,邓喻英已经在偏厅等很久了。
  政变之后,她就把邓姐放出来了,恢复了鹤归楼的正常经营,她来找过她很多次,但她一直没腾出时间见她,估计她心里正惴惴不安呢。
  想到此处,谢铭瑄点了点头:“带她进来吧。”
  上次见到邓姐,还是在金城监狱之中,那时她一心求死,二人不欢而散。谢铭瑄毕竟也是个人,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邓姐的背刺行为,她都很恼火,可如今时过境迁,看着她从大门中走进来,内心竟无比平静,似乎什么情绪都没有了。
  “城主,”邓姐上前两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您终于肯见我了。”
  “你这是干什么?”谢铭瑄叹了口气,不过没去扶她,看着她道,“前几次我确实在忙,不是故意晾着你的。”
  邓姐嘴唇颤抖,哑声道:“无论您是怎么想的,我都应该来负荆请罪,城主,没有相信您是我犯过最大的错误,我太自以为是了,您惩罚我吧,把我关起来,或者把我枪毙了,我都毫无怨言!”
  “不知者无罪,我早已经赦免你了。”
  “可我没办法原谅我自己,那么紧要的关头,本应跟您站在同一战线,我却一再破坏您的大事,真是罪该万死!”
  她的悔恨是真的,但这些当然是场面话,她关心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她真正在意的是能不能给自己儿子报仇,她原本以为是没有希望的事情,没想到谢铭瑄能下这么大的血本,真将周家斗倒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陈家也遭了殃,陈棋和陈依依被关进了监狱,实在是大快人心,而每每想到她差点破坏了唯一有可能给自己儿子复仇的机会,她当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你想多了,我的计划,你破坏不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你的行为,才让周家认为我已经和手下的人离心,从而降低了防备。”
  邓姐讷讷道:“……是这样吗?难道这也是您的计划之一?”
  这些人当真开始神话她了,她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样样都算到,谢铭瑄失笑道:“别想这些了,当初你虽然极端,但做的也是分内之事,没什么好追究的,往后妇联的工作,你仍然可以继续负责,但有一点,也是我对你们唯一的要求——听话就行。”
  “是!”邓姐低头认真道,“经此一役,我就是蠢笨如猪,也该长点教训了,论智谋和勇气,我不及城主之万一,每每想到我曾以小人之心揣测您,我就觉得羞愧不已,往后一定不会再自作聪明了!”
  谢铭瑄点了点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不是没度量的人,你也不必战战兢兢。”
  “是!”
  谢铭瑄见她仍旧跪在地上,没有告退的意思,问道:“还有事儿吗?”
  邓姐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关于妇女联合会,我确实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说。”
  “前些日子,我去探望过盈盈姑娘,她变化挺大的,经过之前的事情,好像瞬间长大了,只是人一直郁郁寡欢的,我就想,是不是可以让她加入妇女联合会,帮助更多与她遭遇相似的女孩子……我想,如果生活忙碌起来,也许会冲淡那些不好的记忆,让她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